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员工关系管理》课件word
一、劳动合同终止
1、劳动合同终止的含义
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双方当事人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即行消灭的制度。劳动合同终止,并非双方的积极行为所致,一般是由于合同本身的因素或法律规定、或不可抗力所致。劳动合同签订后,双方当事人不得随意终止合同。 《劳动法》第23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2、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劳动合同即行终止: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的;劳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的;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条件的;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死亡的;用人单位依法破产、解散的。 3、合同终止的程序
? (1)是否需要提前通知。《劳动法》没有规定终止合同是否需要提前通知,但一般
而言,终止合同应在合同期满日提出,而不是期满后一段时间才提出。一些地方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
? 如北京市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前,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日将终止或者续订
劳动合同意向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经协商办理终止或者续订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出具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并办理有关手续。
? (2)逾期终止的法律后果。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劳动合
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 根据《劳动法》第20条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未签订的,人民法院可以视为双方之间存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并以原劳动合同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 (3)终止合同是否应支付经济补偿。
? 对于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应给予一定经济补偿金,《劳动法》没有明确
规定。
?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解释是,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但国家
另有规定的除外。
? 实践中,一些地方性法规规章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原则和精神,如果地方性法规规定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应适用地方性法规。 ? (4)办理相关手续。
? 劳动关系结束后,企业应当在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7日内为员工办理离职手
续。
? 实践中,一些员工要求企业办理离职手续,而企业则以不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
为手段或谈判的砝码,要求员工支付违约金或退还培训费等,由于企业不办理离职手续造成员工无法再行就业的,员工有权要求企业赔偿工资损失。我国法律规定,企业应当在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7日内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因为不及时办理离职手续造成员工损失的,企业应当赔偿,企业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二、劳动合同续订
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续订劳动合同。续订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 劳动合同续订的情形具体包括: ? (1)双方协商续订劳动合同;
? (2)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
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3)劳动者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达到伤残等级,要求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应当续订劳动合同;
? (4)劳动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或者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
届满时,用人单位应当将劳动合同的期限顺延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期满为止。
第六节 法律责任
? 一、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 《劳动法》和原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了用人单
位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支付赔偿金:
? (1)招用劳动者未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后存在劳动关系而未续订
劳动合同的;
? (2)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 ? (4)解除劳动合同未按照规定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
? (5)用人单位违反有关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侵害女职工或者未成年工合法权益
的;
? (6)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
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赔偿金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北京市还规定,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未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的,以劳动者上
月日平均工资为标准,每延迟1天支付劳动者一日工资的赔偿金。 ? (3)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 二、劳动者的法律责任
? 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承担责任的情形有下列两种。 ? 1、违反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法律责任
? 劳动者违反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要支付违约金和赔偿金。
? 关于违约金的具体数额,北京市《劳动合同管理规定》指出,订立劳动合同可
以约定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支付的违约金最多不得超过本人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工资总额。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除外。
? 关于赔偿金,没有具体数额的限制。原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
规定的赔偿办法》规定: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下列损失:
? (1)用人单位为录用劳动者直接支付的费用; ? (2)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支付的培训费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