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23份) 人教课标版15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河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 B.在发育初期,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C.在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呈“V”型
D.在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
解析:河谷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横剖面呈“V”型。成熟期的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答案:D 下图表示一条河流流经不同性质的岩层地区。读图,完成第2~3题。
2该地将会出现的地理景观是( ) A.槽型谷 C.河流瀑布
B.喀斯特溶洞 D.河口三角洲
3上图景观一般形成在河流的(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入海口处
解析:据图可看出,河流流经地区岩层软硬程度不一,较软岩层易被侵蚀而形成河流瀑布。该景观一般形成在河流上游河段。 答案:2.C 3.A
下图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5题。
4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的地貌是( )
A.河漫滩平原 C.沙洲
B.洪(冲)积扇 D.三角洲
5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 ) A.a处 C.c处
B.b处 D. d处
解析:第4题,河流流出山口形成洪(冲)积扇。第5题,河流弯曲处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故b处沙金沉积最多。 答案:4.B 5.B
6关于聚落分布与地形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平原最适宜聚落发展,凡是平原地区均是聚落密集区 B.山区聚落多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
C.高原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D.我国青藏高原的聚落多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河谷地带
解析:冲积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适宜聚落的发展。热带平原地区,潮湿闷热,居住条件不佳,不适宜聚落发展。 答案:A 7下图中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解析:由图示及比例尺不难看出,山间河流西侧a处有宽广平坦的沿河平原,又位于两河交汇处,为货物的集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城市区位选择的绝佳处。 答案:A 8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及沿BC剖面线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A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其顶部与底部的高差至少为 米。 (2)沿BC剖面线的地质剖面图中,①②两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 ; 。 (3)P、Q两支流,水流较缓的是 ,理由是 。
(4)在河流③和⑤两处中,河流横断面呈“V”型的是 处,其成因是 ; 河流横断面呈槽型的是 处,其成因是 。 答案:(1)陡崖 50
(2)①处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②处断层地带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沿断层线发育成河谷
(3)P 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河流落差小
(4)③ 流水向下侵蚀切割河床 ⑤ 流水沉积作用和侧蚀作用显著
能力提升
读下面“黄河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形成巨大冲积扇平原的地点是( ) A.a
B.b
C.c
D.d
2关于d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处黄河泥沙含量大,为“地上河” B. C. D.
d处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洋运输
d处因河网密布、地势平坦,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 d处无结冰期
解析:第1题,a处是黄河的上游,河水以下蚀作用为主,所以呈“V”型;c处河流流出山口,形成冲积扇平原。第2题,d处位于黄河下游,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为“地上河”,没有
便捷的内河航运,没有密布的河网。黄河下游冬季结冰。 答案:1.C 2.A
读下列四幅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C.丙—乙—甲—丁
B.乙—丙—丁—甲 D.丙—丁—甲—乙
4影响图中地理事物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内力作用
B.冰川作用
D.流水的搬运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
解析:图示反映了河流侵蚀地貌——河谷的发育过程。发育初期的河谷呈“V”型,随着河谷的发展,河谷逐渐展宽,成熟期的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型。 答案:3.D 4.C
读下面“局部地形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 ) A.峡谷 C.河漫滩平原
B.三角洲 D.沙丘
6图中所示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 ) A.半山腰 C.高原面上
B.河谷平原 D.高山顶部
解析:图示为青藏高原地区,是许多大河的发源地,高原边缘落差大,水流急,河流侵蚀作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