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六(专题六)
B.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无影响
C.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 D.图中ΔH=-198 kJ·mol
答案 C 图中A点、C点对应的能量大小分别表示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A正确;反应热与活化能E的大小无关,B正确;使用催化剂可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故加V2O5会使图中B点降低,C不正确;因1 mol SO2(g)与0.5 mol O2(g)反应生成1 mol SO3(g)的ΔH=-99 kJ·mol,所以 2 mol SO2(g)与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SO3(g)的ΔH=-198 kJ·mol,D正确。 19.“类推”是思维的一种形式,下列“类推”中正确的是( )
A.Fe片、Cu片连接插在稀硫酸中形成的原电池,Fe为负极;那么Fe片、Cu片连接插在浓硝酸中形成的原电池,Fe也为负极 B.Cl2+H2O
HCl+HClO是氧化还原反应,则ICl+H2O
HCl+HIO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1
-1
-1
C.镁比铝活泼,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铝制铝,所以工业上也用电解熔融氧化镁的方法制镁
D.硝酸银溶液通常保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是因为硝酸银见光易分解,那么浓硝酸也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答案 D Fe遇浓硝酸会发生钝化,因此Fe片、Cu片连接插在浓硝酸中形成的原电池,Fe为正极,A错误;反应ICl+H2O
HCl+HIO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工业上电解氯
化镁制取镁,C错误;硝酸银溶液通常保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是因为硝酸银见光易分解,那么浓硝酸也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D正确。
20.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装置为铁的吸氧腐蚀
B.一段时间后,向插入铁钉的玻璃筒内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铁钉附近的溶液中有沉淀生成 C.向插入石墨棒的玻璃筒内滴入石蕊试液,可观察到石墨棒附近的溶液变红 D.若将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换成稀硫酸,装置为析氢腐蚀
答案 C 饱和食盐水显中性,题图装置为铁的吸氧腐蚀,A正确;一段时间后,有亚铁离子产生,向插入铁钉的玻璃筒内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铁钉附近的溶液中有沉淀生成,B正确;石墨棒是正极,氧气得到电
9
子转化为氢氧根离子,滴入石蕊试液,可观察到石墨棒附近的溶液变蓝,C错误;若将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换成稀硫酸,装置为析氢腐蚀,D正确。
21.干电池的模拟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锌片作负极,碳棒作正极
B.电子从锌片流向碳棒,电流方向则相反
C.NH4Cl是电解质,在锌片逐渐被消耗的过程中MnO2不断被氧化 D.该电池是一次电池,该废旧电池中锌可回收
答案 C 锌是活泼金属,则锌片作负极,碳棒作正极,A项正确;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B项正确;用糊状NH4Cl作电解质,其中加入MnO2氧化吸收H2,C项错误;该电池是一次电池,该废旧电池中锌可回收,D项正确。
22.碱性电池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2H2OA.电池工作时锌为负极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2H2O+2e
--
Zn(OH)2+2MnO(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MnO(OH)+2OH
-
C.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OH移向正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电子,理论上锌的质量减少6.5 g
答案 C 根据电池总反应可知Zn失去电子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故A正确;正极反应式为2MnO2+2H2O+2eZn-2e+2OH
---
2MnO(OH)+2OH,故B正确;原电池中,OH由正极移向负极,故C错误;负极反应式为Zn(OH)2,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电子,消耗Zn的物质的量为0.1 mol,质量为0.1 mol×65
--
g/mol=6.5 g,所以理论上锌的质量减少6.5 g,故D正确。
23.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10
B.甲烧杯中铜片是正极,乙烧杯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答案 A 甲烧杯中可以形成原电池,乙烧杯中不能形成原电池,但是两烧杯中的反应均为Zn+H2SO4
ZnSO4+H2↑,随着H2SO4的消耗,溶液酸性减弱,pH均增大,A正确。甲烧杯中形成的原电池,Zn失去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乙烧杯中不能形成原电池,B错误。甲烧杯中铜片作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
+
-
H2↑,所以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乙烧杯中Zn直接与稀硫酸反应产生H2,Cu片表面无明显现象,C错误。甲烧杯中形成原电池使反应更迅速,所以产生气泡速率甲比乙快,D错误。
24.锌—空气电池(原理如图)可作为城市电动车的动力电源。该电池放电时Zn转化为ZnO。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Z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H2O-2eC.OH向石墨电极移动
D.氧气在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 D 放电时Zn转化为ZnO,发生氧化反应,故Zn电极为该电池的负极,A错误;根据题图可知,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故Z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
-----
ZnO+2H
+
ZnO+H2O,B错误;放电时,阴离子移向负极,
即OH向Zn电极移动,C错误;电池工作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D正确。 25.已知甲烷和汽油(可用C8H18表示)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H4(g)+2O2(g)C8H18(l)+2O2(g)
25
CO2(g)+2H2O(l) ΔH=-890 kJ· mol; 8CO2(g)+9H2O(l) ΔH=-5 472 kJ·mol。
-1
-1
某学校食堂拟选用天然气作为供热燃料,下列选择依据不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汽油和甲烷燃烧,甲烷产生的热量比汽油多,因此甲烷更高效 B.产生相同热量所生成的二氧化碳,汽油比甲烷多,因此甲烷更低效 C.甲烷含碳量低,燃烧更充分,不易产生CO,因此更环保
D.等物质的量的汽油和甲烷燃烧,汽油产生的热量比甲烷多,因此更环保
11
答案 D 16 g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是890 kJ,而16 g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小于890 kJ,故A正确;燃烧甲烷产生890 kJ热量同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为1 mol,燃烧汽油产生890 kJ热量同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为
890 kJ mol-15 472 kJ mol
×8 mol≈1.3 mol,故B正确;甲烷含碳量为75%,而汽油的含碳量为-1
8 12
8 12 18
×100%≈84.2%,因此
甲烷含碳量低,燃烧更充分,不易产生CO,更环保,故C正确;等物质的量的汽油和甲烷燃烧,汽油产生的热量比甲烷多,但汽油的质量远大于甲烷的质量,生成的CO2更多,不环保,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
26.(6分)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CO2与CH4经催化重整,制得合成气:
CH4(g)+CO2(g)
2CO(g)+2H2(g)
①已知上述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键能/kJ·mol -1C—H 413 CO 745 H—H 436 C← O(CO) 1 075 则该反应的ΔH= 。分别在V L恒温密闭容器A(恒容)、B(恒压,容积可变)中,加入CH4和CO2各1 mol的混合气体。两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较多的是 (填“A”或“B”)。
②按一定体积比加入CH4和CO2,在恒压下发生反应,温度对CO和H2产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此反应优选温度为900 ℃的原因是 。
图1
答案 ①+120 kJ·mol B
②900 ℃时,合成气产率已经较高,再升高温度产率增幅不大,但能耗升高,经济效益降低
解析 (2)①由已知键能数据知,反应的ΔH=4×413 kJ·mol+2×745 kJ·mol-(2×1 075 kJ·mol+2×436 kJ·mol)=+120 kJ·mol;已知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吸热反应,A(恒容)与B(恒压,容积可变)相比,B中压强小于A,减压平衡正向移动,则B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吸收的热量较多。②观察图像
-1
-1
-1
-1
-1
-1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