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全国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人奉献打来的鱼,有的奉献打来的雁。田氏看了,说道:“老天真是对人们好呀。不但让我们种植稻谷,还养这些鱼和鸟,让他们给人吃。”那些门客都讲对呀。只有姓鲍的孩子,那时候只有十二岁。上来说:“这讲的不对。天上和地下这些东西是跟我们一起生长的。只是类别不同。这些类别没有上下高低之分。谁吃谁是要靠体力(大小)及智力决定的,这才有弱肉强食的事。并不是那种东西为另一种而生呀。人可以拿来吃的东西,真是上天特地为人造的吗?那么蚊子虱子喝人血,老虎和狼吃肉,我们能讲是上天造人来喂蚊子虱子,为老虎和狼造肉来吃吗?”
【湖北省黄石市】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甲】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乙】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①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②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释】①白:使……露出白木。②烛:照亮。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读其书未毕(全部) B.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 ..
C.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写) D.牺牲玉帛(指古代祭祀用猪、牛、羊等牲畜)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庞滑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 B.皆以美于徐公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
C.肉食者谋之 遂成竖子之名 .. D.读其书未毕 其真无马邪? ..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段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B.乙文段孙膑取得战斗的胜利,得益于选择有利的地形对敌军进行伏击。 C.甲乙两文段中,曹刿、孙膑都对战事进行了准确的预判和周密的部署。
D.甲文段曹刿认为鲁庄公在处理案件上尽了职分;乙文段孙膑因马陵之战,一战成名。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何以战?(2分)
?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2分)
【答案】8.A(2分) 9.A(2分) 10.C(2分) 11.?凭借什么作战?
?(孙膑与士兵们)约定说:“晚上看见火把举起来就一起射箭。”
33 / 96
【参考译文】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当晚可以赶到马陵。马陵的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适合埋伏军队。孙膑就叫人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隐伏在马陵道两边,约定说:“晚上看见树下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发。”庞涓当晚果然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树干上的字,上边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互不接应。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成定局,就拔剑自刎,临死说:“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齐军就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回国。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后世社会上流传着他的《兵法》。
【湖北省荆门市】三、阅读下面文言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9分)
【甲文】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文】
濠州定远县一弓手,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公与之乘 弓手应声刺之 ..
B.远近皆服其能 其真无马耶 ..C.学而不思则罔 遂曳矛而斗 ..D.见必与之决生死 轻寡人与 ..
1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齐人三鼓(鼓:击鼓) B.公将驰之(驰:奔跑) .. C.远近皆服其能(服:佩服) D.适值偷在市饮酒(适:恰好) ..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公将鼓之”“公将驰之”,说明了鲁庄公的急躁冒进;两个“未可”、两个“可矣”,则表现了曹刿的深谋远虑,胸有成竹。
B.乙文“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这句话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C.甲、乙两文主人公都善于把握战机,从而一举取得胜利。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来表现主人公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答案】10.A(3分)(A两个“之”都是代词,用法相同;B代词/加强反问语气;C表转折/表承接;D介词,译为“跟”或“和”/疑问语气词。)
11.B(3分)(这里应解释为驱车追赶)
34 / 96
12.D(3分)
13.①第一次击鼓能振奋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2分)②你敢和我在县尉的马前决一生死吗?(2分)
【参考译文】濠州定远县有一个弓箭手,善于使用长矛,远近同行都佩服他的技能。有一个小偷也善于击刺,常常蔑视官军,只是与这位弓箭手技艺不相上下,说:“与弓箭手相见一定要进行生死决斗。”一天,弓箭手因公事来到码头,恰逢小偷在市肆喝酒,势不可避,就拿矛来和他打斗,围观的人很多。许久,两人都僵持不进。弓箭手忽然对小偷说:“兵尉来了。我和你都是好汉,你敢和我在兵尉马前决一生死吗?”小偷说:“好。”弓箭手话音刚落举手就刺,一下就把小偷刺死,原来是乘其分神不备而取胜的。
【湖北省荆州市】二、古诗文阅读(24分)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核舟记(节选)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记核桃念珠
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者、荷杖者、入定于龛中者、萌树跌坐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议论者、袒跣曲拳、和南而前趋而后侍者,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荷策、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错杂期间。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或衣文质绮绣,或衣袈裟水田絺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
(节选自《虞初新志》)
6.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 B.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寤寐:睡觉的时候。 .. C.其两膝相比者 比:靠近。 .
D.珠可历历数也 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
7.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B.左臂挂念珠倚之 ..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先帝称之曰能 ..
8.下面对《关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笔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9.下面对《核舟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35 / 96
A.选段采用了“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方式。
B.选段运用摹状貌、作比较的方法表现三个人不同的衣着、姿态、动作和表情。 C.文中连用“执、抚、指、语、矫、视”等动词,使人物活灵活现。 D.《核舟记》逼真生动地表现了“大苏泛赤壁”的主题。
10.下面对《记核桃念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段先总说念珠数量、材质和形状,再分别从人物、器具、纹饰等多方面进行说明。 B.文段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C.整个念珠有一百零八枚珠子,每枚刻有三到六尊不等的罗汉,总数达五百之多。 D.初看念珠,作者并不特别喜欢,待细看以后才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11.(3分)用“/”给《记核桃念珠》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三处) 息 心 谛 观 所 刻 罗 汉 仅 如 一 栗 梵 相 奇 古 12.(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13.(8分)联系学过的古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 ① ,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风送我到涧边流连: ② ,野渡无人舟自横;我到农家谛听蛙鼓声声: ③ ,青草池塘处处蛙;我在深夜轻敲离人窗棂:君问归期未有期, ④ ;我会潜入诗人的梦: ⑤ ,铁马冰河入梦来;我会揉碎志士的心:山河破碎风飘絮, ⑥ ;我是春的使节在冬日绽放:忽如一夜春风来, ⑦ ;我随朔风飞舞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⑧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我是感情的叹息,是思想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答案】6.(2分)B(“寤寐”指醒时和睡觉的时候,意为日日夜夜。) 7.(2分)C(此为舒缓语气,另外三项为代词。) 8.(2分)D(此为表现男子,不是“窈窕淑女”。) 9.(2分)D(应为表现了“技亦灵怪矣哉?的主题。)
10.(2分)D(初看念珠,作者看得并不特别清晰,待细看以后才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11.(3分)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断对一处得1分。) 12.(3分)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脚露怀,抬头仰望,神情与苏、黄不相同。(重点解释“绝类”“矫首昂视”“不属?,错一处扣1分,句子翻译意近即可。)
13.①天街小雨润如酥 ②春潮带雨晚来急 ③黄梅时节家家雨 ④巴山夜雨涨秋池 ⑤夜阑卧听风吹雨 ⑥身世浮沉雨打萍 ⑦千树万树梨花开 ⑧惟长堤一痕(每小题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小题即不得分。) (8分)
【参考译文】得到念珠共180枚,大多以山核桃为主,(核桃)圆的就像小樱桃一样,念珠上刻着罗汉数尊,有立着的,有坐着的,有诵经的,有执杖的,有入定于佛龛中的,有跌坐于树荫说法的,有环坐而指天话地议论的,有光着脚握着拳的,有前趋后顾的。加起来有五百人。蒲团,竹笠,茶奁,荷策,瓶钵,经卷,等等物件都有。更在罗汉身畔,刻以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之类动物,开始看它,不觉得怎么样。在明亮的窗子和干净的茶几下,静心仔细看上面所刻的罗汉,只不过像一小米粟,佛菩萨等清净庄严之相,真是奇特古朴,有的穿有花纹的丝质衣裳,有的穿袈裟布衣,他们的神情风韵,各自在松柏岩石间弥漫消散开来,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到达了极致啊!
【湖北省十堰市】三、(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
36 / 9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