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民间文学启蒙教育对幼儿民族认同感培养的研究

民间文学启蒙教育对幼儿民族认同感培养的研究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5:12:24

民间文学单单的是一种单一的语言课程,忽略了民间文学的特点,从而在民间文学的教育当中会走进教育的误区。其实,根据民间文学的特性,可以将民间文学与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从而扩展成为一种综合的学科以及活动。

(1)和音乐的融合。幼儿民间文学和音乐进行融合,主要体现在童谣教育中。民间童谣本身就具有韵律和节奏感,结合着轻快活泼的音乐来教学比单调地朗诵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如童谣《两只老虎》,在幼儿理解了童谣的含义后,配上音乐让幼儿演唱童谣,孩子们边唱边表演,既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幼儿对童谣的记忆。还有如大班童谣《孙悟空打妖怪》,在幼儿学会以后,再配上打击乐器,幼儿在不断变化的节奏中,引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和美术的融合。幼儿民间文学的各种体裁都可以和美术活动相融合。比如学习了童谣《看月亮》以后,可以让孩子一边念一边画出童谣的内容,“初一一条线,初二看得见,初三初四像眉毛,十五十六圆又圆。”这样孩子对童谣的内容不仅记得快,而且记得牢。而学习了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以后,可以让孩子根据故事内容画成连环画,画完以后还可以装订成一本本小书,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这些内容孩子画起来不仅有趣,而且没有了条条框框的限制,他们画起来就更意到笔随,天马行空。虽然幼儿的绘画技巧还显得有些稚嫩,但却更能体现他们的创新意识,画面表现出的抽象性、动态性和稚拙意味完全是他们童心的自然流露。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是自由的、是放松的,真正体现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和数学的融合。幼儿民间文学还可以与数学活动相融合,促进孩子数学能力的提高。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幼儿较难理解抽象的数字。在民间童谣中有大量的数数歌,这类民间童谣往往将数学与文学巧妙结合起来,例如《数蛤蟆》:“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跳下水;二只蛤蟆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三只蛤蟆三张嘴,六只眼睛12条腿,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幼儿可以在念童谣的过程中轻松地掌握数序,了解一些简单的数字变化等。

此外,幼儿民间文学教育还可以和民间游戏、健康活动结合起来,实现与数学活动的融合。比如在组织孩子跳绳活动时,我们就教孩子念童谣《马兰花》,将有节奏有韵律的数数与跳绳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有节律的吟诵和运动中体验童谣的美感和游戏的快乐。

3.和整体环境相融合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设施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游戏和多种探索活动,有

29

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作用。”“环境是幼儿的教师,能让幼儿获得经验,建立自信,发展自我。”良好的环境创设可以达到“随风潜如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在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民间文学教育也离不开环境的支撑。 (1)物质环境的创设。首先,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可以设置语言活动区,提供数量充分、种类齐全的玩具和操作材料,并让幼儿一起参与材料的收集,如请他们一起带民间故事书来园,和他们一起做头饰等等。教师有意识地更换活动区材料,将教育意图蕴藏在材料中,让幼儿在刻意设计而井然有序、丰富的学习环境中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引出问题,相互交流,使幼儿获得成功和自信,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其次,可以在教室的墙壁、横梁等可供利用的地方张贴、悬挂简单的童谣、唐诗,使幼儿一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民间文学氛围,在课间,孩子们三五成群,指指点点地读着上面的句子,在自发的学习中体验乐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2)心理环境的创设。为孩子们创造健康、愉快的心理环境,是幼儿教育的责任。在整个幼儿教育环境的创设中,物质环境是必要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创设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孩子发展的心理环境,这有赖于教师本着一颗诚挚的心去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建立一种和谐的、平等的良好感情联系。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创设轻松、自由、愉悦的心理环境,鼓励孩子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当孩子讲故事讲不下去时,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等待的微笑往往就是他继续往下讲的勇气;当孩子拿着书用求救般的眼神望着你时,你轻声细语的故事就能在他的心灵滋润出点点浪花,点点渴望。教师的微笑、点头、抚摸、鼓掌都是对孩子的重视、信任和良好期待的体现,都能提高孩子对民间文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和区域活动相融合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和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因此,将民间文学教育渗透于活动中,培养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兴趣,对达成民间文学教育的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语言区里,可以投放大量的民间故事书,如幼儿熟悉的《孙悟空》《葫芦娃》等,也可以是一些幼儿以前不是很熟悉的《掩耳盗铃》《东郭先生和狼》《聪明的阿凡提》《农夫和蛇》《乌鸦和狐狸》等,以及一些相关的故事磁带、VCD和道具。从具体实施情况来看,一到区域活动时间,语言区总是最热闹的。孩子们能根据已有的经验来进行

30

想象、表达和完善,不断丰富语言材料。如在学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后,在区角活动中,有的孩子就选择了《小蝌蚪找妈妈》的图书来看,有的就选择听录音故事,有的选择实物图片,边看边讲,还有的戴上了头饰来进行表演??在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善于观察,做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给幼儿提供适当的帮助,使民间文学教育能在区域活动中顺利实施。 5.和日常生活相融合

在一日活动中,除了上课、游戏外,还有很多关于生活活动环节方面的零碎时间,如午餐时间、午点前、洗手时、午餐后、离园前等等。这些小时间可以充分利用,用以组织一些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民间文学活动。如可以安排在晨间谈话或离园前进行“我是故事大王”的活动,让幼儿上来讲一些短小的成语故事、传说故事等。孩子们可以讲上课时老师讲过的,也可以讲在家里爸爸妈妈教过的,老师适时对幼儿进行奖励,能大大提高幼儿讲故事的积极性。每个孩子都渴望当小老师,在餐前我们就可以顺应幼儿心理,组织开展“今天我来当小老师”的活动,请幼儿把自己学过的唐诗、童谣等上来教给其他小朋友,这样就调动了孩子上课及课后学习的积极性。

这些灵活多样的日常活动,充分利用了孩子们的各种经验及这些经验的不同特点,能促使幼儿对民间文学有更多的学习与了解。

幼儿民间文学作为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只要我们努力挖掘,合理利用,把这些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去,不仅能够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独具魅力的文化,还可以帮助每一个孩子实现其富有个性的发展,乐在其中,悟在其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和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促进素质的全面多元发展。 (二)家庭方面

家庭与幼儿园是影响幼儿未来发展的两个重要的环境。为了更好的让幼儿培养民族认同感,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的责任。只有家庭配合幼儿园开展一系列的民间文学教育,才可以有效的帮助幼儿在幼儿时期更好的学习民间文学教育,并且和父母之间可以进行长时间接触与沟通,从而配合幼儿园教师在家庭中开展民间文学教育,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

幼儿的发展与环境和个体之间是一个相互推动的作用,因此,家长应该在家庭中也开展亲自阅读、儿歌游戏等活动,更好的帮助幼儿学习民间文学。民间故事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教育性等等,通过父母在给幼儿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让幼儿理解其中的含义,

31

通过幼儿复述的时候,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民间文学故事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各种情感的产生。《智慧鸟》讲述的是伊尔格尔汗捉住了传说的智慧鸟,智慧鸟告诉他其实捉住他不难,最关键的是在伊尔格尔汗在听取他的故事之后不能叹息,否则智慧鸟就会趁机逃走。智慧鸟为伊尔格尔汗讲述了三个故事,最后伊尔格尔汗的同情心三次使得他为故事中的主人翁的不行遭遇所叹息,最终将智慧鸟放走。通过跟幼儿的共同学习,可以从故事中得知少数民族人民对同情心的认识以及肯定,并且通过故事来教育幼儿,人不能太自私,又懂得体谅其他人,同情其他人。在《无声音乐会》的活动中,幼儿就会提议“把月亮的耳朵治好”、“送他去医院”等办法来转移对象。帮助幼儿理解他人的愿望,可以更好的与他人相处以及接纳别人。民间故事经过长时间的流传,从而变得简单、通俗、易懂,对于幼儿时期的语言培养、思维逻辑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民间故事、民间童话中有许多是富有动作性的,可以通过肢体的动作加强幼儿的记忆,比如在《鼠妈妈找女婿》中,鼠妈妈分别在风、墙、云、老鼠中寻找无比厉害的女婿,所谓世间的万物都有一定的定律,最后,鼠妈妈找到了猫,最后被一下子抓住了。这个故事的动作性很大,并且跨度也很的,可以快速的引起幼儿的兴趣。

除了民间故事之外,游戏歌也是比较适合家庭中的民间教育培养。在父母有时间的时候,还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肢体动作,也可以在做游戏的过长中锻炼幼儿团结协作的意识,遵守规矩,从小打下好的基础。

随着现代化的节奏在加快,父母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活压力,从而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以及相处的时间就都变少了。如果家长可以抽出一点时间给孩子讲讲故事。做做游戏,不但可以改善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保持愉快的心情,也可以教育孩子的民族认同感。民间故事、童谣可以引发孩子的兴趣,可以肢体运动,可以让幼儿得到尽情表现的机会。从而让幼儿快乐的成长。 (三)社会方面

在幼儿园以及家庭的教育之外,社会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幼儿园可以与幼儿的家长进行沟通,举办一系列社会的活动。通过传统节日中的习俗为媒介,其中的一些民间故事为引导,让孩子们可以更好的学习民间文化以及爱国精神。以社区为单位,将社区里的幼儿家庭组织起来,通过一起过端午节的形式,共同学习民间文化。端午节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习俗,是我国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是值得每一个孩子记住的日子。在举办活动的时候,由组织者为小朋友们讲解端午节的来源、纪念谁以及端午节习俗等等,在

3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民间文学单单的是一种单一的语言课程,忽略了民间文学的特点,从而在民间文学的教育当中会走进教育的误区。其实,根据民间文学的特性,可以将民间文学与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从而扩展成为一种综合的学科以及活动。 (1)和音乐的融合。幼儿民间文学和音乐进行融合,主要体现在童谣教育中。民间童谣本身就具有韵律和节奏感,结合着轻快活泼的音乐来教学比单调地朗诵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如童谣《两只老虎》,在幼儿理解了童谣的含义后,配上音乐让幼儿演唱童谣,孩子们边唱边表演,既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幼儿对童谣的记忆。还有如大班童谣《孙悟空打妖怪》,在幼儿学会以后,再配上打击乐器,幼儿在不断变化的节奏中,引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和美术的融合。幼儿民间文学的各种体裁都可以和美术活动相融合。比如学习了童谣《看月亮》以后,可以让孩子一边念一边画出童谣的内容,“初一一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