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解剖学课堂教学 讲稿
第十次课
运动系统——附肢肌
教学任务: 1.掌握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起点、止点及功能。
2.掌握髂腰肌、臀大肌、股四头肌、股后肌群、小腿三头肌的起点、止点及功能。
3.理解人体附肢肌肉配布的特点。
4.了解人体附肢配布的主要肌肉的解剖学位置、层次关系。
重点和难点: 人体附肢配布的主要肌肉的起点、止点及功能。 教学内容:
[上肢肌]
上肢肌包括肩带肌、上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一、肩带肌
肩带肌起自锁骨和肩胛骨,止于肱骨。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和大圆肌。 (一)三角肌:
位置: 位于肩关节前、外、后方,为一块倒三角形的肌肉,中部为多羽肌,前后
部为单羽肌。
起点: 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 止点: 肱骨体三角肌粗隆。
功能: 近固定时,前部肌纤维收缩使上臂屈、水平屈和内旋;后部纤维收缩使上
臂伸、水平伸和外旋;中部或整块肌肉收缩使上臂外展。
(二)冈上肌:
位置: 位于冈上窝内,在斜方肌深面,为羽壮肌。 起点: 起于肩胛冈上窝。
止点: 止于肱骨大结节。 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外展。 (三)冈下肌和小圆肌:
位置: 位于冈下窝。冈下肌近似三角形,小圆肌为圆柱形。
起点: 冈下肌起自肩胛骨下窝内侧2/3,小圆肌起自肩胛骨外侧缘背面。 止点: 两肌均止于肱骨大结节。
功能: 近固定时,两肌均使上臂伸、内收和外旋。 (四)肩胛下肌和大圆肌:
位置: 肩胛下肌位于肩胛骨肩胛下窝,大圆肌位于小圆肌下外方。肩胛下肌为多
羽肌,大圆肌呈圆形。
起点: 肩胛下肌起于肩胛下窝,大圆肌起于肩胛骨下角背面。 止点: 肩胛下肌止于肱骨小结节,大圆肌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 近固定时,两肌均使上臂内收和内旋,大圆肌还使上臂伸。
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均从肩关节上方、后方和前方跨过,并与肩
33
关节囊紧贴,它们的腱共同形成“肌腱袖”即肩袖。 二、上臂肌
上臂肌包绕肱骨周围,分前、后两群。 (一)、前群
1.肱二头肌:
位置: 位于上臂前面浅层,为梭形肌,有长短二头。 起点: 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止点: 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使前臂在肘关节处屈,并使前臂在内旋
的情况下,在桡尺关节处外旋。远固定时,使肘关节屈。 2.喙肱肌、肱肌: (1)喙肱肌
位置: 位于肱二头肌上半部内侧,为长梭形肌。
起点: 起于肩胛骨喙突。 止点: 止于肱骨中部内侧。
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屈、内收和内旋。
(2)肱 肌
位置: 位于肱二头肌深层,肱骨前面下半部,为梭形肌。 起点: 起于肱骨前面下半部。 止点: 止于尺骨粗隆和冠突。
功能: 近固定时,屈前臂。远固定时,使上臂靠拢前臂。
(二)、后群
1.肱三头肌
位置:位于上臂后面。有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三个头。
起点: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于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外上方,内
侧头起于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内下方。 止点:三个头合成一个肌腹,以其腱止于尺骨鹰嘴。
功能:近固定时,使上臂和前臂伸。远固定时,使肘关节伸。 2.肘肌
位置:位于肘关节后面,呈三角形。 起点:起于肱骨外上髁。 止点:止于尺骨背面上部。 功能:使肘关节伸,并加固肘关节。
三、前臂肌
前臂肌分为前后两群,前群肌位于前臂前面及内侧,主要有屈腕、屈指和使前臂内旋的功能;后群肌位于前臂后面及外侧,主要有伸腕、伸指和使前臂外旋的功能。 (一)、前群肌(屈肌群,共9块)
前群肌分为浅层和深层
浅层肌:由桡侧向尺侧依次排列有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
屈肌、尺侧腕屈肌。浅层肌除肱桡肌起于肱骨外上髁外,其他均起于肱肌内上髁。
深层肌:有拇长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深层肌均起于桡肌、尺肌前面。
34
上述肌肉大多数向下跨过桡腕关节、腕中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掌指关节和手指关节,分别止于有关掌骨、指骨的掌面。近固定的屈腕、屈指的功能。
以下三块肌肉例外:
肱桡肌:起于肱骨外上髁,止于桡骨茎突。其功能是屈前臂,并使前臂内旋、外旋
和保持正中位。
旋前圆肌:起于肱骨内上髁、尺骨冠突,止于桡骨中部前面。其功能是屈前臂,并
使前臂内旋。
旋前方肌:起于尺骨前下1/4处,止于桡骨前下1/4处,其功能使前臂内旋。 (二)、后群肌(伸肌群,共10块)
后群肌也分为浅层和深层
浅层肌:由桡侧向尺侧依次排列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和尺侧腕伸肌。浅层肌多起于肱骨外上髁。
深层肌:有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和示指伸肌。深层肌多起于桡骨、尺骨的后面。
上述肌群绝大多数向下跨过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手指间的关节,分别止于有关掌骨、指骨的背面。近固定时,有伸腕、伸指的功能。
只有旋后肌起于肱骨外上髁和尺骨上部背面,止于桡骨背面上1/3处,有使前臂旋后的功能。此外,桡侧腕屈肌和桡侧腕伸肌同时收缩,使手外展。尺侧腕屈肌和尺侧腕伸肌同时收缩,使手内收。
四、手肌
手肌主要位于手的掌侧面,都是一些短小的肌肉,可分为外侧群、中间群和内侧群。外侧群在拇指侧形成隆起叫鱼际,这群肌肉能使拇指屈、内收、外展和对掌运动。 中间群在手掌侧中部凹陷处形成掌心,这群肌肉能使手指屈及向中指靠拢和分开。内侧群在小指侧形成隆起,叫小鱼际,这群肌肉能使小指屈、外展和对掌运动。
[下肢肌]
下肢肌包括盆带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一、盆带肌
盆带肌分前后两群。前群起自骨盆内面,后群起自骨盆外面。 (一)、前群(内侧群)
1.髂腰肌
位置:位于腰椎两侧及髂窝内。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腰大肌为单羽肌,髂肌
呈扇形。
起点: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 止点:两肌相合,经髋关节前内侧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和外旋。远固定时,单腿站立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
侧屈和旋转;两侧收缩使脊柱前屈和骨盆前倾。
2.阔筋膜张肌(也可将其视为大腿的前群肌)
位置:位于大腿前外侧,被股阔筋膜所包裹,为梭形肌。 起点:起于髂前上棘。
止点:该肌在大腿外侧移行于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外展和内旋。
35
◆阔筋膜:是大腿的深筋膜,因有阔筋膜张肌的肌腱编入,增厚形成髂胫束。 (二)、后群(外侧群)
1.臀大肌
位置:位于骨盆后外侧,臀部皮下。呈宽厚的四方形,肌纤维很粗。 起点:起于髂骨翼外面及骶、尾骨背面。 止点:止于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伸和外旋。上部肌纤维收缩使大腿外展;下部使大腿
内收。远固定时,一侧肌肉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
2.臀中肌和臀小肌
位置:位于髂骨翼外面。臀中肌后部位于臀大肌深层,臀小肌位于臀中肌深
层。均为羽状肌。 起点:起于髂骨翼外面。 止点:止于股骨大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外展;前部使大腿屈和内旋;后部使大腿伸和外旋;
远固定时,一侧肌肉收缩使骨盆向同侧倾;两侧前部纤维使骨盆前倾;两侧前部纤维使骨盆后倾,后部肌纤维使骨盆后倾。远固定时,一侧肢体支撑时,臀中肌、臀小肌将骨盆固定于股骨头上,防止人体重心倒向非支撑腿一侧,若其瘫痪,人体不能维持在额状面内的平衡。
3.梨状肌
位置:位于骶骨前面,经坐骨大孔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为梨状肌上孔和下
孔,两孔中均有血管、神经通过。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到下肢肌肉、皮肤去。
起点:起于第2-5骶椎前侧面。 止点:止于股骨大转子尖端。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外展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
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4.闭孔内肌:闭孔膜内面及其周围骨面,由坐骨孔出骨盆止于转子窝,其功能
是使大腿外旋。
5.闭孔外肌:闭孔膜外面及其周围骨面,经股骨颈后方止于转子窝,其功能是
使大腿外旋。
6.股方肌:起于坐骨结节,止于转子间嵴,其功能是使大腿外旋。 二、大腿肌
大腿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和内侧群 (一)、前外侧群
1.股四头肌
位置:位于大腿前面,是人体中最大的肌肉,为羽状肌。
起点:此肌有股直肌、股中肌、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四个头。股直肌起自髂前
下棘,股中肌起自股骨体前面,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内侧唇。
止点:四个头相合,成一条强有力的腱,由前面及两侧包绕髌骨,并在髌骨下
方形成髌韧带,借此止于胫骨粗隆。
3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