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未成年人犯罪研究

未成年人犯罪研究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2:51:08

试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其对策

摘 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但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有明显上升趋势,且犯罪情节恶劣,社会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日益严重,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恶化,预防,对策

一、何为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危害社会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诸因素的缩影,家庭教育、环境好坏,对青少年成长至关重要,家庭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1)家庭不健全,对子女失于管教。不健全的家庭往往压力大,生活紧张,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得不到应有的父爱、母爱,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2)家庭管教不当。现在独生子女较多,有些家庭对子女溺爱纵容,百依百顺,放任自流,助长了小孩的任性。 (二)学校原因。教书与育人脱节,在升学教育、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有些学校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抓智育,忽视德育尤其是法制教育,只管教书,不为育人,一些学校形成了重文化知识传授,轻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的倾向。

(三)社会原因。(1)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潜滋暗长了一些腐朽思想

与社会不良风气。不良的社会风气使青少年中个人主义,自私自利倾向日益得到强化,进一步毒化了社会风气,反过来又影响了青少年的不良心理,增加了犯罪发生的可能性。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兴起的游戏厅、网吧等,将那些无心上学的学生、青年吸引过去,沉迷于此,一旦欠债多了,便步入盗窃、抢劫等犯罪道路。(2)交友不慎,现代青少年追求时尚,喜欢结交朋友,尤其是现代传媒发达,交友方式多样,他们交际广泛,既有小朋友,又有成年朋友;既有在校生,又有社会青年;既有遵纪守法的好朋友,又有坏朋友,一旦交上坏朋友,就容易受其不良影响,甚至同流合污,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自身原因(1)是由于未成年人正处于发育成长时期,无论生理和心理均未成熟,其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处于逐渐形成阶段,其思想和行为常带有片面性、盲目性,是非不明,荣辱不分 (2)好奇心,好胜心强。现代青少年心理成熟快,感情易冲动且不能自控,大都经不住外界的各种诱惑,当其看到一些淫秽、凶杀的镜头和书刊时,便容易萌发出亲自尝试一下的念头,容易误入歧途。

三、预防未成年犯罪的对策。

(一)自身预防

未成年人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这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性措施。 (二)家庭预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从家庭抓起。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子女树好榜样。家长要与子女多沟通,建立起与自

己孩子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的柔情关系。家长要提高自身素养,为孩子树好榜样。俗话说,身教胜于言传。作为孩子接触社会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言行举动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要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同时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正确的道德观去影响、教育子女提高识别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耻、真与伪等鉴别能力,逐渐学会识别和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 (三)学校预防

一是坚持正面教育原则,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除课堂上注重法制教育渗透外,可组织开展未成年人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同时在校园中积极营造师生间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使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勤奋、求真、团结、友爱、正直,人格受尊重,正义得扶持,非正义被排斥的校园环境里,并努力启蒙和巩固他们人性中最美好的同情心,自尊心和爱心。 (四)社会预防

一是要加强文化市场、娱乐场所管理,消除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文化和社会丑陋现象,净化社会环境。第二,要抓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为他们提供更多健康、积极向上的活动空间,让青少年课余和假期有地方可去,有事情可做,有知识可学。第三,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发生;对未成年人已发生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制止。第四,政府要加大投入,设置专门机构、人员、资金,对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提供物质保障。提高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第五坚持社会综合治理,减

少诱发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因素。

(五)全社会都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责任感,尤其是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要自觉地面向青少年传播法律知识,宣传法律意识当作自己应尽职责,使各种新闻媒介真正成为传播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园地。社会娱乐性场所也要加强管理,严禁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舞厅、歌厅、游戏室;要整顿文化市场,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传播淫秽音响光盘、图书、扫黄打非,禁赌、禁毒,彻底清除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毒根。

(六)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大普法力度,尤其是《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许多青少年走向犯罪,首先是由于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外来侵害,没有也不知道应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而是采取报复方式,使自己也陷入了违法犯罪的泥潭。所以,在教育青少年依法自律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更主要的是青少年要自觉地学法、知法、用法、守法,不断修炼和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会保护他人,也学会保护自己,不断地增强自觉抵制犯罪的法律意识。

(七)重视心理品质的培养,增强自控能力。现代科学表明,一个人的心理因素对一个人的成功与否起决定的作用,拥有豁达、乐观、执着的性格和愉快、高涨的情绪能提高个人的活动能力,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激励人们勇敢地面对困难,成为人们前进的动力。而那些生性自私、狭隘、性格暴躁、极易冲动、任性、蛮横的不良心理不但不利于成功,而且会形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种性格,对未成年人来

说更是危险、可怕的,往往会导致犯罪。所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加入心理要素的培养和锻炼,多举办一些心理健康宣传与教育活动,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教育。可以开展军训,小发明创造的评比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以增强其自控能力。 参 考 文 献

[1]:《犯罪学新论》(M),周国平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厦门, 2004年出版

[2]:《刑事法总论》,陈兴良主编,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

[3]:《犯罪主体论》,赵秉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版

[4]:《犯罪学》,王牧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刑法学》,张明楷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主办,2006年第4、10期 [7]:《商品与质量》2011年第SC期 作者: 王海霞;

[8]:陈斯、段体操:《东莞青少年犯罪审判困境与破解方法》, 《人民司法》2008年第7期。

搜索更多关于: 未成年人犯罪研究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试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其对策 摘 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但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有明显上升趋势,且犯罪情节恶劣,社会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日益严重,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恶化,预防,对策 一、何为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危害社会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诸因素的缩影,家庭教育、环境好坏,对青少年成长至关重要,家庭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1)家庭不健全,对子女失于管教。不健全的家庭往往压力大,生活紧张,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得不到应有的父爱、母爱,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2)家庭管教不当。现在独生子女较多,有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