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浅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及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及发展趋势
作者:周鹏 苟洪瑞 刘智勇 来源:《世界家苑》2017年第06期
摘 要:电控系统在维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和提高发动机的各项性能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推动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介绍电控技术的组成、对发动机性能的提升以及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对未来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给出了一些观点。 关键词:发动机电控系统;节能减排;电控技术 一、引言
传统车用发动机一般是利用化石燃料在缸内燃烧对外放出机械功的机器,由于燃料和发动机结构的特性,发动机动力性能、排放性能和经济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易受其他因素影响不利于提高发动机性能。为了提高发动机性能,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电子控制技术便被引入了汽车发动机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控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提升了发动机的性能,特别是排放性能和经济性。
二、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
发动机电控系统有三大核心部分组成,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电子控制单元。这三个部分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实现电控系统的功能。 (一)传感器
发动机控制传感器主要包括温度传感、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转速-曲轴位置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进气流量传感器、爆震传感器等,主要收集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参数,比如进气流量传感器,通过测量工作过程中的进气量,再根据测得的进气量以及发动机的工作状况,并对照存储器中存储的MAP图,计算出发动机需要的供油量。同时汽车发动机上的传感器还可以收集信息,并反映发动机故障的作用,其有利于发动机后期的维修工作。 (二)电子控制单元
电子控制单元相当于电控系统的大脑,其主要功能是将传感器收集的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并且根据算法计算相关参数并存储重要数据,以此来判断发动机的工作状况,同时分析汽车对发动机的需求,最后对照存储器中的控制数据,从事先存入控制单元内的对照数据中,选择合适的空燃比、点火提前角、进排气门开闭时刻、节气门开度等相关参数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传输到执行器,同时接受反馈信息,不断调节各输出信号的参数,从而实现对发动机工况的控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