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六)B卷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六)B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36分)
1. (2分)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千舟竞发闹溱湖”是溱湖会船节最具mèilì________的民俗演出,放眼湖面,旗如海,篙如林,一艘艘“巨龙”bèngjiàn________起千万朵浪花,场面可谓恢宏壮观,惊心动魄。
2. (12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________ , 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______ , ________。(《木兰诗》)
③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________ , ________。”(《孟子》)
④黄沙漫地,山峦起伏,听着古老的驼铃,你会感受到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的“________ , ________”的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⑤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所写的“________ , ________ ”两句诗,与李绅所写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有异曲同工之妙。
⑥同窗三年,相逢是缘。分别在即,借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 , ________”来表达对昔日同窗的美好祝愿吧。
3. (2分)按照要求填空。
杜牧《江南春绝句》中抒发兴亡之感、寄寓讽喻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 (20分)名著阅读。
(1)《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共经历了多少次劫难?请简要叙述最后一次劫难。
(2)《呼兰河传》中的小团圆媳妇到老胡家短短几个月后就悲惨地死去了。请简要概括她的遭遇。你觉得究竟是什么害死了她?
第 1 页 共 7 页
(3)《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共经历了多少次劫难?请简要叙述最后一次劫难。
(4)《呼兰河传》中的小团圆媳妇到老胡家短短几个月后就悲惨地死去了。请简要概括她的遭遇。你觉得究竟是什么害死了她?
二、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48分)
5. (9分)阅读何景明的《雨夜》,完成后面小题。 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 短榻孤灯里,清笳①万井②中。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
【注】①笳:一种乐器。②万井:古制八家为井,后以井指乡里、家宅,此处指许多村庄。 (1)诗中与李煜《相见欢》中“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意境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景,以声衬静。因为深夜院静,才能听到疏落的轻微雨声,也听到了远风吹林的沙沙声。 B . 此诗用字精妙,颔联中“上”字用得好。寒色“上”到梧桐树,可见寒色是慢慢浸润上来的。而诗人能感觉到“寒色”上来,也正表现出他孤独失落的心境。
C . 颈联动静结合,形象地描摹出诗人难以入眠的孤单寂寞形象。 D . 尾联借用项羽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对项羽的崇拜之情。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本诗中的相关意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 (22分)文言文阅读 (二)浪游记快(节选) (清)沈复
余居园南,屋如舟式,庭有土山,上有小亭,登之可览园中之概。绿阴四合,夏无暑气。琢堂①为余额其斋曰“不系之舟”。此余幕游②以来第一好居室也。土山之问,艺菊数十种,惜未及含葩,而琢堂调山左廉访矣。眷属移寓潼川书院,余亦随往院中居焉。
琢堂先赴任,余与子琴、芝堂等无事,辄出游。乘骑至华阴庙。过华封里,即尧时三祝处。庙内多秦槐汉柏,
第 2 页 共 7 页
大皆三四抱,有槐中抱柏而生者,柏中抱槐而生者。殿廷古碑甚多,内有陈希夷书“福”“寿”字。华山之脚有玉泉院,内有石洞如斗室。其地水净沙明,草多绛色,泉流甚急,修竹绕之。洞外一方亭,额曰“无忧亭”。旁有古树三株,纹如裂炭,叶似槐而色深,不知其名,土人③即呼曰“无忧树”。
太华④之高不知几千仞,惜未能裹粮往登焉。归途见林柿正黄,就马上摘食之,土人呼止弗听,嚼之涩甚,急吐去。下骑觅泉漱口,始能言。土人大笑。盖柿须摘下煮一沸,始去其涩,余不知也。
(选自《浮生六记》.有删改)
【注释】①琢堂:姓石,沈复儿刚好友。②幕游:指沈复离乡做了石琢堂的无官职的辅助人员。③土人:本地人.④太华:指华山。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惜未及含葩________ ②余与子琴、芝堂等无事,辄出游________
③内有陈希夷书“福”“寿”字________ ④泉流甚急,修竹绕之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下骑觅泉漱口,始能言。
(3)“庙内多秦槐汉柏,大皆三四抱,有槐中抱柏而生者,柏中抱槐而生者。”文中这个句子写出了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4)作者书斋名为“不系之舟”,原因有哪些?根据你的理解简要回答。
(5)最后一段中,“太华之高不知几千仞,惜未能裹粮往登焉”一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联系全文回答。 7.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
【注】【毛锥子】毛笔的别称,这里指诗文写作;【皤】白色。
第 3 页 共 7 页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①着鹅溪练上 淡
(
( ) ②意致闲)
③
泫
然
不
能
自
已
也 ( ) ④是则真可哭也 ( )
(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 愀然以悲 船载以入 B . 为毛锥子所窘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 . 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 此之谓失去本心
D . 是则真可哭也 入则无法家拂士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②庶竭驽钝,攮除奸凶。
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
(4)说说作者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第 4 页 共 7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