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年cpa注会复习会计之合并财务报表笔记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3)抵销期初累计多提摊销: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4)抵销本期多提摊销: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贷:管理费用;
2. 发生变卖或报废的,将无形资产——原价和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替换为营业外收入;
(1)抵销无形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利润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营业外收入;
(2)抵销期初累计多提摊销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3)抵销本期多提摊销;
借:营业外收入
贷:管理费用;
提醒:合并报表分录是调整与个别报表的差异;
十、特殊交易在合并报表中的会计处理
(一)追加投资的会计处理;
1. 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
属于权益性交易,不允许出现损益,也不能改变商誉;(因为控制权未发生改变,商誉金额只能反映原投资部分,新增持股比例部分在合并报表中不能确认商誉);
长投,按照长投准则入账;
合并报表中,子公司资产、负债均以合并日净资产公允价值持续计量的金额反映,不能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
新增长投与新增子公司净资产份额(净公持)之差,调减母公司个别报表的资本公积,不足的,调整留存收益;
【二次投资的金额与按照公允价值持续计量的净资产份额有差,用母公司资本公积调平即可】
2.多次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中一定是全卖再全买,原因:一点算商誉)
(1)首先判断是不是一揽子交易(类似于租期前20年高收费、后20年免费,几
笔交易存在关联关系);如是一揽子,则应作为一项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如不是一揽子:
个别报表,按长投那章进行即可;
原投资是可供,则总长投=原公允+新公允;
原投资是权益法,则总长投=原账面+新公允,且原投资中的其综不能转出; 注意:原账面,要考虑期间的变动,不能只算原投资的初始金额; 合并报表,认公允,一点算商誉;
所以原投资的现时公允(认为全部卖掉,公允与账面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再加上新投资对价的公允,作为合并成本;
word版本整理分享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合并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定为商誉或营业外收入; 注意:
原投资是权益法,合并认为是卖掉,其综应在合并中转出 原投资是可供时,其综在个别中转出,在合并中不需再转;
3.多次分步实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找准追溯时点,之后视同始终合并)
原则:追溯调整,追溯时点为合并方与被合并方同处于最终控制方控制之下的时点,
(视同参与活动各方在最终控制方开始控制时即以目前状态存在);
同时,为避免重复计算被投资方净损益,应将追溯时点至合并日之间的投收、其综、
期权,应分别冲减比较报表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
步骤:
(1)追溯时点:将被合并方净资产(100%)并入,将长投(30%)冲掉,差额
计资本公积;
借:资产、负债
贷:长投
资本公积
(2)追溯时点后:除按照合并准则追溯编制合并报表外,还应原本按照长投
权益法已经确认的投收、其综、期权进行冲抵,避免重复计量;
借:期初留存收益(往年部分)
投资收益(本年部分) 贷:长投
注意:突然明白净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是不一样的,净资产是资产减去负债的差,
在借方;所有者权益在贷方,两者只是数字相等,但性质相反;
4.本期增加子公司时编制合并报表
(1)同一控制(权益结合法)
资产负债表:调整年初数;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从年初算起; (2)非同一控制(购买法)
资产负债表:不调整年初数;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从购买日算起;
(二)处置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
1.不丧失控制权的部分处置
注意:控制权没有转移,此为权益性交易,不允许影响损益和商誉; (1)个别报表,仍在成本法范畴内,投资收益=售价-长投成本*份额;
借:银存;
贷:长投;
投收;
(2)合并报表,权益性交易,资本公积=售价-持续计算净资产*份额;(资本公积
不足的,冲留存收益);
提示:a.权益性交易,合并报表中不能确认损益;
b.计算资本公积时,不能用长投成本追溯调整值,因为会影响其中的商誉;
word版本整理分享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c. 因此合并报表中,投资收益=0,商誉按购买日计算即可;
2.丧失控制权的处置
(1)一次交易即丧失
投资收益=(对价+剩余股权公允价值)-(自购买日持续计算净资产账面价值+
商誉)
其综、期权,转入当期损益; (2)分步处置子公司
如果不是一揽子,则未丧失部分按未丧失处理,丧失时按丧失处理;
如果是一揽子, 应将所有交易作为一项交易处理,其中,丧失之前的每次交
易,价款与持续计算账面价值的差额,在合并报表中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既然都丧失控制权了,就不要再出资本公积了),待丧失时一并转入损益;
注意:一揽子的判断依据:①同时约定;②结合起来达到商业目的;③单独看
不经济,合并考虑才能真正反映经济影响;
(3)本期减少子公司编制报表:
不存在是否同一控制的问题了,各报表都编制到出售日即可;
(三)因子公司少数股东增资导致母公司股权稀释;
权益性交易,无损益、商誉影响,走资本公积,用持续计量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增资后持股比例*增日后净资产账面-增资前持股比例*增资前净资产账面
注意:1.增资前净资产账面不是最初的净资产账面,而是少数股东投资日之前的数
值;
2.这是合并报表的事,个别报表不处理;
(四)交叉持股的会计处理;
对于子公司持有的母公司股权,报表日时,应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转为合并报表中的库存股,作为所有者权益的减项(项目为——减:库存股)。
对于子公司持有股公司股权所确认的投资收益、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进行抵消处理; 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的长投,应按照母公司对子公司持有长投的抵消方法,将长投与其对应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相互抵消;
(五)逆流交易的会计处理
如前所述,按比例分配;假设未实现利润中,母公司占48,子公司占12,则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60;
营业收入 a; 贷:营业成本 a;
存货 48;
借:少数股东权益 12;
贷:少数股东损益 12; 注意:
①第二个分录,由于之前抵消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时,已将子公司利润中归属于
控股方的利润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利润都抵销掉了,现在由于有逆流的内部交易,所以归属控股方的部分抵销掉没有问题,不需要调整,但是,抵掉的归属于少数股东的部分,其中有
word版本整理分享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12应有少数股东承担,需要转回,就增加了合并方的利润。如前所述,子公司损益在贷方,合并方利润增加,所以子公司损益在贷方;
同时,少数股东权益,带有负债的意味,现在子公司承担12,负债就减少12,所
以少数股东权益应在借方;
②再考虑顺流交易,未实现利润全部由母公司承担,之前做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
抵销时已全部抵消,故不需要再做处理;
③如果次年,都卖掉了,则再用三步法去走;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60;
贷:营业成本 60; 借:少数股东权益 12;
期初未分配利润 12;(上期少数股东损益,替换为期初未分配利润) 借:少数股东损益 12;
少数股东权益 12;(子公司损益实现了,就要给人家,所以子公司损益
在借方,子公司权益在贷方)
④涉及逆流的损益都会影响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包括内部交易应收账款
计提的坏账准备。
⑤未实现利润要将少数股东部分找补回来(借:少权;贷:少损;);相应的,次
年实现时,要将实现的部分转回(借:少损;贷:少权)
(六)其他特殊交易
站在合并报表角度,对不一致事项进行调整;
例如,母公司固定资产,出租给子公司形成投资性房地产,在合并报表角度看,该交易并不存在,所以仍然是固定资产。
十一、所得税会计相关的合并处理
提示:
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一)内部应收款的所得税合并抵销——先抵期初,再抵差额
逻辑:见到应收,就要考虑到坏账,见到坏账,就要考虑到递延。应收-坏账-递延 1.本年:
(1)抵应收应付: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2)抵坏账准备: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word版本整理分享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