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骞寸瀛?729缁撴瀯鍔涘浣滀笟鍜岀粌涔犵瓟妗?- 鐧惧害鏂囧簱
2014年秋季0729结构力学作业和练习答案
20、一个简单铰相当于1个约束。 ( 错误 )
图5 图6 图7
1)图1所示计算简图是:静定结构。(√ )。
图1 图2
2)图2所示结构,MDE?MDC?0,FQDE?FQDC。(√ )。
3) 静定结构的内力与荷载有关,而与材料的性质、截面的形状及大小无关。( √ )。 4 位移法方程的主系数可能?0或?0。( Ⅹ )。
5)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是未知结点位移。(Ⅹ )。
1、几何瞬变体系产生的运动非常微小并很快就转变成几何不变体系 ,因而可以用作工程结构。( 2、图1示桁架有9根零杆(√ )
PPPaB 。
aa
图1 图2
3、图2所示桁架各杆EA相同,由于荷载P是反对称性质的,故结点B的竖向位移等于零。( ×4、按虚力原理所建立的虚功方程等价于几何方程。 (√)
5、力矩分配法中的分配系数、传递系数与外来因素(荷载、温度变化等)有关。 ( × )1、在任意荷载下,仅用静力平衡方程即可确定全部反力和内力的体系是几何不变体系。(√ ) 2、图1所示结构B支座反力等于P/2???。 ( × )
图1 图2
9 / 19
) ) (((((× 2014年秋季0729结构力学作业和练习答案
3、图2所示桁架各杆EA相同,结点A和结点B的竖向位移均为零。 (√ ) 4、力法典型方程的实质是超静定结构的平衡条件。 ( × ) 5、位移法典型方程的物理意义反映了原结构的位移协调条件。 ( × 1、图1所示体系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可变体系。 (错误 )
2、图2所示结构 ,去掉其中任意两根支座链杆后余下部分都可作为力法计算的基本体系。 (错误 ) 3、图3(a)所示超静定梁的变形与图3(b)所示静定梁的变形相同。(错误 )
4、 静定结构在非荷载外因(支座移动、温度改变、制造误差)作用下,不产生内力,但产生位移。 (正确 ) 5、力法和位移法既能用于求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又能用于求静定结构的内力 。(错误 ) 6、有多余约束的体系一定是几何不变体系。(错误)
7、静定结构的内力与荷载有关,而与材料的性质、截面的形状及大小无关。(正确) 8、力矩分配法中的分配系数、传递系数与外来因素(荷载、温度变化等)有关。(错误)
5、有变形就有应力,有应力就有变形。 (错误 )
4、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只能用于求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不能用于求静定结构的内力 。( 错误)
3、图3(a)所示超静定梁M图与图3(b)所示静定梁M图相同。正确 2、图2所示体系是一个静定结构。(错误 ) 1、图1所示体系,去掉其中任意一根支座链杆后,剩下部分都是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的体系(错)
图3
填充题:1、图8所示桁架C杆的轴力FNC? Fp 。
CFPaaaaaa
图8 图9 图10
32、使图9所示悬臂梁B点的竖向位移?BV?0的F= ql 。
810 / 19
2014年秋季0729结构力学作业和练习答案
3、力法方程的实质是 变形连续条件 ; 位移法方程的实质是 平衡方程 。 4、利用位移法判断图10结构中结点A的转角?A的转向为 顺时针 。 1、图8所示桁架1杆的轴力FN1? -F 。
图8 图
9 图 10
2、若以图9
所示图取作虚拟静力状态,求结构位移
时,则所求的位移是 △AB 。
3、力矩分配法中,传递系数表示当杆件近端有转角时,远端弯矩 与近端弯矩 的比值,它与杆件远端的
支座约束有关。
4、图10所示拱结构拉杆DE的轴力为____-F/4_______。
1、图5所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 6 次;用力法计算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有 6个;
用位移法计算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4 个 。
图5 图6 图4
2、图6所示桁架c杆的轴力FNc= Fp 。
1、图4所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 5 次;用力法计算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有5 个;用位移法计算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7 个 。
2、拱型结构受力的主要特点是在 坚向荷载 作用下有 水平推力 产生
(1)图3所示计算简图是:(A )
(A) 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结构多余约束数为0 ,自由度数为0。 (B) 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可变体系。结构多余约束数为0 ,自由度数为1。 (C) 为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结构多余约束数为1 ,自由度数为0。 (D) 为有多余约束的几何可变体系。结构多余约束数为0 ,自由度数为1。
11 / 19
2014年秋季0729结构力学作业和练习答案
图3 图4
(2)图4所示梁,弯矩MBA,剪力FQCB是:( C )
(A)MBA?40kN?m,下侧受拉;FQCB?40kN(B)MBA?40kN?m,上侧受拉;FQCB?40kN。 (C)MBA?40kN?m,上侧受拉;FQCB?0kN。(D)MBA?42kN?m,下侧受拉;FQCB?40kN。 (3)图5所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未知结点位移数是:( D )
(A) 超静定次数是0、未知结点位移数是0。 (B) 超静定次数是1、未知结点位移数是0。 (C) 超静定次数是1、未知结点位移数是1。 (D)超静定次数是1、未知结点位移数是0。
图5 图6
(4)图6所示结构,分配系数?BA,?BC是:( D )
(A)?BA?13111212,?BC?(B)?BA?,?BC?(C)?BA??,?BC??(D)?BA?,?BC? 443333331、图4所示结构杆1的轴力(以拉为正)为( C ) A、0 B、2qa C、?2qa/2 D、?22qa 2、图5所示结构有多少根零杆( C ) A、5 B、6 C、7 D、8
3、图示结构,A截面转角方向是( B )
A、 等于0 B、顺时针 C、逆时针 D、不能确定 4、图7两结构相同的是 ( A )
A、弯矩 B、剪力 C、轴力 D、C点竖向位移 5、 力法的基本未知量是( D )
12 / 1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