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乌鲁木齐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丽丽新买来一瓶矿泉水,把它放在冰箱冷冻室中很长一段时间后,则这瓶矿泉水 A.质量减少了,密度不变 C.质量、密度都减少了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D.质量、密度都不变
2.自然界中的物体是多种多样的,大石块重,小石块轻,木块也是这样,但没石块重,有些很小的物体却特别重。同学们根据这些生活经验能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问题是() A.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是否有关? B.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 C.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是定值? D.物体的密度与那些因素有关?
3.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cm
B.8cm
C.6cm
D.4cm
4.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5.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下面左图为来自远方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该配戴的眼镜是下面图中的
A. B. C. D.
6.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a、pb、pc、p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A.pa、pb、pc、pd C.pc、pd、pa、pb
B.pd、pc、pb、pa D.pb、pa、pd、pc
7.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A. B.
C. D.
8.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的音调与乙的音调相同 B.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 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甲振动的幅度比乙振动的幅度大 9.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冬天湖面结冰
B.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 C.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D.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 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会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 B.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
C.发声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和声速不受影响 D.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二、填空题
11.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3:4,体积之比是4:5,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 12.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小华需要佩戴用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该透镜对光具有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13.小华去森林探险,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光斑的成像原理是____(填光 学原理)。森林严禁随地丢弃饮料瓶,这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因为透明圆饮料瓶装水 后相当于一个__镜,在太阳光作用下,可能引起森林火灾.小华想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束反射进 一个水平山洞(如图所示),则他应将平面镜与入射光线成____夹角放置。
14.在一次参加婚宴时,小明看到了这样一个现象:当厨师用猛火炒菜时,液化气钢瓶外面下部出现了一层霜(如图).经过一番思考,小明明白了其中的物理原理:罐内的石油气是用______的方式使其液化,以液态形式储存在罐体下部.使用时迅速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供燃气灶使用,这个过程需要______热量,使钢瓶温度降低.最终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钢瓶发生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
15.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的“高”从声音的特征上是指________,“引吭高歌”的“高”从声音的特征上是指________。
16.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停表的示数为______s。
三、计算题
17.质量为30g的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150g。若先在瓶中放质量为40g的合金块再装满水,总质量为180g(ρ水=1.0×10kg/m),求: (1)瓶子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此合金块的密度为多少克每立方厘米?
18.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
3
3
(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
(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四、实验题
19.小明和小华想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矿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调,使横梁平衡。 (2)如图乙所示,小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g。
(3)将小矿石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丙所示,则小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4)小明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ρA、ρB分别代表小矿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ρA________ρ
B
(选填“>”、“=”或“<”)。
(5)小华实验时不小心将量筒碰到摔碎了,他又选取了大烧杯、小烧杯、水,也完成了实验,他的做法如下,请你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 a.用天平测出小矿石的质量为m1; b.________;
c.在大烧杯中装满水,再将矿石轻轻放入大烧杯中,让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中; d.________; 则小矿石密度的表达式ρ
矿石
=________(用测量的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20.如图所示,是小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A、B两块透镜分别正对太阳光时,在光屏上出现了不同的光斑,由此判断_______是凸透镜。
(2)如图乙所示,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__上。 (3)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关系,若此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该像应该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_______(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如图丙所示,小禹经过多次实验,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与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u”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等于_______ cm。
(5)若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清晰的像,其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即可)。
A.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 B.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1倍焦距 C.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倍焦距
(6)保持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仅将凸透镜缓慢向右移动,这过程中光屏上将再出现次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
21.如图甲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