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年秋季0729结构力学作业和练习答案
2014年秋季0729结构力学作业和练习答案
A、支座反力 B、杆端弯矩C、独立的结点位移D、多余未知力
图4 图5
图6
图7
1、在 力 矩 分 配 法 中 , 分 配 系 数 ?AB 表 示 : ( C)
A、 结点A 有单位转角时,在 AB杆 A 端 产生的 力矩 ; B、 结 点 A 转 动 时,在AB杆 A 端 产 生 的力矩 ; C、 结 点A上 作用 单位外力偶 时,在AB杆A 端 产生的力 矩 ;D、结点A 上作用 外力偶 时,在AB杆A 端 产 生的力 矩 。 2、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 B ) A、
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C、所有杆件EI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3、图3所示两结构及其受载状态,它们的内力符合: ( B )
A、弯矩相同,剪力不同;B、弯矩相同,轴力不同;C、弯矩不同,剪力相同;D、弯矩不同,轴力不同 。
PhEIEI2EIllP2PPEIEIEIP2P
ll
图3 4、位移法中,将铰接端的角位移、滑 动 支承 端 的 线 位 移 作 为基 本 未 知 量 : ( C ) A、绝 对 不 可 ; B、必 须 ; C、可 以 ,但 不 必 ; D、一 定 条 件 下 可 以 。
1、三个刚片用三个铰两两相互联结而成的体系是: ( D ) A、几何不变; B、几何常变; C、几何瞬变; D、几何不变几何常变或几何瞬变。
2、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 B ) 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C、所有杆件EI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3、求图3所示梁铰C左侧截面的转角时,其虚拟状态应取: ( C )
图3 图4 4、对图4所示的AB段,采用叠加法作弯矩图是: ( A )
13 / 19
2014年秋季0729结构力学作业和练习答案
A、可以; 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C、不可以;D、在一定条件下不可以。
1、力法的基本未知量是(D )
A:支座反力 B:杆端弯矩 C:独立的结点位移 D:多余未知力
4、图7中图A~图所示结构均可作为图7(a)所示结构的力法基本结构,使得力法计算最为简便的基本结构是(C )A: A B: B C: C D: D
图7
1、图4所示体系
B:几何可变体系
的几何组成是(A )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瞬变体系
图4
图6
3、图6所示结构,B截面转角方向是( B)
A:顺时针 B:逆时针 C:等于0 D:不能确定
2、图5所示梁受外力偶作用,其正确的弯矩图形状应为(C )
四、对图7所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要求写出分析过程,否则不给,本题10分) 1从12则连接到345。故该体系为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
45123图5
图7 。
14 / 19
2014年秋季0729结构力学作业和练习答案
四、对图5所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要求写出分析过程,否则不给,本题10分)
答:分析:如图杆14和大地形成整体,称为刚片Ⅰ,杆25和刚片Ⅰ之间通过铰2和链杆45形成整体,称为刚片Ⅱ,杆35和链杆3组成了二元体,在刚片Ⅱ上加上一个二元体,仍为几何不变体系。所以该结构为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体系。
论述题:试写出用力法计算图11所示结构的典型方程(采用右图所示基本体系),并求出方程中的全
部系数和自由项(不求解方程)。已知各杆EI=常数。
解:力法典型方程
FPX1l/3?11?2?12l21l2l???1????0.5??0.5? ??EI?233233?2EI1?1?3l?l?1.5?1 ?12??2?10 ???EI?2?4EI2l/3l/32l/3??11X1??12X2??1P?0 ??X??X???0?2112222PX2l/3基本体系?22?FPl21?1lFPl21??1P?????????? 图11
EI?23332?54EI1?2P?EI2?1lFPl?22??2FPl?2?3?3??3?1?3?1.5???27EI
????11X1=10.511.5FPl3X2=10.5M1图
M2图
MP图
五、计算题: 1、求图8所示示刚架横梁中D点的竖向位移。 EI = 常数 。(10分)
答案: ?DV65qa4?24EI??? 图8
2、用力法计算图9所示结构,并作M图。EI =常数。 (16分)
15 / 19
2014年秋季0729结构力学作业和练习答案
q
llll
图9 解答:
X1ql2/2X2=0基本体系X1ql2/2ql/42M图ql/42
五、计算题:(共26分)
1、求图6所示刚架中D点的竖向位移。 E I = 常数 。 (10分)
qDl
ll/2l/24 图6 答:?DV?253ql/384EI (?)
2、试用力法计算图7所示刚架,并作弯矩M图。(16分)
16 / 1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