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2008年普通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与写作试题及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号---证---考---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姓---_--_--_-_--_--__线__封__密_--_--_-_--_--_-_--_--_--_-_----
(二)命题写作(40分)
冯友兰在他的《人生的境界》一文中写到:“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说的功利境界。”
我们多数人都生活在“功利境界”中,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同时我们又在宣传模范。你是如何认识“功利境界”的?你觉得在功利境界中应该如何生活?
请根据以上文字材料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00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联考 《大学语文与写作》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C 3、 B 4、D 5、B 6、D 7、B 8、D 9、A 10、B 11、B 12、A 13、C 14、B 15、B 16、B 17、B 18、B 19、D 20、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各空错字一个扣1分,共20分)
1.风骚 2.月明星稀 山不厌高 3.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马致远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断肠人在天涯
5.白描 6.朱自清
三、阅读分析题(共5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1.本曲表现作者怎样的情趣?(2分)
答:本曲写作者雪晴后到孤山踏雪寻梅,对酒看花,表现他不同流俗的冰雪怀抱和审美情趣,表达他对高洁品格的景仰与追求。 2.作者为何笑王维作画图?(4分)
答:①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与探梅的雅兴,觉得此景远非画笔所能形容,因此笑王维当初为何未悟此理,而去作什么“雪中骑驴图”;(2分)
②作者其实并非笑王维举措失当,而是以此反衬湖山美景和踏雪
寻梅之雅趣难以形容。(2分)
(二)阅读下列这则笔记,然后回答问题。(8分) 1.找出文章中的两处骈偶句。(4分) 答: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2分)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2分) 2.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江南山水的美好意境?(2分) 答:四时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
3.作者以此文寄答友人,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心境?(2分) 答:娱情山水
(三)阅读下面这篇现代文并回答问题。(16分)
1.第一段将城市比作点缀在旷野的“银扣”,第十段却又将它比作楔入旷野的“巨钉”,这是为什么?(6分)
答:将城市比作点缀在旷野的“银扣”,目的是借银扣依附于衣服比喻城市依赖旷野而存在;(3分)
将城市比作楔入旷野的“巨钉”,是用巨钉楔入木头比喻城市文明对大自然的野蛮破坏。(3分)
2.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各有什么含义?(4分)
(1)城市几乎是人的一统天下。 (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答:①城市驱散了旷野中的自然生命,破坏了旷野的自然风景;(2分)
②城市不能脱离旷野而存在,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