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一年级集体备课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 - 图文
2、在观察、操作中积极地思考。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比较熟练地进行5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游览花果山,我们学会了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今天我们进行比赛,看谁的本领大。 二、自主练习
1、第1题:摆一摆
投影仪显示,提问:你能在小组中互相说说图的意思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
2、第3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1= 2+2= 1+3= 4+2= 2+3= 4+1= 3+2= 1+5=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独立填写计算结果。
3、自主练习第2、4题。
让学生看图讲一个数学故事。要求“数学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包含数学信息并能提出数学问题的故事。先引导学生认真看图,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画面自编故
事。
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既要关注故事的趣味性,更要重视故事中体现的“数学味”。
4、自主练习第五题,算式与数的大小比较。 1+2○5 2+3○6 5+1○4 4+2○6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第三课时
课题:小猴摘桃:5以内的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35页信息窗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减法的意义,认识减号,会读写减法算式,能够正确口算被减数是5以内的减法,初步体会0的减法的意义。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3、在用5以内的减法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减法的意义,能够正确口算被减数是5以内的减法。 教学难点:利用5以内的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预习 预习设计:教科书34页到35页
1、第一幅图:树上原来有( )个桃子,被小猴子摘下来( )个;第二幅图:花上原来有( )只蝴蝶,飞走了( )只;第三幅图:岸上原来有( )只青蛙,被小猴子吓跑了( )只;第四幅图:石头上原来有( )猴子,跳下来( )只。
2、根据上面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说一说) (1)树上还剩几个桃子? (2)树上还有几只蝴蝶? (3)岸上还有几只青蛙? (4)石头上还有几只猴子? 3、尝试解决上面的问题。 4、试试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一、预习展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故事导入,一只调皮的小猴子摘桃子的故事,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后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出示信息窗2,让学生观察画面上的内容。
1、编一个小故事给同学们听。 2、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为什么这只小猴子最后一个桃子都没有了呢?不管干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
3、根据故事内容,提出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树上还剩几个桃子?
学生自己观察画面,利用图形画一画。()也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小棒或圆片摆一摆。)
先用学具摆一摆,然后列出算式。
5-3=2(读作:5减3等于2)
减号
2、花上还有几只蝴蝶?
学生自己观察画面,利用图形画一画。先用学具摆一摆,然后列出算式。 3、岸上还有几只青蛙?
可以给学生一个不完整的算式给予提示:2 - ()=()个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学生独立解决提出的其他问题。如:石头上还有几只猴子?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2、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放在问题口袋中。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一、细心算,你一定能算得对又快。
5-2= 5-4= 2-1= 5-3= 2-0= 4-2= 3-1= 5-0=
二、找朋友(用线连一连)
5-2= 4-4= 3-0= 2-1=
5-5=
5-3= 4-3= 4-2= 第四课时
课题:小猴摘桃:5以内减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页自主练习第1——5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与同学共同学习的习惯。
2、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学习了很重要的本领,认识了减法,今天我们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二、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题1题。
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第一个题给出算式让学生描红,第二个题让学生自己在田字格里写算式。
2、自主练习题2题。
让学生先说说题意,在根据减法的意义填数计算。 3、自主练习题3题。
根据减法算式先去掉三角形,在填得数。根据算式,划掉三角形,跟进一步加深理解减法的意义。
4、自主练习题5题。
先说一说图中画的是什么,然后列式计算。 5、自主练习题4、6题。
加减法口算练习,在练习时可以制作口算卡片,经常进行口算练习,不断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第五课时
课题:集合——6、7的加法以及0的加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7——38页的信息窗三。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学习有关“0”的加法,并能正确计算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