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DMA网规网优习题
精典3G移动CDMA网规网优习题(2008-07-21 07:41:39) 标签:电信 3g 网规 网优 手机 软切换
分类:通信
一、3G无线网络预规划要完成一些什么工作?(参考答案)
无线网络估算是整个无线网络规划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通过估算获得对未来网络的一个定性分析,目的是获得网络的建设规模(大致基站数目和基站配置情况),并由此得到建设周期,以及经济成本和人力成本预算等信息。
完整的无线网络估算会包含:基站数量估算、基站控制器数量估算和传输链路需求估算这几个项目。
二、为何要进行无线网络估算?(参考答案)
无线网络估算是通过对未来网络的定性分析,获得网络的建设规模(基站配置情况和大致的站点数目),为下一步的规划及成本预算等提供必要的信息。 无线网络估算工作的第一步是分析建网目标,明确网络建设的容量、覆盖和质量要求。在覆盖估计的基础上,根据业务分布、话务密度及预期增长和Qos需求,对网元数量及其能力进行估计。通过网络估算,能够得到目标覆盖区域的站点配置及数量情况。
三、为何要进行无线链路预算?链路预算是否需要分别计算上下行链路情况?(参考答案)
在一个实际网络中,基站的有效覆盖范围不仅取决于基站的有效发射功率和实际的传播环境,还取决于运营商的覆盖指标要求。另外,由于基站和移动台的发射功率以及接收灵敏度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导致上下行实际允许的路径损耗会有所不同。而实际有效的覆盖范围将取决于两者的最小值。如果上行信号覆盖范围大于下行信号覆盖范围,那么小区边缘下行信号较弱,容易被其它小区的强信号“淹没”;如果下行信号覆盖范围大于上行信号覆盖范围,那么移动台将被迫守侯在该强信号下,但上行信号太弱,通信质量受到影响。理想情况下,两者的覆盖范围应该保持一致。因此,在链路预算中,需要分别计算上下行链路所允许的最大传播路径损耗。
四、为何要进行传播模型校正?
传播模型对于无线网络规划非常重要,通过传播模型的确定和仿真运用,可以帮助我们很容易地筛选出最佳蜂窝站址配置方案。在实际无线传播环境中,不同场景下,从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无线电波传播方式和传播特性有很大差别,相应地,不同场景下的传播模型也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在无线网络规划中,需要根据不同场景下无线传播方式和特性的不同,应用不同的传播模型进行覆盖预测或者场强预测。
五、基站站址选择应遵循的原则?(参考答案)
在站点选择时,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1、 对需要覆盖区域进行话务量分布预测,将基站设置在真正有话务需求的地区。
2、 充分考虑数据业务需求,在数据业务高密度区应该保证CDMA系统基站覆盖的连续性。
3、 充分考虑基站的有效覆盖范围,使系统满足覆盖目标的要求。 4、 充分保证重要区域和用户密集区的覆盖。包括党政军重要机关,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企业办公楼,商业中心,酒店和娱乐业,通信企业,居民小区等。
5、 在不影响基站布局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现有的电信楼作为站址,使其机房、电源、铁塔等设施得以充分利用。
6、 城市市区或郊区的海拔很高的山峰(与市区海拔高度相差100~300米以上)一般不考虑作为站址,一是为防止出现越区干扰造成容量下降,二也是为了减少工程建设的难度,方便维护。
7、 新建基站应建在交通方便,市电可用、环境安全的地方;避免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雷达站或其他干扰源附近。
8、 新建基站应设在远离树林处以避开接收信号的衰落。
9、 在山区、岸比较陡或密集的湖泊区、丘陵城市及有高层金属建筑的环境中选址时要注意时间色散影响,将基站站址选择在离反射物尽可能近的地方或当基站选在离反射物较远的位置时,将定向天线背向反射物。
10、在市区楼群中选址时,可灵活利用建筑物的高度,实现网络层次结构的划分。
11、在建网初期建站较少时,选择的站址应保证重点地区有良好的覆盖。 12、站址选择时应避免将小区边缘设置在用户密集区。良好的覆盖是有且仅有一个主力覆盖小区。
13、站址选择时应保证基站天线近端无遮挡。
六、请说明在无线网络估算中如何解决两个受限(覆盖受限和容量受限)?(参考答案)
首先根据预先设计的网络负载从覆盖的角度出发计算小区半径,然后结合用户分布和话务模型,计算出小区负载,然后将计算出来的小区负载与预设小区负载进行比较,判断小区是覆盖受限还是容量受限。
当估算结果是覆盖受限时,直接根据覆盖分析结果,计算基站所需硬件数目(站点数,扇区数,载波数)。
当计算结果是容量受限时(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扇区化、增加载波、容量提升技术等方式),则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长缩小覆盖半径,重新进行覆盖和容量分析,直到覆盖和容量所估算的结果相差最小,最终得到基站所需硬件数目(站点数,扇区数,载波数)。
估算的结论必须是同时满足覆盖和容量的要求,在综合考虑近期和远期建网目标,获得最经济有效的方案。因此,覆盖和容量分析存在一个调整的过程。
七、 商业及密集城区的组网原则是什么?(参考答案)
在密集商业城区,大型购物商厦、商业写字楼、酒店等地区话务量较高(数据需要量也较大),而且CDMA更多的话务将会发生在室内,平面的宏蜂窝层无法解决中高楼层和地下、半地下区域的覆盖,同时,街区内的高密度话务分布使平面宏蜂窝的小区半径明显缩小。因此,必须构建立体的分层网络来解决覆盖和容量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 室外利用宏蜂窝进行整网覆盖; ? 室外微蜂窝层,覆盖密集街区;
? 采用一定数量的微蜂窝和室内分布系统来解决室内覆盖和容量问题;
? 也可以引入直放站、远拉,覆盖隧道、地下车库等特殊场景。
八、导频污染的主要特点及产生原因?(参考答案)
导频污染的主要特点就是无主导小区,具体来说就是是指 Ec 强度接近的导频数目超过了 UE 最大激活集数目。不能加入激活集的信号成为干扰,同时由于导频强度接近,频繁发生激活集更新。通常,发生导频污染有以下一些原因:系统设计不佳,比如导频发射功率偏大;基站位置或天线倾角选取不当;地理环境复杂,设计时考虑不充分等等。
九、扰码规划原则是什么?(参考答案)
用不同扰码区分不同小区,确认相邻小区没有使用相同扰码。 加快小区搜索和测量,改善切换性能。 节省手机电池,降低处理负荷。
提高扰码利用率,为协调和扩容预留扰码资源。 十、何为软切换?何为更软切换?它们区别在哪里?(参考答案)
由于手机的移动以及系统负荷等原因,无线链路管理需要在新小区为手机分配无线资源,手机与新小区同步并进行数据传输。如果手机在与新小区连接的同时还保持与原小区的无线链路,这样的切换称之为软切换。
如果软切换中的两条或多条无线链路属于同一个基站且属于同一个无线链路集,则称之为更软切换。
软切换和更软切换的区别在于更软切换发生在一基站里,分集信号在基站里做最大增益比合并;而软切换发生在两个基站之间,分集信号在基站控制器做选择合并。但对于手机而言,两者并无区别,分集信号在手机里做最大比合并。
十一、 何为软切换门限?如何门限设定地太高或太低会产生什么问题?(参考答案)
软切换门限是指以目标下行导频与激活集中最强导频EC/IO的相对差值作为判定准则,定义出一个相对标准的软切换参数值,用于判断每次软切换事件的触发值。 若软切换门限太高,加入激活集相对困难,触发时间过长,导致切换不及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