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1.体育 2.大众体育 3.竞技体育 4."六艺"(西周) 5."六经" 二 填空:(每空0.5)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年
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至今不足( )年 3.现代体育是由()()()所构成 4.全面发展的教育离不开() 5.()和()是体育的本己目标 6.学校体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7.以健身.娱乐等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被称为() 8.在中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9.我国西周时期有了以()()()()()()为主体的学校教育内容 10."六艺"中的()和()可以被看成是我国学校体育的萌芽 11.汉代董仲舒用以取代"六艺"的"六经"包括()()()()()() 12.()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把"体操科"改为() 13.<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
14.新中国实施全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最早年份是()
15.新中国成立至今,共进行了()次"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活动和()次大规模
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研究
16.邓小平所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是()()() 17.体育教学中的"三基"是指()()()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的历史不足 () A:50年 B:100年 C:150年 D:200年
3.以“三基”为基本内容的体育被称为 ()
A:大众体育 B:竞技体育 C:学校体育 D:终生体育 4.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
A:大众体育 B:竞技体育 C:学校体育 D:终生体育 5.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
A:礼乐 B书数 C:诗易 D:射御 6.“武举制”最草产生于中国的 () A:秦 B:汉 C:唐 D:宋 7.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8.“武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 () A:唐 B;宋 C:元 D:明 9.中国清朝可被称为“体育家”的是 () A:乾隆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颜元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10.“体育科”最早出现于 () A:1903 B:1913 C:1923 D:1933 11.《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 A:周恩来 B;毛泽东 C:恽代英 D:颜元 12.中央(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 () A:1950 B:1956 C:1957 D:1958 13.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 A:1955 B:1956 C:1957 D:1958 14.《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年份是 () A:1977 B:1978 C:1979 D:1980 1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发于 () A:1990 B:1991 C:1992 D:1995 1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场外性 B:竞技性 C:技术性 D:基础性 四.双项选择(每小题1分,答错扣0。5分)
1.学校体育的主要特性是 ()()
A:场所性 B:基础性 C:强制性 D:竞技性
2.大众体育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掌握“三基” B:提高成绩 C:健身 D:娱乐 3.西周“六艺中有关体育的内容有” () A:礼 B:射 C:乐 D:御
4.现代体育的构成要素有 () A:学校体育 B:大众体育 C:竞技运动 D:休闲体育 5.体育的本质性目标是 () A发展身体 B:提高成绩 C:休闲娱乐 D:增强体质 6.“三基”的内容包括 () A:基本素质 B:基本体能 C:基本技术 D:基本技能 7.“六艺”的内容包括 () A:射 B:易 C:诗 D:御 8.“六经”的内容包括 () A:礼 B;书 C:射 D:御
9.成立于1954年的体育学院有 () A:西安 B:天津 C:成都 D;广州 10.1979年教育部。国家体委和卫生部联合颁发了 ()() A:《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B:《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
C:《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D:《学校卫生工作暂行规定》
五.多项选择(每小题1分,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属于“六艺”的内容是 ()()()()()() A;礼 B:乐 C;射 D:书 E;数 F:易 G御 2.属于“六经”的内容是 ()()()()()() A;礼 B:乐 C;射 D:书 E;诗 F:易 G春秋 3.构成现代体育的因素有 ()()()()()()
A;娱乐 B:旅游 C;远足 D:大众体育 E;学校体育 F:竞技体育 G终身体育 4.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有 ()()()()()()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A:掌握“三基” B:提高成绩 C:发展身体 D:增强体质 E:保持心理健康 F: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5.在中国夏代表述“学校的”名称有 ()()()()()() A:学校 B:大学 C:校办工厂 D:序 E:学堂 F:痒 6.西方近代学校体育传入中国的主要途径有 ()()()()()
A:派出留学生 B:洋人在中国创办教会学校 C:聘请外国学者来华讲学 D:洋人用武力逼迫 E:翻译外文资料 7.“五四”期间发表有关学校体育的学术文章的有 ()()()()()() A:周恩来 B:邓小平 C:恽代英 D:贺龙 E:毛泽东 F:陈独秀 8.国民党时期对中国学校体育产生较大的影响的体育(教育)思想有 ()()()()() A:自然主义 B:终生体育 C:快乐体育 D:军国主义 E:选手体育 9.毛泽东在1957年为中国确立的教育方针中包括有 ()()()()() A:美育 B:德育 C:体育 D:劳动技术教育 E:智育 10.全国重点体育院校有 ()()()()()() A:广州 B:天津 C:北京 D:上海 E:西安 F:山东 G:成都 六.判断题(每小题1分)
1. 体育是借助于身体活动并通过身体而进行的教育------------------------------() 2. 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运动成绩---------------------------------------() 3. “体育”一词的产生距今已有300多年------------------------------------------() 4. 体育所选用的身体活动必须具有“合目的性”---------------------------------() 5. 1917年恽代英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 6. 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7. 本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已经注意到了学生的“健康”问题----------------() 8. 学校体育目标的多元化意味着学校教育工作要多元目标并重----------------() 9. 在中国“——”一词产生距今已有100多年了----------------------------------------() 七.简答题(每小题5分) 1.“六艺”和“六经”各指哪些内容? 2.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的途径有哪些? 3.新中国体育的发展大体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4.大众体育的主要目标及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5.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及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6.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7.现代体育的构成因素有哪些?
8.1923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对学校体育做了那些调整? 9. 毛泽东在1957确立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10.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区别是什么? 八.论述题(每题8——10分)
1. 构成现代体育的要素及其间的关系是什么?
2. 新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几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征是什么? 3. 试述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1. 体育:是一种以合目的性的身体活动为媒介,以发展身体和增强体质为本己目标,并以培
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的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2. 学校体育:是以适宜的身体活动和卫生措施为媒介,以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
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以全面发展青少年儿童身心为目标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学校教育活动
3. 大众体育:是以健身、健美、娱乐、医疗为目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4. 竞技体育:是一种借助竞技运动这种形式,而以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为目标的体育活动。 5. 西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古代“六经”:礼、乐、诗、书、春秋、易。 二.填空(每小题0。5-1分)
(1)1863(2)100(3~5)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顺序可变)(6)体育(7)(8)发展体育、增强体质(9)学校体育(10)大众体育(11)夏朝(12、13、14、15、16、17) 礼、乐、射、御、书、数(18)(19)射、御(20)(21)(22)(23)(24)(25)礼、乐、诗书、春秋、易(26)1932(27)“体育科”(28)毛泽东(二十八画生)(29)1956(30)两或2(31)3(32)(33)(34)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35)(36)(37)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
1、C 2、B 3、C 4、C 5、D 6、C 7、B 8、B 9、D 10、C 11、B 12、D 13、B 14、C 15、D
四、双项选择(每小题1分)
1、 BC 2、CD 3、BD 4、AB 5、AD 6、CD 7、AD 8、AB 9、AC 10、BD 五、多项选择(每小题1分,选错、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 ABCDEG 2、ABDEFG 3、DEF 4、ACD 5、CDF 6、ABC 7、CE 8、ADE 9、
BCF 10、CDEG
六、判断题(每小题1分)
1、X 2、X 3、X 4、X 5、/ 6、/ 7、/ 8、X 9、X 七、简答题(每小题5分)
1. 礼、乐、射、御、书、数;礼、乐、诗、书、春秋、易
2.留学生的派出;英美在中国创办的教会学校;外国学者来中国讲学。 3.“初建阶段”(1949-1957);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5); “文化灾难阶段”(1966-1976);“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7-)。
4. 主要目标:健身、健美、娱乐、医疗;突出特点:业余性和广泛性。
5. 主要目标:增强体质,掌握三基,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突出特点:基础性和强制性。 6. 目标多元化:价值观念的趋同化;课余体育训练逐步加强 7. 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 8. 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把兵式体操为主的教材改为竞赛项目分类特点的田径、球类、
体操和游戏等综合性教材
9. “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
动者。”
10.目的不同:竞技运动在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拿金牌;而竞技体育仍在于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归属不同:竞技运动属于身体文化,而竞技体育属于体育的一种。 八、论述题 1、(1)三大要素为: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大众体育(3分);关系:三者都属于体育;学校体育是基础;三者各有各的特点和侧重,但在实践中相互联系,互相影响;三者在各自的具体目标上可能有差异,但在总体目的上必须一致(5分) 2.(1)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建阶段”(1949-1957);第二阶段为“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