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6高考自主复习资料5

2016高考自主复习资料5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3:58:48

2016年高考备考之考前十天自主复习

第五天

【课本内容再回顾——查缺补漏】 回顾五:基本理论(一)

一、原子的构成

1. 在6Li、7Li、23Na、24Mg、14C、14N 6种微粒中,包含5种元素,6种核素,其中互为同位素

的是6Li、7Li,中子数相等的核素是23Na、24Mg。

2. 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铝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3.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3倍的元素分别是C和O。

二、元素周期表结构及应用

1. 用实线画出元素周期表的边界、非金属与金属的分界线,在边界的上方、左方分别注明族和

周期,并填写Na、Fe、Se、Ne、Si、Br的位置。

2. 根据上述六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是Na、Ne、Si,属于长周期元素的是Fe、Se、Br。 (2)属于主族元素的是Na、Se、Si、Br,属于过渡元素的是Fe。

(3)Na的原子序数比同主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小8;Br的原子序数比同主族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大18。 (4)能作半导体材料的是Si。 3. 对角线规则[来源:学_科_网]

Li与Mg,Be与Al,B与Si这三对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性质相似。 4. 几种特殊原子序数关系

(1)三角相邻关系:7N+8O=15P;1H+11Na=12Mg。 (2)同主族2倍关系:16S=2×8O;2(1H+11Na)=8O+16S。

三、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 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对于元素Na、K。

1

金属性:Na

(2)对于元素Cl、Br。

非金属性:Cl>Br;氢化物稳定性:HCl>HB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lO4>HBrO4。 (3)试比较沸点高低。

H2O>H2S PH3<NH3 HF>HCl CH4

现有元素:Na、Mg、Al、S、Cl。

(1)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Mg>Al>S>Cl,其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2>Cl>Na>Mg2>Al3。

(2)Na、Mg、Al单质置换水或酸中的氢,由易到难的顺序为Na、Mg、A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NaOH>Mg(OH)2>Al(OH)3。

(3)S、Cl2与氢气化合时,由易到难的顺序为Cl2、S,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Cl>H2S,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ClO4>H2SO4。

四、化学键

1. 对于下列物质:①NaOH、②Na2O2、③Cl2、④NaCl、⑤C2H6、⑥H2O、⑦H2O2、⑧AlCl3、

⑨Ar、⑩NH4Cl、?Cu、?CO2。

(1)只含离子键的有④。(2)只含共价键的有③⑤⑥⑦⑧?。 (3)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有①②⑩。

(4)不含化学键的有⑨。 (5)含有金属键的有?。(6)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①②④⑩。 (7)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⑤⑥⑦⑧?。 2. 熟记常见的20种电子式

2

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有下列变化:①H2在Cl2中燃烧 ②碳酸钙分解 ③铝热反应 ④酸碱中和反应 ⑤缓慢氧化 ⑥Na2CO3水解 ⑦NaOH固体溶于水 ⑧铁和稀H2SO4反应 ⑨Ba(OH)2·8H2O和NH4Cl反应 ⑩工业合成氨

1. 属于放热反应的有:①③④⑤⑧⑩,这些反应的进行,实现了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变。 2. 属于吸热反应的有:②⑥⑨,这些反应的进行,实现了热能向化学能的转变。

六、反应热

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

物质 能量

1. 反应2H2(g)+O2(g)===2H2O(g)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这说明2 mol H2(g)和1 mol

O2(g)具有的能量比2 mol H2O(g)具有的能量高(填“高”或“低”)。断裂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填“大于”或“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2. 请用图示表示出2 mol H2(g)与1 mol O2(g)生成2 mol H2O(g)的反应过程。

答案

H2(g) 436 O2(g) 496 H2O(g) 926 3

3. 根据表中数据,写出H2(g)与O2(g)完全反应生成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2H2(g)+

O2(g)===2H2O(g) ΔH=-484 kJ·mol1。

4. 若已知:H2O(g)===H2O(l) ΔH=-44 kJ·mol1,则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

1-+O2(g)===H2O(l) ΔH=-286 kJ·mol1。 2

七、反应热的计算

1.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

反应,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l

-1

表示。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________(填“需要”

[来源:Zxxk.Com]或“不需要”)加热,该反应的ΔH=________(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

1-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 (g) ΔH=-242 kJ·mol1,该反应的活化能

2为167 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________。

答案 (1)放热 需要 -(E1-E2) (2)409 kJ·mol1

解析 (1)据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热为ΔH=-(E1-E2);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活化分子的最低能量,因此反应需要加热。

[来源学科网]

1-(2)由题图可知,在反应H2(g)+O2(g)===H2O(g) ΔH=-242 kJ·mol1中,活化分子的最

2高能量比反应物分子的能量高167 kJ·mol1,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又比生

成物分子的能量高242 kJ·mol1,因此逆反应的活化能为(242+167) kJ·mol1=409 kJ·mol1。

2. 已知:

[来源学科网ZXXK]

A.CH3OH(g)+3/2O2(g)===CO2(g)+2H2O(g)

4

搜索更多关于: 2016高考自主复习资料5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6年高考备考之考前十天自主复习 第五天 【课本内容再回顾——查缺补漏】 回顾五:基本理论(一) 一、原子的构成 1. 在6Li、7Li、23Na、24Mg、14C、14N 6种微粒中,包含5种元素,6种核素,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是6Li、7Li,中子数相等的核素是23Na、24Mg。 2. 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铝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3.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3倍的元素分别是C和O。 二、元素周期表结构及应用 1. 用实线画出元素周期表的边界、非金属与金属的分界线,在边界的上方、左方分别注明族和周期,并填写Na、Fe、Se、Ne、Si、Br的位置。 2. 根据上述六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