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不义而富且贵导学案(学生)

不义而富且贵导学案(学生)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6:36:32

白银市一中 编号:106号 使用时间:2016-4-8高二语文 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不义而富且贵》 编制:高二语文学科组 班级: 小组: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导学案

高二语文选修

2.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宪问》) 【译文】 9.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 【译文】

10.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学习目标】1.熟悉《论语》相关语句中出现的文言现象。2.了解孔子眼中“义”的内涵。

【重点难点】1.对比理解“仁”和“义”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2.了解孔子关于“义”的言论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学习方法】在孔子那里,“义”是一个具体根本意义的道德原则,学习本课,既要透彻了解孔夫子思想的本质,又要联系实际,展开讨论,古为今用,让孔子的思想与新时代碰撞,产生指导我们前行的火光。

预习案教材助读—台前幕后,先睹为快 【知识链接】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崇德尚义的传统,人们把为了道义而不能推辞某种责任称为“ 义不容辞”,把基于正义而产生的愤怒称为“义愤”,把为了公众利益而从事的崇尚和大无畏的行动称为“ 义举”,把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维护正义的人称为“ 义士”,把正义的战争称为“ 义战 ”,把为正义而战的军队称为“ 义师”…… 【预习检测】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进行解释 ①富而可求也

②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2.解释下列加粗字

①饭疏食饮水 ②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③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④子路问成人

⑤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⑥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⑦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探究案学始于疑—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自主探究】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翻译原句 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并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1.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 【译文】

语文教研组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译文】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译文】

5.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宪问》) 【译文】

6.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译文】

7.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 【译文】

8.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 【译文】 第1页 共2页 政》) 【译文】

【合作探究】理解每一则含义并评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探究拓展】 学完本课后,你对于孔子的义利观,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与一般人(“小人”)的对比方面,简述孔子的“义” “利”观。

有梦就去追,没有梦想的人,灵魂是空虚的!

白银市一中 编号:106号 使用时间:2016-4-8高二语文 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不义而富且贵》 编制:高二语文学科组 班级: 小组: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训练案举一反三—有效训练,反馈矫正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词,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疏(shū)食 曲肱(ɡōnɡ) 枕(zhěn)之 B.所恶(wù) 恶(wù)乎 颠沛(pèi) C.臧(zānɡ)武仲 公绰(chuò) 卞(biàn)庄子 D.貌思恭(ɡònɡ) 无適(dí) 谄(chǎn)也 2.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富而(如果)可求 从(顺从,依从)吾所好 时(在适当的时候)然后言 B.不处(接受) 所恶(厌恶) 终(完)食 C.无適(专主) 无莫(不要) 义与之比(并列) D.尚(尊崇)勇 不能徙(迁移) 是(判断动词,和现代汉语的“是”同义)吾忧也 3.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厌其言 学而不厌 B.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暴秦之欲无厌 C.文之以礼乐 小人之过也必文 D.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下列成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危授命:面临危难挺身而出,付出性命。 B.任重道远:担当的东西重,而且路程遥远。 C.欲速则不达:想要快速地赶到目的地,反而到达不了目的地。 D.割鸡焉用牛刀:杀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的力量。 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和现代汉语意义差别最大的一项是( ) A.造次必于是 B.颠沛必于是 C.子路问成人 D.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6.下列句子中的“信”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C.低眉信手续续弹。 D.一人得道,仙及鸡犬,信夫! 7.下列句子中的“然”字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其然?岂其然乎? A.曰:“是鲁孔丘与?”对曰:“然”。B.夫子怃然曰。 C.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8.下列句子中的“恶”字读音和意义都相同的两项是( ) A.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B.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C.廉君宣恶言。 D.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论语?宪问》)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 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9.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语文教研组 A.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真实、不虚)

B.夫子时然后言 (按时)

C.岂其然乎 (正确) D.人不厌其言 (满足)

10.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和用法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君子之于天下也②于我如浮云③人不厌其取④乐亦在其中矣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11.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告者过也 B.曲肱而枕之

C.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 D.公明贾对曰 12.下列各项关于选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通过评价公叔文子,进一步阐释了“义然后取”的思 想。

B.凡事要守道,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因此,孔子反对追求 荣华富贵,只要能坚守道义,就是人生的最大快乐。 C.孔子对公叔文子的态度是肯定的。 D.孔子强调对富贵财利的追求必须合乎道义,这种思想仍具 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3.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你认为孔子在这里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高尚情怀?( ) (2)浮云可以使人联想起许多比喻义,有人说,浮云虚无缥缈,不可捉摸,孔子以此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也具有虚无、难以捉摸的特点。对此,你是怎样理解“浮云”这一比喻义的? 14.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课外选文) (1)孔子认为君子的“义利观”是怎样的?请加以概括( ) (2)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 君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 素养案夯实语文基础,提高人文修养 【美文欣赏】

第2页 共2页 忠与义的交织

“山东及时雨,孝义黑三郎”,“仗义疏财,忠肝义胆”,“梁山呼保义,郓城宋公明”,这一切的声音,都在共同呼喊着一个名字———宋江。一个父兄眼中“孝字为先”的孝子,一个朝廷眼中“水泊草寇”的顽劣之徒,一个由“忠”和“义”交织而成的历史碑文。

施耐庵笔下的宋江是《水浒》中矛盾的中心,在报效朝廷和建设梁山中,在尽孝道和上梁山中,他始终处于矛盾之中但最核心的是他在“忠君”与“仁义”间的选择。

宋江是“仁义”的,“及时雨”的称谓非他人能及,“救晁盖”、“济武松”、“杀阎婆”、“三打祝家庄”,这一幕幕至今仍然历历在目。“生死之交一碗酒”是他的人生信条,“急人之所急”是他的做事准则,这一切,都树立了他在一百零八将中的地位,位列天罡,执掌地煞,何等的荣耀;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何等的畅快;劫富济贫,攻城略地,何等的威风。

但这恰恰是施耐庵为宋江吹响挽歌前的空响,宋江毕竟还是一个郓城小吏,在他的骨子里,透着的是对大宋王朝忠贞报国的志向。“敢笑黄巢不丈夫”是宋江留在望江楼的诗,看似轻视朝廷,实为他因报国无门而空自叹息。不论是晁盖打曾头市后的私见宿太尉,还是水淹高太尉后的盛情款待,亦或是晁盖死后,替换“聚义厅”为“忠义堂”大匾,处处透着他对朝廷招安的渴望。然而他却忘了,在腐朽的赵宋王朝里,哪有他一个郓城小吏的生存空间。可悲呀,可叹!可怜梁山一百单八将盛极一时,最后却落得死散凋零。

纵然面对这些,宋江在忠与义之中放下了曾经紧握的刀枪,在忠与义中作出了最后的选择,对于宋朝的毒酒,他一饮而尽,想以死“表明忠义”,更令人惋叹的是,为防止李逵再反朝廷,也让他服毒酒随他而去。留下的只有“茫茫乾坤方圆几何,成大任,重大义,男儿本色……”的悲歌

宋江在施耐庵的笔下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在忠与义的交织中,迷失了自己,最终只能淹没在宋王朝的浪花之中,在“忠君”与“仁义”之中,他选择了忠君,选择了一条看似美丽却永无出头之日的道路。他走了,或许他依然会笑对朝廷,依然毫无怨恨,留给我们的只有无尽的感慨。

如果可以重来,我愿看到那个真正“笑黄巢”的宋江,那个水泊里“替天行道”的宋江。听,他又唱起了那首歌,在芦苇水道中飘得很远,很远:“生死至交一碗酒……”

(2004年福建高考作文) 【我的收获】处处留心皆学问

有梦就去追,没有梦想的人,灵魂是空虚的!

搜索更多关于: 不义而富且贵导学案(学生)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白银市一中 编号:106号 使用时间:2016-4-8高二语文 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不义而富且贵》 编制:高二语文学科组 班级: 小组: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导学案 高二语文选修 2.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宪问》) 【译文】 9.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