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医综合十大规律
和2003年试卷中也都有题目出现,如: 1)关于胃癌的淋巴转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冒癌浸润探度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关系 B.淋巴转移不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 C.无跳跃式淋巴结转移
D.恶性程度较高或较晚期的胃癌可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 E.区域淋巴结转移部位与原发肿瘤的部位无关 答案D
2)下列哪项检查用于周围神经扭伤的诊断 A.Thomas枉 B.Tinel征
C.Hoffmann征 D.Babinski征 E.Dugas征 答案:B
3)桡骨小头脱位伤及桡神经,可以出现下列哪些症状? A.不能背伸腕关节 B.拇指不能背伸
C.2指~5指不能背伸 D.虎口区感觉障碍 答案:BCD
4)临床工作中,评价外科病人营养状况的指标有 A 体重测量 B.淋巴细胞计数
C.氮平衡试验 D.血清白蛋白测定 答案:ABCD
5)关于移檀,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 植皮属于组织移植 B.输全盘属于细胞移植 C.骨髓移植属于细胞移植 D.肝移植属于界官移植 E.皮肌嚣移植属于器官移植 答案:E
6)下列疾病中可以进行切牌治疗的是 A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丙酮酸激酶缺乏致贫血 D.海详性贫血 答案;ABCD
规律之四:重要概念、重要理论是重要命题来源 对策:熟悉西医的主要概念及其举例
例一 内环境相对恒定(稳态)的重要意义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2002)破坏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下列哪一种调节将不能进行?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D.旁分泌调节 E.自分泌调节
(1999)下列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A.人在过度通气后呼吸暂停 B.动脉血压维持相对恒定 C.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D.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
E.平均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 (1998)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
(2003)属于负反馈调节的过程见于 A.排尿反射B.减压反射 C.分娩过程D.血液凝固 E.排便反射
(1999)下列哪些现象中存在正反馈? A.血液凝固过程
B.心室肌纤维动作电位O期去极化时的Na+内流
C.排卵期,成熟的卵泡大量雌激素对腺垂体分泌黄体生成素的影响
D.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血和尿中的促性腺素浓度升高 (1995)下列现象中,哪些存在着正反馈? A.肺牵张反射 B.排尿反射
C.神经纤维达到阈电位时Na+通道的开放 D.血液凝固过程
(1994)反馈信息是指 A.控制部分发出的信息 B.受控变量的改变情况 C.外界干扰的强度 D.调定点的改变 E.中枢的紧张性
例二 神经和骨骼肌的生物电现象
(2002)神经细胞膜在静息时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2002)神经细胞膜在受刺激兴奋时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A.Na+ B.K+ C.Ca2+ D.Cl- E.HCO3-
(2001)神经纤维安静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跨膜电位梯度和Na+的浓度梯度方向相同 B.跨膜电位梯度和C1-的浓度梯度方向相同 C.跨膜电位梯度和K+的浓度梯度方向相同 D.跨膜电位梯度阻碍K+外流 E.跨膜电位梯度阻碍Na+外流
(2000)下列哪一项在突触前末梢释放递质中的作用最关键? A.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 B.神经末梢去极化
C.神经末梢处的Na+内流 D.神经末梢处的K+外流 E.神经末梢处的Ca2+内流
(1998)从信息论的观点看,神经纤维所传导的信号是 A.递减信号 B.高耗能信号 C.模拟信号 D.数字式信号 E.易干扰信号
(1997)下列关于神经纤维膜上Na+通道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电压门控的
B.在去极化达阈电位时,可引起正反馈 C.有开放和关闭两种状态
D.有髓纤维,主要分布在朗飞氏结处 E.与动作电位的去极相有关 (1994)终板电位是
(1994)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
A.动作电位B.阈电位 C.局部电位D.静息电位 E.后电位
(1996)人工地增加细胞外液中Na+浓度时,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将 A.增大B.减小
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 E.先减小后增大
(1996)下列关于生物电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B.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在产生部位较其周围大 C.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均可以总和
D.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比动作电位大 E.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都是局部电位
(1995)下列关于心肌与骨骼肌的不同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只有心肌是由肌小节组成的
B.只有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可用滑行理论解释
C.从心肌的长度-张力曲线关系中,看不出有最适初长
D.骨骼肌的收缩是有等级性的,而心肌的收缩是\全或无\的 E.只有骨骼肌有粗、细两种肌丝 例三 静息电位和钾平衡电位
(2001)细胞外液的K+浓度明显降低时,将引起 A.Na+-K+泵向胞外转运Na+增多 B.膜电位负值减小 C.膜的K+电导增大
D.Na+内流的驱动力增加 E.K+平衡电位的负值减小
(2001)在神经纤维,Na+通道失活的时间在 A.动作电位的上升相 B.动作电位的下降相 C.动作电位超射时 D.绝对不应期 E.相对不应期
(1999)当达到K+平衡电位时 A.细胞膜两侧K+浓度梯度为零 B.细胞膜外K+浓度大于膜内 C.细胞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
D.细胞膜内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 E.细胞膜内侧K+的净外流为零
(1997)减少溶液中的Na+浓度,将使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 A.增大B.减少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E.先减小后增大 (2003)下列关于Na+-K+泵的描述,错误的是 A.仅分布于可兴奋细胞的细胞膜上 B.是一种镶嵌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C.具有分解ATP而获能的功能
D.能不断将Na+移出细胞膜外,而把K+移入细胞膜内 E.对细胞生物电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2003)局部电位的特点是
A.没有不应期B.有\全或无\现象 C.可以总和D.传导较慢(1999)
(1999)下列关于动作电位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剌激强度低于阈值时,出现低幅度的动作电位
B.剌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再增加剌激强度能使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动作电位的扩布方式是电紧张性的 D.动作电位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变小
E.在不同的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是不同的
(1999)神经纤维电压门的Na+通道与K+通道的共同点中,错误的是 A.都有开放状态B.都有关闭状态 C.都有激活状态D.都有失活状态 E.都有静息状态
规律之五:对目前的相关医学进展要有大概了解 对策: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最新成果,包括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药物要心中有数 比如2000年考出了 核酶和端粒酶
(2000)一种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酶是 A.核酶(ribozyme) B.端粒酶 C.二者都是 D.二者都不是
同时本年考察了临床对最新药物的使用情况
A.主要降低血甘油三酯,也降低血胆固醇的药物 B 主要降低血胆固醇,也降低血甘油三酯的药物 C.主要降低LDL-C的药物 D.仅降低血甘油三酯的药物 E 仅降低血总胆固醇的药物 1.*辛伐他汀 (答案:B) 2.*吉非罗齐 (答案:A)
第二部分
规律之六:常规数据每年必考 对策:对各种数据进行归类记忆已考计算题
45.当血液的血红蛋白含量正常时.如果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60%,则每100ml血的含氧量约为: 12ml 46.正常人作深呼吸运动使每分通气量增加两倍时 A.肺泡气氧分压增加两倍 B.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两倍 C.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10% D.肺泡通气量必定增加两倍 E.以上都不正确(答案E)
19.潮气量为500ml,呼吸频率为12次/分.则肺泡通气量约为B.4升
17.某人氧耗量为30ml/分,动脉氧含量为20ml/lOOml血,肺动脉氧含量为15ml/100ml血,心率为60次/分,试问他的每搏输出量是多少?10ml
13.潮气量增加(其他因素不变)时,下列项目中将增加的是 肺泡通气量 12.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之差为 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8.血管对血流的阻力 在血液粘滞度升高时增大
123.3-磷酸甘油醛在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作用下脱下的氢 进入呼吸链生成3分子ATP 进入呼吸链生成2分子ATP
124.谷氨酸在谷氨脱氢酶作用下脱下的氢 进入呼吸链生成3分子ATP
23.已知某酶Km值为0.05mo/l,欲使其所催化的反应速率达最大反应速率的80%时,底物浓度应是多少? 0.2mol/L
24.1mol丙酮酸被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可生成ATP的摩尔数是 15 32.下列哪种物质脱下的一对氢经呼吸链传递后P/O的比值约为3? β羟丁酸
28.lg软脂酸(分子量256)较lg葡萄糖(分子量180)彻底氧化所生成的ATP高多少倍? 2.5
25.1克分子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时,脱下的一对氢经过呼吸链氧化生成水,同时生成多少克分子ATP? 2 6.1分子乙酰辅醇A经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共可生成几分子ATP(高能磷酸键)?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