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密度知识的应用一
观河中学初二物理导学案 班级 姓名
课题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 时间 12年 2 月 7 日,周 2
新授课 第1课时 物理组 课型 课时 主备 一、学习目标
(1)学会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2)知道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二、重难点
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 三、自学指导及练习
?要点1? 固体的密度测量
〖活动〗测出小石块的密度。
〖讨论〗这个实验的难点是什么? 。 〖阅读〗 (1)量筒和量杯的说明书,知道其作用及相关参数。
(2)整理量筒和量杯的正确使用方法。
〖总结〗
1.量筒和量杯是直接测量 的工具。 32.计量单位为 ,1mL= cm。 3.使用方法: ①会认:量程为 ,分度值为 ; ②会放: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 ; ③会读: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 相平,(如:测水的体 积,由于水面是 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 相平;如 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 形的,读数时视线要 平。)
〖思考〗如何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 。 〖方案〗写出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报告:
器材: 。 步骤: 。
。 。 表达式: 。
〖评估〗实验中哪些环节容易形成测量误差,如何减小误差?
。
〖练习〗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块颜色特别的石块,他想通过实验测出这块石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 _ (选填“左”或“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3
再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g/cm。
(3)分析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发现会导致测量的密度值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
?要点2? 液体的密度测量
〖活动〗测出水的密度。
〖方案〗器材:天平、一杯水、量筒、烧杯
步骤:(1)测出 的质量m1
(2)在烧杯中倒入 的水,测出 的质量m2 (3)把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 的体积V 表达式: 。
〖评估〗这个实验中哪些环节容易形成测量误差,如何减小误差?
。
〖练习〗小星同学进行测定煤油密度的实验。 (1)第一次的方法和步骤是: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②把煤油倒入量筒,测出煤油的体积V ③把量筒中的煤油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m总 请用上述物理量写出煤油密度的计算式__ _____。这样测出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_______。 (2)经改进后,小星的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他称量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
位置如图甲所示.煤油倒入量筒后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请帮小星把下表填
写完整。
烧杯和油的 烧杯和剩余油 量筒中油的 量筒中油的 油的密度 3-3 总质量m/g 的质量ml/g 质量m2/g 体积V/m ρ/g·cm112.5
四、达标检测
1.张亮通过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向 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填“左”或“右”)。
(2)他按图中甲、乙、丙的步骤顺序进行实验,依图中数据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g,牛奶的密度为 g/cm3。
(3)为了更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步骤顺序应调整为 。
2.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
3
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刻度是 g/cm,容器的质量是 g。 实验次数 液体体积V/cm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 31 15 67 2 22 72.6 3 50 95 4 80 119
2
观河中学初二物理导学案 班级 姓名
课题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 时间 12年 2 月 7 日,周 2
新授课 第2课时 物理组 课型 课时 主备 一、学习目标
(1)巩固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3)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重难点
1.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
2.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自学指导及练习
?要点1? 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量
〖例1〗惠安是“石雕”之乡。小星取一小块样石,通过实验来测定石块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
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
3
___ ____g。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体积为___ ____cm样石
3
的密度为___ ____g/cm。
(3)在加工过程中,该石块的密度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2〗小明测食用油的密度时,最初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 33.4g,图(甲)显示的
是他将烧杯中一部分食用油倒人量筒后,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图(乙)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
(l)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 ___g,体积为_____ __cm3; (2)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 ___g/cm3 =_____ __k g/m3; (3)小莉同学却按以下步骤来测量食用油密度;
①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 向烧杯中倒人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是m2 ; ③ 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人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 ④ 根据??m2?m1算出食用油密度。 V你认为,小莉这种方法测出的密度值可能偏_______ ,( “大”或“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拓展〗(1)如何测出不规则木块的密度?(木块浮在水面上)
(2)如何测出不规则糖块的密度?(糖块会溶于水中)
(3)如何测出不规则大石块的密度?(大石块不能直接放入量筒)
3
?要点2? 密度知识的综合应用
〖鉴别物质〗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厘米3,它是真金的吗?是什
么材料做成的?
〖间接测量〗(1)一个瓶子能盛1kg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煤油?
(2)有一捆横截面积是2.5毫米2的铜丝,质量为89千克,不用尺子量,
计算出这捆铜丝的长度。
3
〖例3〗你所在的考场里空气的质量大约是 (已知空气的密度是1.29 kg/m) ( )
A.几十克 B.几千克 C.几百千克 D.几十毫克
〖例4〗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
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 )
3333
A. 1.0×10 kg/m B.1.16×10 kg/m
3333
C. 1.75×10 kg/m D. 1.2×10 kg/m
四、达标检测
33
1. 一尊大理石人像的高度是质量为50kg的人的高度的两倍,若大理石的密度是2.7×10Kg/m,。可以估算这尊石像的质量大约是 kg。
33
2.体积为1m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 kg,水的体积是 m。(冰的
33
密度为0.9×10kg/m) 3.一个瓶子最多能装2kg的水。求:(ρ油=0.9×l0kg/m (1)该瓶子的容积;
(2)用该瓶子装食用油,最多能装多少kg。
(3) 用该瓶子装某种液体最多能装多少2.4kg,该液体的密度多大?
五、课后巩固
1.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
(1)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b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3= g。
(2)请按照图22a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g。第三步: 。
(3)请你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帮他计算出酱油的密 。
(2)小明认为两个圆筒形玻璃杯质量不完全相同会造成实验误差。请你也提出一项可能引起实验误
差的原因:
4
3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