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哈尔滨银行
突出的业务特色
自2004年起,大力实施中小战略,把资产业务重点转移到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上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小额信贷
哈尔滨银行的小额贷款划分为四大板块,即小企业类贷款、农户类贷款、微小企业类贷款和个人消费类贷款。截至2009年末,小额贷款余额189.33亿元,占信贷资产总额的60%,贷款日均余额152.61亿元,占信贷总资产日均额的55%,收益占信贷资产总收益的60%,总体不良率控制在1%以内。几年来,累计投放小企业贷款961户29亿元,农户贷款69.6万户189.3亿元,微小企业贷款1.6万户27亿元,个人消费类贷款10万户53.27亿元。小额信贷从业人员达到693人,占银行信贷队伍人数的70%。目前,已经建立了覆盖城市和农村市场,产品系列化,服务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形象品牌化,技术国际化的小额信贷体系,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向黑龙江省、东北地区和全国延伸的小额信贷发展格局。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哈尔滨银行小额信贷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10位,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小额信贷发展之路。
在开展小额信贷过程中,加强与法国沛丰、美国行动国际、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等国际先进小额信贷组织交流与合作,推动小额信贷业务迈上了国际化发展平台,极大提升了我国小额信贷水平。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3次播发了哈尔滨银行开办小额信贷业务的经验,《新华内参》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小额信贷工作情况,先后受邀参加“纽约微型国际投资论坛”、“日内瓦国际小额信贷论坛”和中央电视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国际论坛”,并做主旨演讲。被国内媒体喻为“中国的尤努斯”。
2006—2007年,哈尔滨银行连续被评为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工作先进单位。自06年以来,银行有多名客户和信贷员在国际小额信贷评选活动中获奖,如2008年中国银行业协会(花旗集团)微型创业奖、沛丰全球优秀微型企业家奖,“智赢”系列小额信贷产品荣获首届中国地方金融十佳特色产品奖。
不断的业务创新
哈尔滨银行积极开拓市场,深化市场营销,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努力打造专业化、职业化和市场化银行,在诸多业务领域不断创新,处于同业领先水平。创立哈
邦德债券交易室,在全国债券市场独树一帜,交易量在全国5000多家金融机构中排名第12位,在城市商业银行中排名第2位,是东北三省拥有人总行公开一级交易商,shibor报价商,财政部、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农发行债券承销、结算代理等资格最全的银行。 成立了黑龙江省第一家票据贴现市场,票据贴现量在哈尔滨市金融机构中排名第一位。
国内首家开通卢布存款业务
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办国际业务,是东北三省第一家获得外汇经营权的城市商业银行。2009年7月,成立个人外汇业务中心,成为国内首家开通卢布存款业务的银行,2008—2009年卢布兑换量在全国排名第一位。
积极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打造“丁香花理财”品牌,深受广大客户好评,在国内权威报刊《金融时报》2008年发布的“国内外银行理财产品竞争力”综合排名中,名列第25位,在城市商业银行中排名第5位。在由中国《银行家》主办的“2008年中国金融营销奖”评选中,“丁香花
丁香花理财
理财”产品荣获2008年度中国金融营销奖“金融产品十佳奖”。
积极争取市政府大项目,成功取得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业务、金保工程、金税工程、市政一卡通等项目,各项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精干的员工队伍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提出“让有贡献的老同志无后顾之忧,让有作为的年轻人有奔头”,实施人才建设“四个一批”工程,引进国际专家开展员工培训,极大提升了员工队伍素质,为哈尔滨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证。坚持以“四个一批和两个人才库”建设为主线,抓好“四个计划”的实施,即“地平线计划”、“接班人计划”、“学院培养计划”,以及为适应未来发
展需要的“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在全国城商行中位居前列,特别是通过与国内外小额信贷组织的合作,培养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小额信贷团队。 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一只近400人的小额信贷队伍,培养了5名研发型专家,20名管理专家,19名培训师,5名双语国际交流人才,搭建了小额信贷管理团队的框架,形成了农贷、微贷小额信贷专家团队。计划在未来3年内,建设一支800人左右的小额信贷队伍,其中农贷队伍达到500人以上,微贷骨干200人以上,小企业信贷人员50人以上,培养100名具有国际水平的小额信贷专家,把哈尔滨银行打造成为国内小额信贷人才的摇篮。
先进的企业文化
哈尔滨银行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规范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企业理念系统、企业行为规范系统,建立了以“普惠金融、和谐共富”为理念的企业文化体系,形成了具有我行特色的风险文化、用人文化、授信文化、营销文化、小额信贷文化、网点建设文化,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品牌传播体系。
良好的企业形象
作为一家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本土银行、家乡银行、市民银行,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我行始终不忘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把支持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用金融的雨露,滋润每一片渴望资金的土地。2006年,出资200万元赞助了第29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出资100多万元,成立哈尔滨钱币博物馆,丰富了银行金融文化内涵;出资60万元,承办首届“发现哈尔滨”全国摄影大展;出资20多万元,成立黑龙江省抗联希望小学,弘扬了抗联革命精神;出资30万元成立弘毅助学基金,支持革命老区教育事业。 出资600多万元,支持哈尔滨市城市一卡通工程,为建设数字哈尔滨做出了积极贡献;2008年5月,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59万元,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一片深情。
哈尔滨银行先后被评为哈尔滨市第二十九届、三十届、三十一届劳模大会先进单位称号,第三十二届劳模大会模范单位称号,有三人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6年,被评为全国30家最具竞争力的金融机构。
优质的文明服务
2005年,引进国内知名的服务咨询机构,对服务状况进行评估,搭建了服务管理架构,建立了服务总监、督察中心、督察代表和客户投诉代表四级服务质量管理监督体系;成立优质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专职从事服务管理工作;建立服务规范,编制服务案例1500个;出台了营业网点文明规范服务管理办法,统一了服务礼仪、文明用语;开展文明示范单位、十
佳服务明星评选活动,在所辖130个营业网点评选出了38家示范单位;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了员工的服务技能。
丁香卡
优化网点布局,改造网点环境,投资8000多万元对网点进行标准化装修改造,改变了城信社时期的落后面貌,有两个营业网点被评为“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
哈尔滨银行将秉承“普惠金融,和谐共富”的理念,坚持“立足龙江,支持中小,服务东北,面向全国”的发展定位,传承哈尔滨国际金融之都的历史文脉,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小额信贷银行”,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2]
在旧中国,哈尔滨是金融业比较发达的一个城市,它既是北满的金融中心,又是北满同国内外进行经济联系的一条纽带。在哈尔滨历史上,原有两个哈尔滨银行: 一、日资哈尔滨银行
全称为株式会社哈尔滨银行,设立于1921年11月(民国十年、日本大正十年),名义资本为二百万元,实缴资本为五十万元,以后与日资的满洲银行合并。 二、哈尔滨银行
由哈尔滨的私营银行号德泰银行和大成银行合并而成的股份公司,成立于1944年11月1日(伪满洲国康德十一年),资本金为二千二百万元(伪满币),实收四分之一资本五百五十万元,其中含有日本人和满洲银行约36%股份。
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政府接管银行股东中的满洲银行及日人的全部股份进行公私合营,1951年12月组建公私合营哈尔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952年11月经申请政府批准废业,于1954年9月清理完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