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耕作学练习题初稿

耕作学练习题初稿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1:30:42

耕作学复习资料 覃其昶 制

答:

3、作物布局为什么要以生态适应性为基础?(要点)

答:作物生态适应性,是指在一定地区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条件与自然生态条件相吻合的程度。吻合性好,作物就能生长良好,就能取得高产、优质、高效益的效果。

4、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包括哪些方面?

答:光照条件、温度、水分条件、土肥条件、地貌、 5、一个地区应该如何进行作物布局?

答:查清环境条件;明确对产品的要求;农作物生态适应性的确定;种植适宜区的划分;作物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的确定;作物组成的确定;综合区划或配置;可行性鉴定。

第三章 种植方式 一、填空题

1、单作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纯种、清种、净种或平作。

2、间作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见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3、间作时,不论间作的作物有几种,皆不增计复种面积。间作的作物播种期、收获期相同或不相同,但作物共处期长,至少有一种作物的共生期超过其全生育期的一半。

4、混作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混种。 5、套作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套种、串种。

6、套种与间作都有作物共处期,所不同处,前者作物共处期较短,每种作物的共处期都不超过其全生育期的一半。

7、立体种植在同一农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包括木本)从平面、时间上多层次地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

8、间混套作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有增产、增效、 稳产保收 和协调作物争地的矛盾。

9、间、套作复合群体的种间互补与竞争关系及其效益,具体地表现在:空间上的互补竞争、时间上的互补竞争、地下因素的互补竞争和生物间互补竞争四个方面。

10、耕作学上常用的符号表示的意义:→ 表示:隔年复种 — 表示:年内复种 ||表示: 间作 /表示: 套作 ×表示: 混作 。

11、间套作时,作物高矮搭配或存在空带,作物边行的生态条件不同于内行,由此而表现出来的特有产量效益称为边际效应。高位作物边行由于所处高位的优势,通风条件好,根系竞争能力强,吸收范围大;生育状况和产量优于内行,表现为边行优势或叫边行优势;同时,矮位作物边行由于受到高位作物的不利影响,则表现为边航劣势。

12、间作作物的行数,要根据计划产量和边际效应来确定,一般高位作物不可多于而矮位作物不可少于边际效应所影响行数的2 倍。

13、复种是指在向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14、耕地复种程度的高低,通常用复种指数来表示,即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15、利用土地提高生产力的途径有三,一是 ;二是 ;三是 。

16、热量条件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

17、在我国,≥10℃积温低于3600℃为一年一熟,3600-5000℃可以一年两熟,5000℃以上可以一年三熟。

18、我国麦田主要麦田套作两熟方式有:(1)麦玉两熟 、(2)小麦大豆两熟、(3)小麦棉花两熟 、(4)小麦甘薯两熟、(5)小麦与喜凉作物、菜瓜套作等。

二、选择题

1、下列属于套作的有:BD

A.玉米||马铃薯 B.小麦/玉米 C.大麦×豌豆 D.麦/玉米/甘薯 2、间套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体现在:ABCD A.增产 B.增效 C.稳产保收 D.缓解作物争地矛盾

5

耕作学复习资料 覃其昶 制

3、我国最早记载间套作的农书是:C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氾胜之书 D.王祯农书

4、一般来讲,可以实行复种的地区大于10℃的积温最少是:A A.3600 B.2400 C.1800 D.4900 5、复种的争时技术包括:ABC

A.育苗移栽 B.套作 C.地膜覆盖 D.立体种植 6、与复种有关的热量条件指标主要有:ABC A.积温 B.生长期 C.界限温度 D.生育进程 7、世界上复种指数最高的地区是:A A.亚洲 B.大洋洲 C.非洲 D.欧洲

8、我国复种指数最高的省份是:A/D? A.海南 B.浙江 C.河南 D.黑龙江

9、能够充分利用热量资源的种植方式有:ABCD A.套作 B.间作 C.复种 D.混作

10、在河南生态条件下,可以实现间作的有:BC

A.小麦和玉米 B.小麦和花生 C.玉米和花生 D.油菜和花生 三、名词解释

1、单作: 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纯种、清种、净种或平作。

2、间作: 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3、混作: 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基因型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混种。 4、套作: 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可称为套种。

5、边际效应: 间套作时,作物高矮搭配或存在空带,作物边行的生态条件不同于内行,由此表现出来的作物特有的产量效益称边际效应。

6、复种: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7、种植指数:是指某一生产单位全年作物总收获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8、复种指数:即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9、熟制:是指同一块耕地上一年内收获作物的季数。

10、多熟种植:也叫多作种植,指在一年内,于同一田地上前后或同时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称为多熟种植。

11、立体种植:在同一农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包括木本)从平面、时间上多层次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

12、休闲:是指耕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

13、撂荒:是指荒地开垦种植几年后,较长时期弃而不种,待地力恢复时再行垦殖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四、简答题

1、简述我国农业资源的特点。

答:1)光热等自然资源比较丰富;2)人口众多,耕地短缺;3)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2、间、套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1)有利于增产和调节茬口;2)有利于缓和作物争地的矛盾,实现多作物增产增收;3) 稳产保收。 3、间、套作的增产效益原理。

答:间、套作复合群体所组成的一种方式,它比单作具有更复杂的特点,群体内除了种内关系以外,又增加了种间关系;群体结构除了水平结构以外,又增加了垂直结构,群体内的生态条件也因此发生了变化。间套作复合群体中存在以下互补竞争:空间上的、时间上的、地下因素的、生物间的及减少竞争原理。

4、复种的效益原理。

答:1)提高了作物对光能的利用;2)提高对热量资源的利用率;3)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4)提高对土壤资源利用率;5)复种能够发展多种经营;6)复种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6

耕作学复习资料 覃其昶 制

5、复种对农业增产的作用。

答:增加作物播种面积,提高作物产量 发展多元作物,实现全面增产 抗御自然灾害.实现稳产高产 增强系统韧性,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6、复种的实施条件。

答:热量条件、水分条件、肥力条件、劳力畜力机械条件。 7、简述提高作物年单产的可能途径。 答:间作、混作、套作、复种。

8、如何争取复种季节超额利用技术? 答:

9、生物间的互补和竞争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空间上的互补竞争,时间上的互补竞争,地下因素的互补竞争,生物间的互补竞争,减少竞争原理。

五、论述题

1、简述多熟种植和间混套作的联系与区别?

答:都是在一块田地种植不同的作物,主要区别在于不同作物的共植期长短与有无。间混套作都具有共植期,而多熟制则没有。

2、影响复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举例加以说明。(要点) 答:热量条件、水分条件、肥力条件。劳力畜力机械条件。

3、间混套作在种植形式、土地利用率、增产增收作用等方面有哪些异同?(要点) 答:

4、复种的技术要求有哪些?

答:作物组合技术、品种搭配技术、避开不可抗拒的气候灾害、争时技术、田间管理技术。 5、间、套作的技术要求?

答:作物与品种搭配、复合群体田间结构配置、生长发育调控技术、田间管理技术。 6、提高复种指数有哪些主要技术措施? 答:根据上体内容展开回答。

7、请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述间、套、复种的利弊和适用条件。 第四章 农牧结合 一、填空题

1、农牧结合,指的是农区种植业与牧渔业相互适应与协调、牧渔业的规模与种类与种植业提供的饲料相适应,而种植业生产又适应于牧渔业的需要。

2、研究衣牧结合种植制度的意义在于:(1)促使更多植物产品更有效地转化为动物产品;(2)增加种植产业的附加值;(3)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和土地;(4)实现多级质能循环转化。。

3、饲料是决定牧渔业生产的关键。又是农牧结合的纽带。

4、在农区,绝大部分饲料是由种植业所提供的,所以,饲料的种类、数量决定了农牧结合种植制度的内容。

二、选择题

1、种养结合的意义在于:ABCD

A.使植物产品有效转化为动物性产品 B.增加种植业产品的附加值 C.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和土地 D.实现多级质能循环转化

2、下列不属于农牧结合种植模式的是:C

A.玉米‖黄豆 B.高粱‖豆类 C.小麦/棉花 D.甘蔗‖豆类 3、庭院立体种养业的特点:ABCD

A.多样性 B.高效性 C.经营的灵活性 D.生态的特殊性

7

耕作学复习资料 覃其昶 制

4、属于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模式的是:ABCD

A.饼粕利用 B.稻鱼种养结合 C.稻草鹅种养结合 D.粮畜结合 5、属于田间立体种养模式的是:BC

A.饼粕利用 B.稻鱼种养结合 C.稻草鹅种养结合 D.粮畜结合 三、简答题

1、庭院立体种植的特点和类型有哪些?

答:特点:1)立体结构多样性;2)产品的高效性;3)经营的灵活性;4)生态的特殊性;5)美化环境。

类型:吊网黄瓜立体种植模式;越冬芹菜、平菇、早春黄瓜、平菇、夏豆角、毛木耳种植模式;架床栽蒜地面栽芹菜种植模式;竹荪平菇苦瓜立体种植模式等。

2、何谓种养结合?为什么在种植制度上要强调种养结合?

答:种养结合有两层意义:一是种植业与畜牧养殖业相配套,即农牧结合,二者互为促进;二是农田种养结合,即田间种植作物的同时,又养殖鱼、蟹、蛙和种蘑菇等,多物种共生,形成复合群体。

种养结合有着重要的意义:1)促使植物产品有效的转化为动物产品;2)增加种植业产品的附加值;3)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和土地;4)实现多级质能循环转化。

四、论述题 (我靠 这什么题目啊 自己想答案吧…) 1、举例说明你所在地区种养结合的模式。

2、举例说明你所在地区旱地高效种植模式及技术。

3、举例说明你所在地区小麦、玉米、蔬菜立体种植模式及技术。 4、举例说明你所在地区西瓜、棉、复种大豆立体种植模式及技术。 5、举例说明你所在地区稻蟹萍立体种养技术。 6、举例说明你所在地区稻鱼立体种养技术。

7、举例说明你所在地区庭院产值3000元、效益2000元的种养形式和技术。 8、庭院立体种植的特点和类型有哪些?(重复了)

9、简单概括论述设计庭院高效种养的内部原理,说明多物种结构、多级质能循环的优势。 第五章 轮作与连作 一、填空题

1、一年一熟条件下的大豆→小麦→玉米三年轮作,这是在年间进行的单一作物的轮作。南方的绿肥一水稻一水稻→油菜一水稻一水稻→小麦一水稻一水稻轮作,这种轮作由不同的复种方式组成,也称为复种轮作。

2、与轮作相反,是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的种植方式,称为连作,而在同一田地上采用同一种复种方式称为复种连作。

3、生产上把轮作中的前作物(前茬)和后作物(后茬)的轮换,通称为换茬或倒茶,连作也叫重茬。 4、轮作换茬的基本作用有(1)调养地力(2)减轻病虫危害(3)防除田间杂草。

5、在低投入的少肥或无肥的传统农业阶段,轮作的主要作用集中体现在培肥地力,我国的农谚“倒茬如上粪”、“要想庄稼好,三年两头倒”就是对这一历史阶段轮作作用的生动描述。

6、在现代农业中,化肥、农药、除草剂的施用量大大增加,使轮作养地的基础作用受到削弱,但轮作培肥地力的作用却相应得到加强。

7、根据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不同,将作物分为忌连作作物、不连作作物、耐短期连作作物和耐连作作物4类。

8、忌连作作物有茄科的 、 、 ,胡芦科的 、 、 等为典型代表。

9、合理的轮作可以增产,不适当的连作不仅产量锐减,而且品质恶化。导致这些连作受害的根本原因有:(1)化学原因(2)物理原因(3)生物原因。

10、 是作物轮作换茬的基本依据。

11、茬口是作物在轮连作中给予后作物以种种影响的前茬作物及其茬地的泛称。

8

搜索更多关于: 耕作学练习题初稿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耕作学复习资料 覃其昶 制 答: 3、作物布局为什么要以生态适应性为基础?(要点) 答:作物生态适应性,是指在一定地区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条件与自然生态条件相吻合的程度。吻合性好,作物就能生长良好,就能取得高产、优质、高效益的效果。 4、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包括哪些方面? 答:光照条件、温度、水分条件、土肥条件、地貌、 5、一个地区应该如何进行作物布局? 答:查清环境条件;明确对产品的要求;农作物生态适应性的确定;种植适宜区的划分;作物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的确定;作物组成的确定;综合区划或配置;可行性鉴定。 第三章 种植方式 一、填空题 1、单作在同一块田地上种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