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仲元中学等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冲刺模拟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含答案)
材料一 钙华又称石灰华,是在地表由岩溶泉、河、湖水沉积形成的大孔隙次生碳酸钙。其成因是由于岩溶地区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在适宜的环境下,且往往是在植物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下,导致碳酸钙过饱和而沉积。钙华沉积的多少要看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减去总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在一定低温(低于20°C)达到最大值。
材料二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碳酸钙的溶蚀与沉淀作用
材料三 在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高原边缘的密集断裂给降水的渗流提供了通道,也使地下水因沟谷的切割,易于溢出形成饱含碳酸钙的喀斯特泉,泉水在山谷中溢出,一旦条件合适,水中的碳酸钙就会沉淀出来,在地表堆积成钙华。因此,横断山区从北到南形成一条钙华景观带。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分析植物作用如何影响钙华的沉积与溶解(6分)
(2)说明横断山区形成钙华景观形成的原因(8分)
(3)同样是石灰岩被溶蚀,为什么华南地区多形成峰丛、峰林,而横断山区不能形成。试分析原因(6分)
(4)与中国南方相比,横断山区喀斯特地貌动态变化速率更快,景观稳定期更短,也更容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说明原因。(4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大众休闲旅游为背景,以产业观光旅游为依托,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推进全域旅游,并不是到处进行旅游开发;全域旅游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开发性保护模式。全域旅游强调的是旅游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通过全面优化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旅游功能、旅游要素和产业布局,更好地疏解和减轻核心景点景区的承载压力,更好地保护核心资源和生态环境。 结合材料,说明为实现全域旅游需要采取的措施。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青藏高原的腹地,圣洁广袤的“中华水塔”三江源正面临着垃圾的侵袭和挑战,2018年12月,珠峰大本营也因此对游客关闭。
分析说明三江源地区垃圾问题严重的原因。
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 地理交流题 答案
1-11: AAB DDC ABC DC
36(1)①从产业链而言,动力电池与汽车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共享资源,构成完整的产业链战略关系;②从客户与市场而言,更好更快地响应不同客户的需求,针对不同客户需求研发产品,拓展市场;③从生产与消费而言,电池厂靠近汽车厂,生产厂靠近消费市场,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2)①政策——迎合环保绿色发展理念和产业发展趋势,国家政策支持;②技术——产学研一体化,不断加强自主研发科技创新,集聚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产品数量大、质量优,且有利于降低成本;③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满足客户需求;④协作——与上下游产业结合,共享资源,扩展市场。 (3)①德国支持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企业落户的理由:德国是欧盟最重要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环境污染压力大;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需要向更环保、更绿色的电动车转型升级;降低运费,从而降低德国汽车制造成本;便于电池的维修和应用(或便于电池的售后服务);有助于在中国推广德国汽车,拓展中国市场。
②德国图林根州吸引宁德时代建厂的优势区位条件:德国图林根州的汽车工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工业基础较好;电池厂与汽车厂形成产业协作,节约运费等成本,形成集聚效应;德国当地政府政策和税收等的优惠
(4)中:①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②动力电池制造技术高、成本较低,具有较大优势;
德:①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市场;②汽车(整车方面)设计、生产技术强大;
37、(1)水生植物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钙华沉淀;晚上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让钙华溶解。
(2)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横断山区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有丰富的水生植物;海拔较高,气候温凉,净光合作用大钙华沉积多;(地势起伏大,水流快,且多断裂或裂隙,来自深处的地下水涌出后,压力骤差,水中二氧化碳易逸出)
(3)因为横断山区处于地壳强烈上升的区域,喀斯特的溶蚀作用来不及对地表石灰岩进行充分的塑造,山体就被快速抬升。而华南地区地壳比较稳定,由于流水溶蚀常期稳定的作用,所以形成峰丛、峰林地貌。 (4)因为横断山地区地壳运动十分活跃,地震,滑坡,崩塌多发,所以更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43.提高区域公共基础设施;旅游资源、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将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从景点景区拓展到全域;提高服务接待能力与服务质量;延长产业链,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加大旅游与其他产业(农业、林业、工业、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药等产业)的相互融合;加
强景区景点内外生态环境、文化的保护与建设; 加强或提高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意识); 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从封闭的旅游向开放的旅游发展方式转变; 旅游开发(或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生活和旅游和谐发展。(答对1点2分,2点4分,3点6分,4点10分)
44、高寒缺氧,环境极端,对垃圾缺乏自然降解能力(3分); 使垃圾长久封冻,不断积累(2分);
当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或牧民饮食习惯发生明显改变,使垃圾量快速增长;(3分) 大量游客进入,带来了大量垃圾(2分);
人们居住分散,垃圾难以回收与集中(或及时)处理(2分); 垃圾回收体系不完善(或严重缺失)(2分);
面积广袤,交通不便,垃圾外运困难(2分);垃圾回收成本高(2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