当前位置:首页 >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0周中心发言稿
淮安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主备人: 年级:二年级 学科:语文 时间:2013-4-15
第十周集体备课
一、教材简析
《木兰从军》是篇精湛的叙事课文,写远古的事,要让年龄较小的学生理解远古的事是不简单的事情,特别是理解当时的人物的心理感情,更是不容易。从教材上来分析,全文共有三个部分,分别是:被逼无奈,替父从军;女扮男装,巧立战功;胜利回乡,文静俊美。
《练习4》主要要求学生继续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并学以致用;写好铅笔字,熟记4条成语并形成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仍然是识字,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初步学会了在一定语境中进行识字的方法。然而,该年龄段的学生对细节的敏感性较弱,比较容易犯粗心大意的毛病,在书写生字时,容易出现错别字。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积极性高,表现欲望强烈。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展开教学,使该课的识字教学妙趣横生。 三、教学目标;
1.熟悉掌握部首查字法,并学以致用。 2.写好铅笔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木兰从军》。
4.学会本课1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 的词语。认识两个多音字:燕和将。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 四、课时划分:
1. 《木兰从军》:两课时。 2.《练习4》:两课时。 五、说教法学法
借助拼音、对照插图,认识生字。 六、教学流程:
淮安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木兰从军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学习花木兰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1.想象花木兰说服家人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学习花木兰为国家分忧的品质。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学习生字词。
第二课时: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悟木兰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 简介故事:(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一天,朝廷发下征兵文书,上面有她父亲的名字??)
2.板书课题,提问:木兰是谁?\从军\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指导
1.设疑:木兰为什么要从军?又是怎样从军的呢?欣赏故事《木兰从军》。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检查自读效果。 (1) 出示词语:
淮安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2)学生自由读生字。
(3)说说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 (4)说说生字词中,你已经懂得的词语的意思。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试读课文每一节,师生共同纠正。 三、教学生字: 1.读读生字词。
2.今天我们要学“补、针、抚、摸、视、归” 3.你怎样记住这些字? 四、作业设计: 1.写一写:
征兵 将士 文书 从军 胜利 父亲
淮安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指名读课文
3.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近女英雄花木兰吧!让我们随着课文感受这动人的传说故事吧! 二、精读课文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代了时间和人物) 花木兰是个女的,为什么要去从军呢? 2.默读第二自然段。
(1)交代北方的战况,引读第一二句。
提问:花木兰为什么着急?“焦急万分”是什么意思? (2)出示:她想??为国为家分忧。 生自由讨论。
小结:是啊!朝廷下达了紧急文书,父亲年纪大了,又有病,不能打仗。弟弟年幼,还不够当兵的年龄。真是火烧眉毛,着急万分。 (3)最终,木兰作出了什么决定? (花木兰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4)但其中又经过不少曲折,她一一说服全家人。想一想她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找出写木兰从军后情况的语句。
(披战袍 跨骏马 渡黄河 过燕山 到前线)(动词很多。) (2)我们应该怎么读?
(3)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读吗?
(告诉我们这条路很长,而且很艰难,从军是很辛苦的,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往直前。)
4.花木兰真是一位(英勇善战 )的女英雄。
5.配乐朗诵:你听,万马奔腾;你看,硝烟弥漫;瞧她跃马提抢,驰骋沙场,英姿飒飒,奋勇杀敌,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那是因为她热爱祖国。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