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化工原理甲醇—水精馏塔设计
四.除雾沫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液体分布器的选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塔斧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填料支撑板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塔的顶部空间高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 设计结果及个人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自我评价与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符号说明
英文字母
AT 塔截面积 m2
C 计算umax时的负荷系数,无因次 Co 流量系数,无因次
D 塔顶馏出物流量 kmol/s D 塔径 m
d0 阀孔直径 m
E 液流收缩系数,无因次
ET 总板效率(全塔效率),无因次
Fo 阀孔动能因数,kg1/2/(s?m1/2) F 进料流量 kmol/h G 重力加速度 m/s2 H 塔高 m
h 浮阀的开度 m ho 降液管底隙高度 m hL 板上液层高度 m
h? 与克服表面张力的压强降相当的液柱高度,m液柱 K 物性系数,量纲为1 Ls 塔内液体流量 m3/h N 一层塔板上的浮阀总数 NP 实际板层数 NT 理论板层数 ?p 压强降 Pa p 操作压强 Pa R 回流比
Rmin 最小回流比 u 空塔气速 m/s
M 分子量 kg/mol
W 塔底产品(釜残液)流量 kmol/s x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 y 气相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 Z 塔高 m 希腊字母
? 相对挥发度,量纲为1
? 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 s
? 黏度 mPa?s
?L ?V ? ? ? 下标
max min L V 1 2 A B F
液相密度 kg/m3 气相密度 kg/m3 液体表面张力 N/m;
液体密度矫正系数,量纲为1
系数,量纲为1; 填料因子 1/m 最大 最小 液相 气相 精馏段 提馏段
易挥发组分 难挥发组分 原料液 第一章 流程与生产条件的确定和说明
第一节 流程的确定和说明
一.加料方式
加料方式有两种:高位槽加料和泵直接加料。采用高位槽加料,通过控制液位高度,可以得到稳定的流量和流速。通过重力加料,可以节省一笔动力费。但由于多了高位槽,建设费用也相应增加。采用泵加料,受泵的影响,流量不太稳定,流速也忽大忽小,从而影响了传质效率,但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如采用自动控制泵来控制泵的流量和流速,其控制原理较复杂,且设备操作费用高。
本次试验采用泵直接加料。
二.进料状况
进料状况一般有冷液进料、泡点进料。对于冷液进料,当组成一定时,流量一定,对分离不利,节省加热费用。但冷液进料受环境影响较大。对于沈阳地区来说,存在较大温差,冷液进料会增加塔底蒸汽上升量,增大建设费用。采用泡点进料,不仅对稳定塔操作较为方便,且不受季节温度影响。
综合考虑,设计上采用泡点进料。泡点进料时,基于恒摩尔流假定,精馏段和提馏段上升蒸汽的摩尔流量相等,故精馏段和提馏段塔径基本相等,制造上较为方便。
三.塔顶冷凝方式
塔顶冷凝采用全凝器,用水冷凝。甲醇和水不反应,且容易冷凝,故使用全凝器。塔顶出来的气体温度不高,冷凝后回流液和产品温度不高,无需进一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