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桥梁工程复习题[1]
橡胶伸缩缝—分为:条形和板形。
组合伸缩缝—是一种伸缩量大,结构较为复杂,但功能比较完善的一种伸缩装置。
8、排水管道原则上不允许现浇在混凝土内,因为冬天水管的堵塞而可能冻裂混凝土,而应采用在混凝土中预留孔道或埋入直径较大的套管,然后再设置排水沟管道,一旦有损可以及时更换。
9、在装配式肋梁桥上,人行道通常都是做成预制块件安装的,预制块件分为:整体式和块件式。安装方式:悬臂式和搁置式。
第三章
1、截面主要类型:从梁的截面形式来区分,混凝土简支梁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板桥、肋板梁桥、和箱形梁桥。 桥墩的类型与构造:桥墩的常见形式有重力式桥墩和轻型桥墩,其中轻型桥墩中又包括空心式墩、柔性墩、桩式墩等多种形式。 桥台的常见形式有重力式桥台、轻型桥台、框架式桥台、组合式桥台等。重力式桥台主要靠自重来平衡台后的土压力 2、与简支梁桥相比,组合连续梁桥的设计要考虑 1,中支点负弯矩区段,混凝土翼板受拉
2,中支点截面弯矩,剪力都最大,受力复杂 3中支点梁段的钢梁受压存在这稳定问题
3、重力式桥墩计算中,可拟定以下几种可能组合
1在桥墩各截面上可能产生的最大竖向力的情况进行组合
2按各截面在顺桥向上可能产生的最大偏心和最大弯矩的情况进行组合 3按各截面在横桥向上可能产生的最大偏心和最大弯矩的情况进行组合 4、简支桥梁,常用的施工方法有:1就地现浇法2预制安装法
就地现浇法——通过直接在主梁下部搭设支架,作为工作平台,然后在其上面立模浇筑梁体结构
预制安装法——将桥跨结构划分成若干个独立的构件,放在桥位附近专门的预制场或者工 厂进行成批制作然后将这些构件适时的运到桥孔处安装就位 5、就地现浇施工过程
1支架(梁式支架,立柱式支架,梁柱支架)2,模板 3钢筋骨架
4浇注及振捣混凝土(包括: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浇筑混凝土,振捣密室) 养护及拆模
6、与同等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梁相比,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主要不同在于:截面尺寸小,高跨比减小,为了满足预应力钢筋的布置和承载要求,梁肋下部通常加宽做成马蹄形,在靠近支点处腹板也要加厚至与马蹄同宽
第四章
1、偏心压力法的基本假定: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中间横隔梁可看作一根刚度无穷大的刚性梁,横隔梁全长呈直线分布,忽略主梁抗扭刚度的影响,即不计入主梁对横隔梁的抵抗扭矩。(刚性横梁法)。
一、荷载横向分布计算原理: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所针对的荷载主要是活载,因此又叫做活载
横向分布计算。在桥梁设计中,横向按照最不利位置布载,就可求得桥梁所受的最大荷载P’max,定义P’max=m*P(P为轴重),则m就称为活载横向分布系数,它表示某根主梁所承担的最大荷载是各个轴重的倍数(通常小于1)。 二、目前常用的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有:(1)杠杆原理法。把横向结构(桥面板和横隔梁)视作在主梁上断开而简支在其上的简支梁。(2)刚性横梁法。把横隔梁视作刚性极大的梁,也称偏心受压法。当计及主梁抗扭刚度影响时,此法又称为修正刚性横梁法。(3)铰接板(梁)法。把相邻板(梁)之间视为铰接,只传递剪力。(4)刚接梁法。把相邻主梁之间视为刚性连接,即传递剪力和弯矩。(5)比拟正交异性板法。将主梁和横隔梁的刚度换算为两向刚度不同的比拟弹性平板来求解,并用适用的曲线图表进行.
3、桥梁挠度产生的原因
永久作用挠度和可变作用挠度
永久作用挠度(包括:结构自重,桥面铺装及附属设施的重力,预应力,混凝土徐变和收缩作用)是恒久存在的,其产生的挠度和持续时间有关,还可以分为短期挠度和长期挠度。 可变作用挠度是临时出项的,在最不利的荷载位置,挠度达到最大值,随着汽车的移动,挠度逐渐减小,一旦汽车驶离桥梁,挠度就会消失。 4、剪力滞后现象
实际上,由于箱梁腹板的存在,剪应力在顶、底板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由于顶,底板均会发生剪切变形,剪应力在向远离腹板方向的传递过程中,会引起弯曲时远离腹板的顶、底板之纵向位移滞后于近腹板处地纵向位移,其弯曲正应力沿梁宽方向不均匀分布,腹板处最大、远离腹板逐渐较小,这种现象称之为“剪力滞后现象”。
第五章
1、连续梁的立面布置包括:体系的安排,结构的分跨,梁高的选择以及相应下部结构和基础形式确定。
2、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与连续钢桥的截面选择依据:桥梁的跨度,宽度,梁高,支承体系,施工方法。
3、连续梁或连续钢构桥施工方法:立支架就地现浇,悬臂浇筑,顶推,用滑模逐跨现浇施工。
4、与简支体系相比较,悬臂与连续体系可以减小跨内弯矩的绝对值,降低主梁的高度,从而减少材料的用量和结构的自重,而结构自重的降低又进一步减小了恒载的内力
悬臂梁桥与多孔简支梁桥相比,另一重要特点:从桥的立面上看,在桥墩上只需设置一排沿墩中心布置的支座,从而可相应的减小桥墩尺寸。 5、施工方法
(1)预制装配——整体施工法:基本构思,将整根连续梁按起吊安装设备的能力先分段预制,然后用各种安装方法将预制构件安装至墩,台或者轻型的临时支架上,在现浇接头混凝土,最后通过张拉部分预应力筋,使梁体集整成连续体系。
(2)悬臂施工法——指梁部施工从桥中间墩处开始,按对称方式逐步接长,悬出梁段直至合龙的施工方法。
(3)移动模架施工法——基本构思:将机械化的支架和模板支承杂在长度稍大于两跨,前端作导梁用的承载梁上,然后在桥跨内进行现浇施工,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脱模,并将整孔模架沿导梁前移至下一浇筑桥孔,如此有节奏的逐步推进直至全桥施工完成。 (4)顶推施工法——沿桥纵轴方向的台后开辟预制场地,分节段浇筑或拼装混凝土梁身,并用纵向预应力筋练成整体,然后通过水平液压千斤顶施力,借助不锈钢板与四氟乙烯模压
板特制的滑动装置,将梁逐段想对岸顶进,就位后落梁,正式更换支座,完成桥梁施工。 6、预应力筋布置原则:
(1)应选择适当的预应力束筋形式和锚具形式。
(2)应考虑施工方便,尽可能少的切断预应力钢筋。
(3)符合结构受力的特点,既满足施工阶段受力要求,又满足成桥后使用阶段各种荷载组合下的受力要求,既要考虑结构在使用阶段的弹性受力状态的需要,也要考虑到结构在破坏阶段时的需要,并注意避免在超静定结构体系中引起过大的结构次内力。
(4)考虑材料经济指标的先进性,预应力束筋在结构横断面上布置要考虑剪力滞效应。 (5)避免使用多次反向曲率的连续束,以降低摩阻损失。 7、T形钢构桥的力学特点
(1)支点负弯矩、跨中正弯矩小,跨越能力大
(2)施工阶段和成桥运营阶段受力状态一致,适宜悬臂施工法
(3)墩柱-侧桥跨布载时,墩柱承受较大不平衡力矩,墩柱尺寸较大 8、变截面梁合理性
(1)对恒载引起的截面内力影响不大 (2)与桥下通航净空要求无妨害
(3)能适应抵抗支点处很大剪力的要求
(4)是连续体系梁桥比简支梁桥、悬臂梁跨越能力大的原因 (5)外形美观 二、变截面连续梁p173
当桥跨增大时,在荷载作用下,连续梁桥的中间支点截面处将承受较大的负弯矩。从绝对值来看,支点负弯矩远大于跨中正弯矩。这样,采用变截面梁(支点处梁高增大,跨中处梁高减少,其间按曲线或折线过渡),更能适应结构的内力分布规律,这种连续梁桥称为变截面连续梁桥。另一方面,大跨连续梁常采用悬臂法施工,而变截面梁的受力状态又与其施工时的内力状态基本吻合。因此,尽管变截面梁在构造和施工上要复杂一些,但其在外形和谐、节省材料并可增大桥下净空,常常是较大跨度梁桥的优选截面形式。
9、悬臂梁桥
主要类型:单悬臂梁桥、双悬臂梁桥、多孔悬臂梁桥、带挂孔的T形悬臂梁桥 受力特点:在恒载作用下,支点负弯矩的卸载作用使跨中弯矩大大减小 活载作用于挂梁时,由于支承跨径较小,而使得跨中正弯矩较小
活载作用于锚跨时,没有卸载作用
体系优点:静定结构,可用于地基较差的条件
体系缺点:构造复杂,行车条件不好,跨中牛腿、伸缩缝易于损坏 钢筋混凝土悬臂梁桥,容易在梁顶产生裂缝
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桥采用节段悬臂施工时,必须采用临时固定措施 10、连续体系梁桥
体系特点:由于支点负弯矩的卸载作用,跨中正弯矩大大减小,恒载、活载均有卸载作用,弯矩图面积的减小,跨越能力增大,超静定结构,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地基不均匀沉降影响显著,对地基要求高,结构刚度大,变形小,动力性能好,主梁变形挠曲线平缓,有利于高速行车,适于中等以上跨径桥梁。
第六章 1,弯梁桥的受力特点有三点:
1)在结果自重作用下,除支点截面外,弯梁桥外边缘的挠度一般大于内边缘,而且曲线半径越小这种差异越明显。
2)在自重和外荷载作用下,梁截面产生弯矩的同时,必然伴随产生“耦合扭矩”,即所称为“弯一扭”耦合作用。
3)对于两端均有抗扭支座的弯梁桥,其外弧侧的支座反力一般大于内弧侧,曲率半径较小时,内弧侧还可能出现负反力。 2,弯梁桥在平面内的变形特点:
1)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引起的水平位移。 2)由于预加力和混凝土徐变引起的水平位移。 3)弯梁桥的爬移。 3,弯梁桥总体布置和构造 1)弯梁桥的总体布置 2)弯梁桥的横截面形式 3)弯梁桥的构造及布置 4)弯梁桥的墩台形式 5)弯梁桥的支座布置
4,弯梁桥墩台形式设计时要考虑:
1)必须配合支座布置,合理设计抗扭约束的墩台;
2)弯梁桥内外侧梁的受力不均,在设计中应注意墩台在横桥向的受力不均;
3)桥面上存在离心力和横向力矩作用,对横向刚度小的独柱墩构造,应注意此项作用的影响。
5,预应力筋的布置原则:
1)预配索,参照连续直梁桥的方法,按照抵抗弯矩的要求计算所需预应力筋的数量和线形。
2)移动抗弯预应力筋,精良抵消外扭矩。
3)计算剩余扭矩和剩余剪力,配置局部预应力筋或普通钢筋。 4)全桥预应力效应校验。 6,公路与公路的立交分为:
1)分离式立交——指的是相交道路相互跨越,但相交道路上的车辆不能转换道路的交叉形式;
2)互通式立交——相交的道路在主交叉点以分离式立交跨越,而相交道路上的车辆可以通过一定的连接道路实现各方向的车辆转移;
3)半互通式立交——指立交中只有部分方向的车辆可以实现转移的立交形式。
7,立交工程中桥梁主要用于:1)跨越线路;2)跨越其他障碍物;3)代替过高的填方,做 成高架桥和高架匝道。 立交桥的特点:
1)基本上是在旱地修桥,一般很少有水下工程,下部结构工程施工相对简单。
2)匝道高架桥的长度一般较长,且必须服从匝道线形的要求,因而常常是大量的弯、坡、斜桥,还可能处于竖曲线上。
3)常常是多层的,因而减少每一层上部构造的建筑高度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4)立交桥往往是一个线路段的标志性建筑,要充分重视美观的要求,为此应力求造型美观,结构轻盈,城市立交桥还应特别注意桥下净空和透视度。
5)立交桥的结构组成与一般桥梁完全相同,也是包括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两大部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