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电机、励磁机、同期装置--技术协议
1.15.2 按GB/T7064-1996规定,对于发电机振动测量为轴承座的振动;发电机带测振探头(包括探头、前置器,每轴承1套)及延伸电缆。
1.16 除满足以上技术条件外,发电机及其配套设备、噪音标准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小于90dB)。
1.17 发电机基础螺栓长度待基础厚度确定后由发电机厂家以传真方式提供透平主机厂、设计院;励磁柜外形尺寸按2200mm×800mm×600mm、颜色按 RAL7032设计制造。
1.18 发电机允许短时超速到3350r/min,运行2分钟而不影响机组的平衡及振动。
1.19发电机在严格监视温升的条件下,允许通过调整功率因数,在超10%额定功率运行。
1.20空气冷却器的设计,在一组冷却器停止使用时,能带75%额定负载运行,发电机不超过允许温升。在这种条件下,冷却空气的温度可高于40℃。
1.21 电机在额定功率运行时,其温升限制应符合GB755规定(按F级绝缘B级考核)。
1.22 定子绕组在冷态下,各相或分支直流电阻之差在排除由于引线长度不同而引起的误差后应不超过最小值的1.5%。
1.23 承受不平衡负荷能力:
稳态I2/IN :当发电机三相负载不对称时,每相电流均不超过额定电流IN ,且相序电流分量I2与IN 的比值I2/IN =0.08时能连续运行。
—7—
暂态(I2/IN)2 t:发生不对称故障时,故障运行最大(I2/IN)2 与时间t的乘积满足(I2/IN)2 t=15s。
1.24非正常电压运行:
当发电机运行在±10%额定电压范围内,功率因素0.8等额定工况时,能发出额定功率而不至于引起失步和损坏设备。
1.25发电机各部分结构强度,在设计时考虑能承受发电机出口端电压为105%的额定电压满载三相突然短路故障。突然短路后定子绕组无有害变形,并通过GB7064-2008规定值80%的耐压试验即为合格。
1.26发电机在额定电压和转速下,开路时测量的线电压上弦波形失真度不超过5%,高次谐波系数不超过1.5%。
1.27 发电机应能承受1.5倍的额定定子电流历时30s而无损伤。 2. 励磁系统
2.1 用途及适用范围
本自动励磁调节器适用于无刷发电机励磁调节系统,用于对发电机在空载和电网中各种正常或异常的运行工况下,对发电机进行有效的励磁控制,实现PID调节,同时设有恒电压、恒电流、恒功率因数和恒无功自动调节手段。
2.2技术要求及功能
2.2.1发电机采用微机型GEX-2000B励磁柜(北京科电亿恒),必须提供与TRT或其它控制系统计算机通讯的接口,控制电压的为DC220V .
2.2.2励磁系统强励倍数不低于1.8倍。
—8—
2.2.3励磁系统应保证发电机能在发电运行状态和电动运行状态间的相互平稳转换,电动运行状态能够运行3小时。励磁在四恒、自动和手动之间切换时实现无扰动。
2.2.4励磁系统应具有维持3倍以上额定电流的短路电流持续3秒的能力。
2.2.5在发电机突然解列后,励磁系统具有维持机组稳定运行在2700~3000r/min的适应能力。
2.2.6发电机主机采用逆变灭磁加磁场断路器灭磁方式,主励磁机采用非线性电阻过电压保护。
2.2.7自动励磁调节器应满足发电机各种工况的励磁调节(手动和自动)和强励磁的要求,强励时间不低于20s,具有恒电压、恒电流、恒功率因数和恒无功自动调节四个环节。
2.2.8为满足高炉煤气顶压发电的特点,励磁调节应保证发电机在起动至并网过程中能平稳升压,发电机并网后能进行恒无功功率或恒功率因数或恒机端电压或恒电流的自动调节。
2.2.9自动励磁调节器要适应发电机输出功率频繁波动的运行要求。要满足在运行中由发电机状态过渡到电动机状态运行的要求,同时也要满足在运行中由电动机状态恢复到发电机状态,其励磁调节装置应具有自动适应的能力。当发电机作电动运行时能发出无功,输出无功可以调节。
2.2.10自动励磁调节器采用双通道配置,通道之间互为备用,可实现无扰动切换,每个通道内含有手动和自动调节方式。功率回路为双
—9—
整流桥配置,互为备用,每个整流桥带交直流输出/输入开关。
2.2.11 自动励磁装置可接受DCS和控制柜(同期屏)硬接线控制命令,具体包括:
增磁/减磁 投入/退出 通道切换 运行方式选择
2.2.12 自动励磁装置建压方式能实现以下两种方式 零起升压 网压跟踪
2.2.13自动励磁调节器应有下列限制、保护功能: 低励限制 过励限制 PT断线保护 V/Hz限制 顶值限制 误强励保护 空载过电压保护 欠励保护
旋转二极管故障报警
2.2.14自动励磁调节器显示信号(干接点和Modbus通讯方式) 所有的限制保护动作信号
—1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