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层内审检查表(领导层)
内 审 检 查 表
编号: 受审部门 标准条款号 4.1 领导层 审核员 审核日期 审 核 要 点 1.组织是否确定与其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是否对这些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组织是否确定了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相关方?是否对这些相关方制定相关要求并进行了监视和评审? .组织是否确定了管理体系的范围?是否对这些信息形成了相关文件 1.组织是否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管理体系? 2. 组织管理体系过程是否被确定和管理?过程间顺序及关系是 否被确定和管理? 3. 组织管理体系关键过程所需资源和信息是否充分,足以支持过程有效运行和监控? 4. 组织管理体系及过程测量和监控点是否确定并有效?对测量和监控结果是否有分析、改进活动? 5. 组织是否存在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外包过程?如有,在组织管理体系中是否明确并实施了控制? (QMS、 EMS) 4.2 (QMS、 EMS) 4.3 (QMS、 EMS) 4.4.1 (QMS、 EMS) 4.4.2 是非判断 (Y/ N) 最高管理者应确定与本公司质量、环境、安全目标Y 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 种内部因素(公司的价值观、文化、知识、绩效等 相关因素)和外部因素(国际、国家、地区和当地 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文化和社会因素等)。 这些因素可以包括需要考虑的正面和负面因素或条件。 本公司定期对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 监视和评审,以确保其充分和适宜。 公司确定: a)与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这些相关方的要求; Y 公司应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 和评审,以便于理解和持续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 望。 组织应考虑以下相关方: --顾客; --最终用户或受益人; --法人,股东; --银行; --外部供应商; --雇员及其他为组织工作者; --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关; --地方社区团体; --非政府组织;。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可以帮助本公司更好 的建立清晰的方针和目标,做到目的明确。满足相 关方的要求并争取做到更高的期望值 组织应明确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 在确定管理体系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Y 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见4.1; b)相关方的要求, 见4.2; C) 组织的产品和服务。 根据本组织产品和服务特点,标准的所有条款均适 用于本组织并决定全部予以实施。 本公司管理体 系的范围为: 市政共用工程施工、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施工 本公司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 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包括所需过程及其相互作 用。 Y 通过实施以下活动,确定管理体系所需的领导、策划、支持、运行、绩效评价和改进等过程及其在整 客 观 记 录 个组织内的应用: a) 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 b)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 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的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运行和有效控制; d) 确定并确保获得这些过程所需的人员、基础设施、运行环境、知识和监测等资源; (QMS、 EMS)
内 审 检 查 表
编号: 受审部门 标准条款号 领导层 审核员 审核日期 是非判断 (Y/ N) 4.1 1) 总经理介绍体系建立、实施过程? 公司2016年11月整合了环境、职业健康安Y (OHS) 2) 本公司外包过程有哪些?如何控全管理体系,发布了公司的一体化管理体系 制? 文件,开始运行。 本公司暂无外包过程。 Y 7.5/3.3 (QMS 、EMS) 问:管理者代表 包括方针、目标、手册、程序文件、支持性Y 4.4.4 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哪些?是否满足标文件、记录等。 (OHS) 准要求? 包括了标准明确的程序要求。 Y 7.5/3.3 问:管理者代表 查看编制的管理手册,管理体系覆盖了8.3Y (QMS、 EMS) 是否编制了管理手册?主要内容包条款外的所有标准条款,公司工程施工服务 4.4.4 括哪些?有无删减? 均按照建设单位图纸要求进行,不涉及8.3 (OHS) 条款,进行了合理删减。 Y 5.1.1/4.3 1)问总经理:在建立、实施并保持向员工传达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Y (QMS) 体系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和顾客要求的重要性;制定公司的方针、目 2)如何向本公司员工传达满足顾客标;组织管理评审;提供充足的资源等。 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通过会议、文件、培训等方式传达。 查看法律法规培训,提供试卷(行政人事部Y 保存) 5.1.2/7.1/13.2 问总经理:在哪些方面体现以业主为在合同签订前组织识别顾客要求进行评审; (QMS) 关注焦点? 定期做好业主满意度测量,解决业主提出的Y 问题。 5.2/3.2 1)问总经理:我公司的管理方针是描述了公司的管理方针,遵规守法,过程控 (QMS 、EMS) 什么?内涵? Y 制;防污治污,保护环境;预控风险,健康4.2 安全;顾客满意,持续改进。 (OHS) 2)该方针通过哪些方式向员工宣传、 通过培训、现场宣传等方式传达。 贯彻? Y 3)是否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查传达记录,行政人事部有试卷。 计划在管理评审时评审方针,未发生变更。 审?有无发生变更? Y 主要通过现场标语和签订环保协议等方式4)该方针如何向相关方传达? 来传达。 Y 审 核 要 点 客 观 记 录
内 审 检 查 表
编号: 受审部门 标准条款号 6.2/3.1/3.3 (QMS、EMS) 4.3.3 (OHS) 6.3 (QMS) 4.3.3 (EMS、OHS) 5.3/4.1/4.2/4.3 (QMS 、EMS) 4.4.1 (OHS) 10.1 (QMS、EMS) 领导层 审核员 审核日期 审 核 要 点 1)问管理者代表:我公司的目标是什么? 2)该目标是否进行了分解? 3)目标是否能够完成,有无统计? 问总经理: 1) 是否对管理体系进行策划? 2) 是否对管理体系变更进行策划,是否保证其完整性。 1)问总经理:我公司环境目标、指标是什么? 2)问:我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是什么? 3)有无制订管理方案来完成这些目标和指标?目标和指标能否完成?有无统计? 1)请总经理介绍公司的组织机构? 2)请总经理介绍领导层的分工? 3)问总经理:各部门的职能和各岗位人员的职责、权限是否予以规定? 4)各人员职责和权限是如何落实的? 1)问管理者代表:在体系中主要做哪些工作? 2)是否向总经理汇报体系的业绩和改进的需要? 是非判断 (Y/ N) 在管理手册中进行了明确规定,能够描述,没Y 有发生变化,对目标进行了分解。 计划管理评审时统计完成情况。 Y 查看业主满意度统计,能够实现。 Y 在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 对体系进行过策划,策划了公司组织机构、职Y 能分配、需要编制的文件等内容。 没有发生变更。 编制了《公司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Y 从噪声、废弃物等方面制定。 编制了《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 案》。2016年11月20日实施。 计划在管理评审时对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进行Y 统计。 公司手册后面确定了公司的组织机构图。 Y 手册中明确了部门的职能,编制了《岗位标 准》,确定了各岗位职责、权限。 Y 通过检查、内审等方式来落实职责、权限情况。 建立、实施、保持公司的体系;向最高管理者Y 汇报公司体系业绩和改进的需要;确保提高员 工满足业主要求的意识不断提高;与外部联络 工作。 通过日常汇报和内审、管理评审时汇报等方Y 式。 客 观 记 录
内 审 检 查 表
编号: 受审部门 标准条款号 7.4 (EMS) 4.4.3 (OHS) 9.3 (QMS 、EMS) 4.6 (OHS) 7.1.1 (QMS、EMS) 4.4.1 (OHS) 9.1.1/3.4 (QMS、EMS) 4.5.1 (OHS) 领导层 审核员 李慧 审核日期 审 核 要 点 1)问总经理:我公司内部有哪些沟通方式? 2)问经理:与外部有哪些沟通方式? 1)问总经理:有无组织管理评审,何时进行,管理评审是否进行策划, 2)评审的目的是什么(评审内容)? 3)评审前是否组织好输入?包括哪些? 4)评审中是否做好会议记录? 5)评审结束后是否进行总结,编制了评审报告并下发? 6)评审中有无提出问题,是否制定了改进措施?实施效果如何? 请总经理介绍我公司资源配备情况?(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资金等) 1)问总经理:通过哪些方式监视、测量和改进我公司的管理体系? 2)问总经理:在体系运行过程中确定了哪些统计技术方法? 是非判断 (Y/ N) 会议、文件、培训、检查等方式。 Y 与业主通过回访,与供方通过签订环保协议等 方式来沟通。 今年计划3月进行。 Y 目的是评审公司的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 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能描述评审输入应包括的内容。 评审输入包括:内、外部审核结果;业主反馈, 包括业主满意的测量结果和与业主沟通结果;Y 相关方的意见、投诉及处理结果;服务质量的 符合性和重大产品质量事故、环境和安全事故 的处理情况;环境绩效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纠正措施和 预防措施的实施状况;以往管理评审后采取的 跟踪措施和有效性;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变化 和改进的建议;方针、目标的适宜性和贯彻、 实施结果。 由于本次为三体系第一次内审,因此三体系管Y 理评审尚未发生。 目前人、财、物都能满足当前的发展要求。 Y 公司有独立办公场所。 对业主进行满意度测量,做好物业管理服务过Y 程的检查,做好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验收、 做好对不合格的评审、处置;做好纠正措施和Y 预防措施的实施。 调查表、排列图、因果图等。例如进行业主满 意度调查,统计分析采用加权平均法。 客 观 记 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