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必修2第一章复习学案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 学习目标:
1. 通过复习,认识原子核的结构;并掌握构成原子各微粒之间的关系;会描述
知道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 通过复习,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会写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周期律 ? 重点、难点
1. 构成原子的微粒,及粒子之间的关系。 2.元素周期律 ? 学法指导
1.通过仔细复习课本和以前的学案,找出自己的疑点和难点。 2.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疑难点,完成学习目标。 ? 第一部分 知识总结
一、原子的组成
中子N(0) 核素、同位素
原子核
质子Z(+1) 决定元素种类 决定 元素符号
原子结构 最外层电子数: (AZX)AZX
的含义;
决定原子种类 质量数(A)→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
及最高正价和族序数
电子数: 核外电子 内层电子数: e(-1)
排布规律 :分层排布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
电子层数决定
1、原子中存在的两个关系式是:
① 质量关系:质量数A=Z+N ;(1个质子质量约为1.673×10-27Kg,1个中子质量约为1.675×10-27Kg,用其分别与12C原子质量的1/12(1.661×10-27Kg)相比而得1个质子和中子相对质量分别为1.007和1.008,1个电子的相对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② 电子关系:中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所带电荷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阴离子所带电荷数 实例:微粒
的质子数_17__;中子数__18____;电子数_17+1=18___;质子数__35____。
1
2、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 元素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用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某些物理性质略有不同) X)核素 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如1H(H)、2H(D)、3同素异形体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结构和性质不同的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O2和O3 红磷和白磷 金刚石和石墨 概 具有相同核念 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 氧(O)元素 氢(H)元素 如16O、17O、18O是氧元素的三种核素,互为同位素。 H(T)各为一种核素。 3、质量数、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质量数是忽略电子质量,将核素中所有质子相对质量和中子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之和。 实例:相对原子质量为35的核素35Cl的质量数为35。相对原子质量为37的核素37Cl的质量数为37。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与其原子百分比的乘积之和。
37
实例:(1) Cl元素的两种核素35Cl、Cl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34.969和36.966,则35Cl和37Cl
的关系是同位素。其质量数分别35、37。
(2) 若35Cl和37Cl在自然界的原子百分组成之比是3∶1,则Cl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35×3/4 + 37×1/4 =35.5。 二、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⑴每一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⑵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 个,若K层为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 个;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 个;倒数第三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个;
(3)电子能量低的离原子核 ,电子能量高的离原子核 。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1)原子结构呈周期性变化(最外层电子数1?8)?(2)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大?小) ?元素周期律?(3)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正价:?1??7, ?负价:-4?-1)? ?(4)元素的得失电子能力呈周期性变化?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2.比较微粒半径大小的依据(三看)
一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Na>Na+,K>Na
二看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S2->Cl->K+>Ca2+; O2->F->Na+>Mg2+>Al3+
2
三看电子数:电子层和核电荷数都相同时,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Cl->Cl, Fe2+>Fe3+ ? 第二部分 习题检测 一、填空题
1.原子是由 和 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微粒 和 构成的。 质子带 电荷,中子 电荷。质量数= + 。 原子中: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2.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 。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一种原子称为 ,。在常见的有核素的元素中,氢元素有 , , 3种核素,碳元素有 , , 3种核素,铀元素有 , , 3种核素。 同而 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 。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的关系是 。 3.经分析发现,元素的性质与 排布密切相关。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 ,较易 电子;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4,较易 电子,元素化合价的数值,与原子的 特别是 有关。 4.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 , , 等均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元素的性质随着 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做 。 5. 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是 ; 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是 ;
最外层电子数为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是 ; 最外层电子数为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 ; 最外层电子数为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是 ; 最外层电子数为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子是 ; 内层电子总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 ; 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是 ;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是 ;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是 。
3
二:选择题:
1..已知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
a+b-2a+b+2a+bA.b B. C. D.RRRaa-2a+2a-2R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实心的小球 B.所有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微粒 C.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D.有些元素只有一种核素 3、已知质量数为A的某阳离子Rn+,核外有X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 ) A.A-x B.A-x-n C.A-x+n D.A+x-n
4. X、Y、Z 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Xm+、bYn+ 、 cZn- 、 dRm- 四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a – c = m - n B.a – b = n – m C. c – d = m + n D .b – d = m + n 5.关于816O、817O、818O、O2、O3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元素的不同粒子 B.氧的五种同位素 C.氧的五种同素异形体 D.五种氧元素 6.(2010年全国大联考,9)有下列符号:35Cl和37Cl,O2和O3、1H216O和2H218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35Cl和37Cl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B.O2和O3是氧元素的两种同位素 C.35和37表示的是质量数 D.1H216O和2H218O质子数不等 7.(.2009广东卷)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稀土元素62Sm与
14414415062 Sm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C.
6214462Sm与62Sm互为同位素 B. Sm与62Sm是同一种核素 D.
15015014462Sm与62Sm的质量数相同
15015014462Sm与62Sm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
8.总结10电子微粒和18电子微粒:
(1)核外有10个电子的微粒: a.分子:
b.阳离子: c.阴离子: b.阳离子: c.阴离子:
9..有两种粒子,它们所含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相等,则关于这两种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B、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分子 C、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原子 D、可能是两种不同的离子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B.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C. 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微粒,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D.一种原子的质量数只有一种,但一种元素的质量数可能有几种 11.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
4
(2)核外有18个电子的微粒: a.分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