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施和验收规范》(征求意见稿)
6 当连通管中气泡的水平长度大于10mm时,须采用有效措施将其排出; 7 连通管安装完成后,对连通管施加1个大气压30分钟,所有的管道、接头处应无渗漏现象。
条文说明:静力水准仪指采用CCD式、振弦式、电容式等原理进行液面高度测试的设备。当连通管中混入气泡时,将影响静力水准仪或压差式测试仪的准确度,本条对连通管允许的气泡量进行了规定。
4.2.20 GNSS位移测量子系统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观测墩为混凝土结构时,其施工质量应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要求;观测墩为钢结构时,其施工质量应满足《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要求。
2观测墩顶部的强制对中器在任两个垂直方向的倾斜度应小于1”; 3 GNSS天线周围的遮挡情况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天线2m空间范围内应无尺寸大于200mm以上的金属物;
4 GNSS天线的保护罩应安装严密,防止雨水渗入;
5 GNSS天线应位于避雷针保护范围内,无如外部避雷针,须安装专用避雷针; 6 GNSS天线的接地线不得和其他硬件的接地导体连接。
条文说明:GNSS天线的接地线可能将外界干扰引入天线系统,所以规定其接地应与其他系统分开。
4.2.21 光电靶标测量子系统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测量仪应安装在岸基或桥墩等沉降较小的结构上,当沉降量大于系统测量精度时应对测量值进行修正;
2 靶标应竖直安装且与被测桥梁顺桥向垂直,角度偏差应小于±1°; 3 当测量仪的轴线与标靶表面不垂直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测量偏差; 4 标靶图像应清晰;
5靶标在测量范围内移动时光线不应被遮挡; 6 测量仪和靶标的安装基座与结构之间应绝对稳定。
条文说明:光电靶标测量子系统包括两类,一是采用光源器件作为靶标,摄像仪作为测量仪,摄像仪采用长焦镜头;二是采用激光投射幕布作为靶标,采用摄像仪作为测量仪,两者测试原理区别如图4.2-1所示。当靶标、测量仪不在同一平面时,结构真实位移为测量值除以上仰角或下仰角的余弦值,转换后的精度必须满足设计精度要求。
9
被测结构体被测结构体摄像机(长焦镜头)激光发射器光源器件岸基或桥墩等沉降较小的结构y摄像机岸基或桥墩等沉降较小的结构 图4.2-1 光电靶标测试原理图
Ⅶ 应变传感器安装
4.2.22应变传感器安装准确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激光投射幕布 (a) 长焦摄像式 (b)激光投射式
1 埋入式应变传感器安装位置与设计监测点的距离偏差小于30mm,角度偏差小于±1°;
2 表贴式应变传感器安装位置与设计监测点的距离偏差小于20mm,角度偏差小于±0.5°。
条文说明:参照《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GB50982对应变传感器的安装偏差的规定,本条提高了对表贴式应变传感器安装距离和角度偏位的要求。 4.2.23预埋式应变传感器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当传感器直接埋设时,宜借助结构钢筋与辅助钢筋进行牢固绑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振捣器直接触碰传感器;
2 当传感器预浇在预制块内埋设时,预制混凝土块的制备材料应与传感器埋设点处混凝土相同,并剔除大于80mm的粗骨料。在传感器测试方向,预制块顶面的埋深应大于100mm;
3 在混凝土观测孔中埋设时,传感器的埋深应大于100mm。
条文说明:为保证振捣器不对传感器造成损伤,且振捣过程中不影响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本条规定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器的使用条件。
4.2.24在混凝土构件表贴应变传感器时,宜将2块钢板按下图埋入混凝土表面作为安装基座,应变传感器与基座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焊接位置预埋钢板应变传感器
图4.2.1 混凝土表贴应变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10
条文说明:板尺寸可采用50mm×20mm×10mm,以便于应力有效传递给传感器。 4.2.25在钢构件表贴应变传感器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先清除钢结构表面的油漆、焊渣等杂物,并将安装表面打磨光滑;
2 宜采用冷焊或螺栓固定应变传感器,并对油漆进行恢复; 3光纤应变传感器在安装前后波长的变化量应小于50pm;
4 振弦传感器在安装前后测试频率变化量应小于1Hz。
条文说明:当采用螺栓在钢结构上固定应变传感器时,应经设计方允许后,使用攻丝机在钢结构上攻丝,攻丝深度不小于5mm。 4.2.26应变传感器的引出线缆应满足下列规定:
1 在混凝土中的引出线缆应采用软管保护,软管与结构钢筋绑扎间距不大于1m;
2 光纤式应变传感器的引出线长度应大于1m,在光缆端头应有密封保护措施。
Ⅶ 裂缝计安装
4.2.27裂缝计安装精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1 裂缝计轴线应与被测试的裂缝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 2 裂缝计轴线应与裂缝所在表面平行,平行度偏差不大于1°。 4.2.28裂缝计采用锚杆固定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钻孔深度不小于50mm,钻孔直径不小于10mm; 2钻孔内应填满膨胀混凝土或环氧树脂后再装入锚杆。
Ⅷ 振动传感器安装
4.2.29加速度传感器的基座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加速度传感器在混凝土构件上的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第4.2.10条规定; 2 在钢结构构件上安装时,宜采用钢板作为安装基座并在基座上预设安装螺孔,安装基座采用冷焊固定在钢结构构件上。 4.2.30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安装方向与设计方向的角度偏差应小于0.5°; 2 加速度传感器与被测构件之间应采用刚性连接;
3 采用单螺栓固定加速度传感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加速度传感器发生转动。
4 加速度传感器外壳与接地间的阻抗测值应小于1Ω。
11
条文说明:有试验表明,相较于直接粘贴、垫块粘贴,采用刚性连接将获得真实频谱值和最佳频响特性,且考虑到长期测试过程中粘贴安装方式较易失效,本条规定加速度传感器应采用刚性连接方式进行安装。动态测试更易受到外界电磁、射频信号的干扰,为有效解决该问题,本条规定了加速度传感器的接地要求。
4.3 线缆敷设 Ⅰ 支架的制作与安装
4.3.1 支架的材质、加工尺寸和焊接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要求。
4.3.2 钢支架在安装前应进行防腐处理,防腐层应均匀、完整,以确保钢支架在监测系统设计寿命内无锈蚀。
条文说明:可采用油漆进行防腐,其厚度的规定应满足《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T 251规定,也可采用镀锌方式进行防腐。 4.3.3 支架安装应满足下列规定:
1支架焊接不应有漏焊、欠焊、裂纹、咬边等缺陷;
2应采用钢筋探测设备避开钢筋进行钻孔。对废弃不用的膨胀螺栓钻孔,应采用干硬性砂浆或1:1:1干硬性豆石混凝土填塞;
3 当设计无规定时,支架安装坡度、弧度应与电缆沟或桥梁结构的坡度、弧度相同;
4支架固定后应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各支架之间的距离应均匀。 4.3.4 支架的间距宜为1.5m~3m。当设计文件有特殊要求时,应满足设计文件的规定。
Ⅱ 桥架安装
4.3.5 桥架安装应符合《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GB50093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的规定。
4.3.6 桥架垂直段大于2m时,应在垂直段上、下端槽内增设固定电缆用的支架,当垂直段大于4m时,还应在中部增设支架。
4.3.7 桥架采用螺栓连接时,应用平滑的半圆头螺栓,螺母应在电缆槽外侧,固定应牢固。
4.3.8 在易受车辆、风等引发振动的环境安装桥架时,固定桥架的螺母应有防滑措施。
Ⅲ 电源线/信号线敷设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