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大行管本科《管理哲学》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电大行管本科《管理哲学》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3:31:06

《管理哲学》期末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管理哲学属于新兴交叉学科,正在形成和发展中。

2.管理哲学是从世界观的高度,对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简况。 3.经验管理学是管理理论的萌芽时期,主要指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9世纪。 4.中国古代儒家的孔子、孟子主张以礼治国。 5.中国古代法家提出以法治国。

6.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

7.要称为管理主体,除了具有管理素质娥管理能力之外,还必须拥有相应的权威。 8.管理客体主要由人、财、物三种基本要素组成。 9.人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 10.重视人需要是管好人的关键。

11.对一个企业管理来说,决策可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三种类型。 12.管理活动的共同特点,都是由计划、组织、控制三个阶段组成的运动过程。 13.人不仅有自然属性,而且有社会属性,决定人的本质的是社会属性。 14.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物关系、物人关系、人际关系三个方面。 15.协调的主要哲学依据是矛盾的同一性。 16.管理更深层的目的在于追求真、善、美。

17.克--霍金森说:“倘若哲学家不会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必须成为哲学家 18.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正是对管理在企业运行中的地位的生动概括。

19.所谓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而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调节。 20.企业管理者中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简单地说,义就是道德原则、利就是物质利益 22.城市气温要比郊区高,这就是热岛效应

23.东方文化注重人文精神和跨度思维、而西方文化注重科学精神和顿悟思维,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 二、选择题

1.管理哲学的产生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理论基础:(A、B、C、D、E) 2.管理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B、C、D)

3.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包括如下几个方面(A、B、C、D、E) 4.在管理领域,影响较大的西方几种人性假设理论主要有(A、B、C、D) 5.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主要包括(A、B、C、D) 6.决策的基本特征如下(A、B、C、D) 7.决策的基本类型可分为(A、B、C、D、E) 8.组织中的矛盾关系包括(A、B、C、D、E) 9.协调的类型可分为(A、B、C) 10.广义的管理具有如下特点(A、B、C、D、E) 11.现代文明社会的三大支柱是指(A、B、C)

12.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原则(A、B、C、D) 13.对现代经济管理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至少有以下几点(A、B、C、E) 14.城市土地的特点有以下几点(A、B、C、D、E) 15.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包括有(A、B、C、D、E)

1 / 6

三、名词解释

1.管理哲学是研究管理领域中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学问。 2.管理主体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具有一定的管理素质,有一定权威,担负管理工作的人。

3.管理客体即管理对象,是指进入管理主体管理实践活动领域,接受管理主体协调和组织、指挥、使用的客观对象。主要由人、财、物三种基本要素组成。 4.定性思维方法是根据事物的性质来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

6.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能运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方法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决策过程,使决策符合实际。

7.决策民主化指决策要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决策的全过程中贯彻群众路线。 11.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内部进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可较长时间地保持稳定。 四、简答题

1.管理哲学和一般哲学的关系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一般哲学要概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虽然也存在于管理领域中,但没有反映管理活动的特点。管理哲学是从世界观的高度,对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概括,带有管理领域的特点。

(2)联系:管理哲学受一般哲学观点的指导和影响。管理哲学在建立自己的概念、范畴、基本理论时,要在一般哲学观点指导下进行,要吸收一般哲学的合理成分和有益的因素。

2.管理哲学与管理科学的关系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管理哲学研究的是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是关于管理的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属于哲学范畴。而管理学属于具体科学范畴,它研究的是管理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具体理论、具体问题,比如,管理决策、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控制等。

(2)联系:管理哲学与管理科学二者之间存在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管理科学要受管理哲学的指导和影响。管理哲学研究管理领域中更高层次、更一般的共性,它注重从管理的整体性上揭示各种管理活动中深层次的本质和规律,这些本质和规律适用于管理科学和各种管理活动。

3.管理哲学的特点 管理哲学具有两方面特点:

(1)与管理科学相比较,管理哲学属于哲学范畴,具有较高层次的概括性。 (2)与一般哲学相比较,它的概括层次低于一般哲学

简言之:就理论概括层次而言,管理哲学低于一般哲学,而高于管理科学。

4.管理哲学的作用

(1)管理哲学能够把一般哲学具体化,成为联系一般哲学和管理科学、管理实践的桥梁和纽带,有利于发挥一般哲学的指导作用。

(2)管理哲学能促进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有利于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

5.人为什么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

人之所以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看:

(1)从人的作用看:有了人的作用,物和财才可能成为社会生活的因素,成为管理客体。 (2)从管好人的意义上看:在管理过程中,只有管好了人,才能通过人实现对物力和财力的管理。 (3)从人的特性上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管理客体系统中,人的要素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管理主体

2 / 6

的管理,不像管理客体中的物和财那样只是机械地接受管理。

6.什么样的决策才称得上是科学决策? 科学的决策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决策所确定的目标是正确的;(2)决策所确定的措施方案也是正确的;(3)保证在实施方案、实现正确目标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少,时间最短;(4)能保证在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作用最小,并且对一旦产生的副作用有严密完善可行的处理措施

(为了便于记忆,可简化为以下四点:目标正确,措施得当,成本最低,副作用最小,并有完善可行的应付措施)

7.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决策者本人应具备哪些条件?

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决策者本人至少应具备以下五方面必备条件:

(1)决策者应充分认识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意义;要能抛弃旧观念,树立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新观念,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

(2)要具有民主作风,能密切联系群众,善于运用各种智囊团、信息库、咨询公司等条件,弥补决策者个人知识、经验、才智、精力等方面的不足。

(3)能注意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收集、掌握大量的国内外有关信息,能够不断总结和研究别人的和自己的经验教训,并应用于决策。

(4)要能深刻认识和掌握决策对象的客观规律,懂得相应的科学知识,使自己成为业务内行;会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决策活动。

(5)应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遵照决策科学的要求,按决策的程序进行决策。

8.计划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只有科学地制定计划,才能协调与平衡多方面的活动。

(2)计划可以帮助管理者建立管理目标,是管理者指挥的依据。计划是制定目标与达到目标的桥梁。 (3)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基础 表现在:A、计划包括建立目标和一些指标,这些目标和指标将成为管理控制的基础。B、控制的所有标准也都来源于计划。C、管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计划是预测这种变化并设法消除变化对组织造成不良影响的有效手段。

(4)计划工作还有助于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工作,减少盲目性所造成的浪费,促使各项工作均衡稳定的发展。

9.管理控制过程的辩证关系

管理控制过程表现了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1)控制过程的几个步骤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控制过程的几个步骤,各自功能不同(这是相互对立的方面);而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是相互统一的方面)。

(2)稳定与不稳定的关系。系统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发生显著变化时是稳定的,反之是不稳定的。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3)目标与手段的关系。目标离不开手段,手段服务于目标;目标制约手段,目标性质决定了手段的性质。

11.为什么说经济管理者应该具有哲学素养

经济管理者在管理中发挥着统筹性、权威性、创造性的能动作用。

(1)经济管理者的统筹性作用要求其对经济管理在空间上考虑全局,在时间上着眼长远,也就是要坚持系统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3 / 6

(2)经济管理者的权威性作用要求其对权威有辩证的认识,善于处理权威与服从的矛盾关系。

(3)经济管理者的创造性作用要求其善于创新,重视学习,并且善于启发创造。这离不开正确的哲学思维。

12.“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辩证关系

“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干预资源配置。“看不见的手”指的是经济生活由市场来调节,资源配置在市场中自发进行。二者是经济生活中进行资源配置的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方式。 市场调节,自由竞争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国家干预会使经济缺乏活力,牺牲部分效率,但有利于在短期内集中力量办大事。(二者各自的优缺点,就是二者的区别所在)

“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二者具有互补性,表现在自发性和自觉性的互补,事后调节和事前调节的互补等。(这是二者统一性的体现)

13.如何全面认识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主要包含以下四大原则: (1)生态持续原则: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不威胁后代生存需要的前提下追求发展,并在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持续是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内容。

(2)经济持续原则:要求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对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来实现经济持续。主张把传统的粗放的外延式再生产方式转变为集约的内涵式再生产方式,在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既肯定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又充分注意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3)社会持续:从关心人的温饱上升到注重人的生存质量的高度,鼓励人们追求平等、自由、健康和谐的生活;把物质财富的分配原则提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呼吁国际社会进行社会改革,以实现公平分配和广泛的社会平等。

(4)文化持续:倡导精神价值,鼓励人们摆脱和消除工业文明给人们的压抑、迷茫、痛苦的不良影响,强调文化进步和价值系统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文化持续原则反映了人们对发展问题认识的多角度化。

生态持续与经济持续可说是对传统发展观中突出的缺陷的弥补,而社会持续和文化持续则是对传统发展观的突破和创新。

可持续发展观意味着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要求,体现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必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并继续促进人类在发展观上的认识和创新。

14.如何正确把握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公平是衡量社会发展和社会关系状况的政治、法律和伦理道德尺度。可从条件公平、手段公平、结果公平等多个角度来定义。效率是指物质资料生产或资源配置等经济效率。

条件公平主要是指人们在政治地位、法律上和人格上的公平。它与效率无直接联系。

手段公平亦即机会均等,主要指竞争规则和社会参与规则对所有人具有同等效力,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机会、有可能利用社会资源发挥个人的潜能和创造。手段公平是促进合理竞争,提高经济效率的必要条件。 结果公平指的是人们在收入、经济水平和权威上维持完全的平等。它与效率之间存在尖锐矛盾。通过竞争以外的手段干预分配结果以实现所谓的“均贫富”,必然导致低效率,从而损害多数人的福利水平;而严重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必然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在经济管理中,我们固然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同时在不直接损害效率的情况下,组织有义务有责任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每个人的最基本权利,对在竞争中受到损害的公平予以适度的补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公平促效率,以效率带公平的良性循环。

[ 注意:对如何正确把握“××与××的辩证关系”这种类题目(如本题和下题)的回答,应包含两个方

4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管理哲学》期末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管理哲学属于新兴交叉学科,正在形成和发展中。 2.管理哲学是从世界观的高度,对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简况。 3.经验管理学是管理理论的萌芽时期,主要指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9世纪。 4.中国古代儒家的孔子、孟子主张以礼治国。 5.中国古代法家提出以法治国。 6.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 7.要称为管理主体,除了具有管理素质娥管理能力之外,还必须拥有相应的权威。 8.管理客体主要由人、财、物三种基本要素组成。 9.人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 10.重视人需要是管好人的关键。 11.对一个企业管理来说,决策可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三种类型。 12.管理活动的共同特点,都是由计划、组织、控制三个阶段组成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