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光华法学院工作报告-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光华法学院工作报告-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2:06:04

光华法学院工作报告

(2010年3月26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光华法学院院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2009学院的行政工作,请各位代表讨论、审议,并提出意见。

第一部分: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在学校正确领导下,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学院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优化生源,扩大规模,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学院现有研究生总数414人,其中博士生74人、硕士生340人(法学硕士125人,法律硕士215人)。 2009年共招收研究生167名。学院主动组织教师到知名兄弟法学院宣传,在研究生保送工作中,共有155名高校的优秀学生申请保送我学院研究生。研究生首次招收新类型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45人,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制定了法律硕士(法学)培养方案。

----研究生培养工作重视学术道德建设,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强调提高质量和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如在申报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方面取得零的突破,博士学位论文《超越法律职业主义》获得浙江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又如在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评选中,法学类项目中的青年项目共有5位博士毕业生及1位硕士毕业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

----光华法学院自1999年开始招收法律硕士,是全国首批招收该类研究生的院校。学院在法律硕士培养十周年之际,召开专题座谈会,并重新聘任法院、检察院等法律实务部门59位兼职导师,认真总结法学硕士人才培养的经验, 加强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推进教学改革。

二、主动适应大类培养改革,积极探索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 ----根据法科人才培养特点,在学校大类培养改革新背景下,将2009级本科招生纳入社科大类,制定2009—2013培养方案。该方案既适应学校大类培养要求,又充分反映法学教育的特点;其特点为在

2006、2008法学培养方案基础上,将文科的平台课程调整为社科类的大类平台课程,整合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社科素养;借鉴了国内外法学院课程的设计,强化了法学专业的职业性课程,在学校培养方案的框架内,尽最大的可能设置了案例研习课程;结合法学特点,将法律诊所课程列入了专业实习环节。

----在主修专业确认和保研工作中,通过前期诸如学业指导、导师的安排、培养方案的宣讲等一系列的工作,今年08级共有172名学生确认为法学主修专业,06级学生共有33位优秀同学获取了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资格。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加强对学生科研选题、项目的论证与实施的管理,进行全方面的指导。今年法学院学生共获得45项校级的科研项目;其中1位同学获得了国家级创新项目立项。

三、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工作的有机结合,特色学生活动异彩纷呈,开展了浙江大学第八届法文化月活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法学夏令营,在之江校区组织月轮光华中秋晚会,举办第二届金秋体育文化节,形成具有法学特色、之江特点的校园文化。“师生情满之江,共建和谐家园”项目获得校学生工作创新奖;法文化月活动获得学校首届院系校园文化品牌奖励。同时,学院十分重视学术文化建设,以“法学前沿”课程为载体,邀请国内外著名法学专家讲座15次,丰富了之江校区的学术文化氛围。

----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全年新发展学生党员85名,现研究生党员比例为 66%,本科生党员比例32 %。学生党支部活动不断创新。如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法学06级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共同编撰了《话沧桑巨变〃感盛世抒怀》文集,该文集得到学校的肯定和师生好评。党支部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本科生支部建设创新奖”等校级荣誉称号。同时,法学06级第二党支部、法律硕士08级党支部被评为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有21名师生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加强学风建设,学院通过学术道德建设专题教育活动等加强学风建设,弘扬求是精神。根据法学学科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扎实的学术功底,提高就业竞争力。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0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3.12%以上,09年学生参加全国司法考试的通过率60%,毕业研究生全国司法考试通过率达91.35%。

四、加强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不断提高学术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在科研项目争取方面,共申报科研项目获得立项32个,其中基金项目10个,其他项目22个。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个,中央其他部门社科研究项目 3个,省教育厅项目1个。到款科研经费213万元(不含光华基金)。

----在研究成果方面,学院教师共出版、发表各类科研成果总计89部(篇),其中专著7部,编著或教材6部,译著1部,论文75篇,其中发表在一级刊物上的有14篇,权威刊物3篇。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共9项。其中获得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孙笑侠);获得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资助1项(梁上上),获得浙江大学第九届“侨福建设”基金出版资助1项(叶良芳),获得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择优资助人员项目1项(周翠)。

----学院积极参与国家、浙江省和杭州市的法制建设。选派年轻教师1名到民政部挂职,选派2名博士生赴省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挂职;加强与西湖区法院的全面合作,与杭州仲裁委委员会、西湖区法院在课题研究,咨询专家实习基地建设,理论与实务结合,人员培训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共建;与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合作共建成立“浙江大学律师实务研究中心”。全年为省市公检法系统、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培训项目18个,共计为社会培训1600多人次。

五、以人才引进和培养为重点,推动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 ----结合学科规划引进人才,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向重点学科或重点研究方向配置人力资源,在近120位来自海内外的应聘者中,选拔

了2位优秀的青年教师充实到师资队伍中,有6位应聘者通过学院初评和学校批准。

----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人,入选“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研究计划” 1人,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紫金计划”2人;被评为“浙江省十大青年法学家”1人。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中,晋升副教授1人,被评为博导1人、硕导3人。聘请著名法学家苏永钦先生担任客座教授,聘请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司法厅等法律实务部门专家59人担任法律硕士兼职导师。博士后流动站顺利出站2人,新批准进站2人。被评选为浙江省教学名师1人。

----在学科建设方面,完善组织建设,举行了院学术委员会的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学术委员会。抓紧做好“211项目”三期学科建设项目“转型期法治的理论、制度与实证研究”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召开“全国转型期法制研讨会”。各学科点和研究所通过学术文化建设推动学科建设。以公法所为依托的“公法论坛”已进行了6期学术沙龙;以民法点为依托的“民商法学术沙龙”已进行9期活动。2009年法学学科评估高校中浙江大学法学排名与上交大并列第10位。

六、加强对外交流,为学院师生交流国际化创造条件

----2009年有9位教师在境外访学或参加国际会议,提升了教师的国际交流能力,扩大了学院的学术影响;获得出国留学基金项目批准的有3人。

----与美国托马斯〃杰弗逊法学院共同举办的“国际法海外夏令营(中国〃杭州)”,有来自美国的40位法学院学生参加。学院成功组织4名同学参加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计划攻读博士学位,组织2名学生前往美国哈佛大学等联合培养,派送10位同学赴海外交流。

----全年接待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斯坦福大学、乔治敦大学、印第安纳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和日本大阪大学、西澳大学等国际知名学者来访、考察和交流,共计13批次。 七、积极做好修缮工作和平安校园建设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光华法学院工作报告 (2010年3月26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光华法学院院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2009学院的行政工作,请各位代表讨论、审议,并提出意见。 第一部分: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在学校正确领导下,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学院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优化生源,扩大规模,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学院现有研究生总数414人,其中博士生74人、硕士生340人(法学硕士125人,法律硕士215人)。 2009年共招收研究生167名。学院主动组织教师到知名兄弟法学院宣传,在研究生保送工作中,共有155名高校的优秀学生申请保送我学院研究生。研究生首次招收新类型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45人,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制定了法律硕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