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2019历史人民版必修1单元测试: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2)
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兼并南德诸邦。
1871年1月18日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并分析该制度的特点。(6分)
(2)依据材料2,概括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一的影响。(8分)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国家统一与民族兴亡的关系。(6分)
解析:第(1)问,由材料信息可知,独立后的美国各州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不利于加强中央权力,而松散的邦联制无法应对诸多困难,联系启蒙思想对美洲大陆的影响回答原因。回忆教材知识可知联邦制具有中央政府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特点。第(2)问,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解答因素:“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铁血政策”,“王朝战争”等。回忆教材知识回答影响。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从国家统一对民族发展的影响角度论证。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答案:(1)原因:美国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州有相当的独立性;松散的联盟难以应付危机;启蒙思想的影响。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2)因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人民的要求;俾斯麦的“铁血政策”;普鲁士的王朝战争。 影响: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推动了德国历史的发展,跻身于强国之列;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及军国主义传统。 (3)①概括两者关系:分裂国衰,统一国兴。 ②结合史实论述观点(至少两个史实)。
③紧扣观点,合理引用史实,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在我们要讲的唐宋明清五个朝代里,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旧。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知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他们种种措施,自始就不断有人反对。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2:汉密尔顿从来不曾期待不完美之人制出完美之物。他说:一切经过集体讨论制定的
第 5 页
方案均为各种意见的混合体,必然混杂每个个人的良知和智慧,错误和偏见。将十三个不同的州以友好、联合的共同纽带联结一起的契约,必然是许多不同利益与倾向互相让步的结果。此种原料安能制出完美无缺的成品?
——刘建湘《美国宪法的商谈原理》 (1)根据材料1,简要说明宋朝在政治制度上“没有建树”的主要原因。据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从秦汉到唐宋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787年美国宪法中“良知和智慧”与“错误和偏见”的表现。(10分)
解析:第(1)问,先根据材料信息“宋初太祖太宗不知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回答,再根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演变趋势回答。第(2)问,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利弊回答。宪法的进步性:体现中央集权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局限性:承认了奴隶制度,保留了种族歧视,没有赋予广泛的公民权。
答案:(1)原因:宋初统治者弱化相权,学术中衰,缺乏人才。趋势:地方权力逐渐削弱,中央权力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皇权逐渐加强;选官制度走向公正、客观。
(2)“良知和智慧”:主权在民;三权分立(或分权制衡);联邦政府与州政府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或联邦体制);共和制度等。“错误和偏见”:间接承认奴隶制的合法性,存在种族歧视;选举有性别、财产限制;没有规定公民权利。
第 6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