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22:40:39

5、简述碎屑岩油层对比单元及其特点。

(1)单油层:油层对比的最小单元,具有一定厚度和分布范围,岩性和物性基本一致;单油层之间有隔层分隔。

(2)砂岩组:由若干相邻的单油层组合而成,油层岩性特征基本一致;砂层组上、下均有较为稳定的隔层分隔。

(3)油层组:由若干油层特性相近的砂岩组组合而成;以较厚非渗透性泥岩作盖层、底层,且分布于同一相段内。

(4)含油层系:由若干油层组组合而成。同一含油层系内油层的沉积成因、岩石类型相近;油水特征基本一致;顶、底界面与地层时代分界线具有一致性。

6、论述有机质是如何转化成油气的,有何特点? ①生物化学生气阶段

在这个阶段,埋藏深度较浅,温度、压力较低,有机质除形成少量烃类和挥发性气体以及早期低熟石油以外,大部分转化成干酪艮保存在沉积岩中; ②热催化生油气阶段

这个阶段产生的烃类已经成熟,在化学结构上显示出同原始有机质有了明显区别,而与石油却非常相似;

③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

凝析气和湿气大量形成,主要是与高温下石油裂解作用有关,而石油焦化及干酪根残渣热解生成的气体量是有限的; ④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已形成的液态烃和重质气态烃强烈裂解,变成热力学上最稳定的甲烷,干酪根残渣在析出甲烷后进一步浓缩,成为沥青或是次石墨。

7、井下断层存在的可能标志是什么,应用这些标志应注意哪些问题? 标志:①、井下地层的重复与缺失

②、非漏失层发生泥浆漏失和意外油气显示 ③、近距离内标准层标高相差悬殊

④、近距离内同层厚度突变

⑤、近距离内同层流体性质、油层这算压力及油水界面有明显差异 ⑥、在地层倾角矢量图上有明显特征

断层破碎带:杂乱模式或空白带;断层牵引带:红蓝模式(展开讨论)

5

注意:①、倒转背斜造成的地层重复,重复地层是由老到新:逆断层造成的地层重复,重复地层是由新到老。②、不整合造成的地层缺失,具有区域性,缺失面两侧无对应层:正断层造成的地层缺失,在不同井中缺失层位不同,且缺失面两侧能找到对应层。③、相变及褶皱挠曲等

8、简述影响碎屑岩储层特征的地质因素。 一、沉积环境的影响

沉积条件、沉积方式差异——侧积、垂积、前积、填积、选积、浸积 二、成岩作用对储层性质的影响 (一)成岩作用对储层特征的影响 1、改善储层储集性的成岩作用

成岩收缩作用——形成为孔隙或微裂缝,多见于泥质相对富集的储层中 2、破坏储层储集性的成岩作用 (1)机械压实作用

·颗粒接触接触由点→线→凹凸→缝合线

·塑性组分变形,甚至被挤入孔隙形成假杂基等,促使颗粒紧密排列。 (2)胶结作用 (3)压溶作用

随埋深增加,压实影响越来越小,压溶作用占主导地位; ·使颗粒间呈线接触,凹凸接触或缝合线接触

·使孔隙水中硅离子浓度增加,形成石英次生加大→孔隙度降低 (4)重结晶作用

(二)粘土矿物对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储集性的影响 (三)成岩阶段对储集性能的影响 三、构造作用的影响

构造活动影响盆地沉积物的埋藏史、成岩作用发育史、孔隙发育史。 1、构造活动影响碎屑岩母岩性质 2、构造活动影响区域地热梯度的变化 3、构造运动产生断层和裂缝,影响储集性能 4、储集岩裂缝系统及微裂缝发育程度于构造活动有关

6

四、绘图、计算题

1、图一为某储集层顶面构造图,储集层厚30米,储集层之上发育有良好的盖层。试找出可能的圈闭,指出圈闭类型、画出溢出点、闭合面积,并求各圈闭的闭合高度。

图一 某储集层顶面构造图

1、背斜圈闭 闭合高度100m 2、断层圈闭 闭合高度150m

3、4背斜-断层复合圈闭 闭合高度100m

7

2.如下图二所示,表示某断块内各井钻遇某一单砂层的厚度分布(分子表示有效厚度,分母表示砂层厚度)。请在图上绘出:① 砂岩尖灭线,② 有效厚度零线,③ 有效厚度等值线(等值线间距2米)。

[0]1-13.01-24.22-12.52-33.51.02.23-2(0.8)3-31.54-30.53-42.1 水3.25-33-52.02-53.1[1.1]2-7水2-93.03.24.55.11.51-34.2水1.51-52.61-63.01-1井位、井号砂岩尖灭[0]水[1.2](0.8)断 缺砂岩产水油水二类有效厚度油干二类有效厚度内含油边界外含油边界分区断层

图二 某断块油田井位分布示意图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5、简述碎屑岩油层对比单元及其特点。 (1)单油层:油层对比的最小单元,具有一定厚度和分布范围,岩性和物性基本一致;单油层之间有隔层分隔。 (2)砂岩组:由若干相邻的单油层组合而成,油层岩性特征基本一致;砂层组上、下均有较为稳定的隔层分隔。 (3)油层组:由若干油层特性相近的砂岩组组合而成;以较厚非渗透性泥岩作盖层、底层,且分布于同一相段内。 (4)含油层系:由若干油层组组合而成。同一含油层系内油层的沉积成因、岩石类型相近;油水特征基本一致;顶、底界面与地层时代分界线具有一致性。 6、论述有机质是如何转化成油气的,有何特点? ①生物化学生气阶段 在这个阶段,埋藏深度较浅,温度、压力较低,有机质除形成少量烃类和挥发性气体以及早期低熟石油以外,大部分转化成干酪艮保存在沉积岩中; ②热催化生油气阶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