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未成年人生命与安全教育系统工程的科学构建小课题开题报告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未成年人生命与安全教育系统工程的科学构建》子课题
生命教育理念下小学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开 题 报 告
(批准编号:QG38—750)
吉林XXXXXX中心校:XXX
2014年7月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未成年人生命与安全教育系统工程的科学构建》子课题
生命教育理念下小学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批准编号:QG38—750)
开 题 报 告
吉林省XXXXXX中心校:XXX
尊敬的来宾、同事、课题组的成员们:
我受课题组的委托作开题报告,呈请与会来宾、领导、课题组成员们审议。
一、我先介绍一下课题的研究背景、国内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 二十一世纪要求公民不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更要有与时代相适应的安全教育意识和健康的体魄。新课程的实施就是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虽然,多年来,我校也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实验当中,努力改变以往陈旧落后、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教学方式,努力改变以往重视智力,忽视学校生命的教育思想,采用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培养善于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珍视生命价值的合格公民。然而,我们却发现“教师越教越苦,学生越学越累”这一现状依然很难改变。学生不喜欢学习、甚至憎恶学习的现象在很多班级、很多学校都存在着。是什么
原因造成学生的厌学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核心就是我们对学生作为正在迅速成长的个体生命的忽视,一味的“以师为本”,师生的本末倒置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主动性,缺乏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认识。那么如何解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珍视生命纳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构之中”把生命教育的学习权利还给学生。把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学生自持自悟、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敢于质疑、学会学习的科学意识,实施生命教育,因为生命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最本质的东西,能全面依靠学生的本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当前国内学校对生命的教育研究并不多见,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学校的管理层面,并未纳入教师的学科教程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被管理状态,被动的服从地位。郭思乐教授的 “ 生本教育 ” ,历经十年的实验,取得比较成功的经验,这对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极大的帮助,对我们搞生命教育的科研课题很有借鉴意义。时下,全国很多省份的老师都纷纷积极的投入到生命教育的实验中。但是,现有的生命教育体系发展并不完备,及时许多学校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管理经验,但不可能直接转嫁到我校,因为各个实验区和我们本地在社会、观念、历史基础、社会需求等多方面条件存在诸多差异,生搬硬套显然不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针对此状况,我校课题组提出了《生命教育理念下小学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课题,并进行研究。若此课题得以立项并实施,我们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一理念,通过研究,创造一种条件,达到放开学生的手脚,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自由和自信地表达,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忽视安全,蔑视生命的问题,导致了许多恶性事故的发生,或是没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甚至造成了终生的伤与痛。 二、课题的研究价值:
(一)找出生命教育与我们本地实施的人教版新教材教学相融合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使生命教育与新课改有机整合;
(二)通过生命教育的实验研究,总结出有效的学习的方式方法,使学生提高生命意识,增强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三) 构建适合本地的、可借鉴、可操作、可推广的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我们通过实施生命教育,转变教师观念和教学行为,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生命教育激扬生命,使生命教育充满阳光与关爱,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安全知识的动机和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自主、主动、积极、快乐地学习,使学校成为绽放生命、励志求知的百花园,使教师成为与时俱进、激扬生命的教育人,把学生培养成为“珍爱生命、积极向上、自信大方、友好合作、知识丰富、思维活跃、成绩优秀”的时代新人。 四、课题的研究内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