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音乐教案

音乐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0 3:08:34

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

一、教学内容(略) 二、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1.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感受力,并能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模仿。

2.在声音创编的活动中养成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具体要求

1.感受并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 2.感受人声和乐器不同的音色。

3.能够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声音(非常规音源)。 4.能够用声音编织一个简单的故事。

5.会唱歌曲《大雨和小雨》《布娃娃弹琴》和《大鼓和小鼓》。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

五个盛水的瓶子、碟子及课堂打击乐器。 (二)音响

自生活中采集的各种声音的录音带或CD。 四、教材分析 (一)编写意图

本单元是为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感受力和创造力而编写的。小学生入学后第一节音乐课就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有趣的声音世界,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索和创造声音的空间。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学生: 1.养成“倾听”各种声音的习惯。 2.培养对各种声音的感受能力。 3.模仿各种声音,进而能创造声音。

声音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通过对声音的探索,可以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兴趣,使他们获得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声音材料,不仅可以创造出各种声音,还可以利用这些声音材料表现一定的场景。在此过程中感受声音的强弱、长短、音色、高低。这些知识虽然没有直接讲授却已经渗透在有趣的创造活动之中。

唱歌教学仍然是音乐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提倡创新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唱歌教学的重要作用。通过歌曲感悟音乐仍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途径。

本单元的三首歌曲都与声音有关。通过歌曲唱出不同的声音,引起学生对声音模仿的兴趣,用听唱法学唱歌曲,通过优美的旋律感受音乐的美。

本单元在内容编排上,从“寻找声音→模仿声音→创造声音→利用声音表现情景”,这样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完成对声音的初步探索。 (二)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

创造声音并用声音编织故事。通过创编音乐的实践活动,引起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本单元的难点:

对声音的联想。学生虽然对生活中的声音有一定的感受,但没有从声音引起联想的经验。教师应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声音的联想,为探索声音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音乐材料分析 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教材中分别例举了三组表现不同场景的声音和一首歌曲《大雨和小雨》。 三组声音分别是:

城市中的声音:汽车、钟表、直升飞机、火车。 森林中的声音:流水、小鸟、狮子、大象。 乡村中的声音:小鸭、小鸡、小狗、小猫、雷雨。

这几组声音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很容易分辨,也易于模仿。为了开阔学生 的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声音,特别是农村中的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声音会有更深切的感受,在夜间的田野中经常会上演一部神奇而美妙的声音交响曲。

生活中还有其他场景的声音。如:拨电话、电话铃、电话不通、电话接通的声音;火车进站、出站、行进中、过山洞、过大桥、汽笛的声音;自来水滴水、开水龙头流水的声音;小溪流水、瀑布、海浪、海鸥的声音;小孩的哭声、笑声、掌声;集贸市场、嘈杂的大街、走路的声音;关门声、下楼声、脚步声;汽车发动声、行进声、刹车声;校园的铃声、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球、跳水的声音;厨房中的炒菜声、切菜声;风声、雷声、雨声;磨纱纸、揉纸的声音;各种动物、各种乐器的声音等。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倾听”更多的声音,为他们以后用声音编织故事打下良好的基础。

歌曲《大雨和小雨》只有两个乐句,每个乐句只有4小节,第二乐句的音乐素材蕴含第一乐句的部分材料。歌曲音域只有六度,旋律流畅、节奏简单,富有儿童特点。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并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小草笑嘻嘻隐喻了雨水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歌曲音乐形象鲜明,富有童趣。

2.在音乐厅里

“在音乐厅里”指在音乐厅里能听到的声音,主要是歌声和乐器演奏的声音。由生活中的声音扩展到音乐中的声音。除教材插图中所提示的声音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听辨其他乐器的声音。如长笛、竖琴、圆号、长号、扬琴、大提琴、手风琴、电子琴等,还可以听辨一些少数民族乐器如冬不拉、芦笙、马头琴、口笛等。但并不是要让学生都知道这些乐器名称,而是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材中只例举了一些常见的乐器,学生会演奏什么乐器还可以在课堂演奏,既可以展现学生的特长,又可以使其他学生直接了解这种乐器的形状和声音特点。

《布娃娃弹琴》是一首优美的儿童歌曲,音域只有六度,2/4拍,节奏工整,富有韵律感。 全曲有4个乐句,每个乐句4小节,第三、四乐句与第一、二乐句基本相同,用变换重复手法写成,是儿童歌曲常用的方法。

歌曲中出现了四分休止符3 0 3 | 1 - - |,在教唱时教师要多做示范,用音响引导学生唱准。这两小节在演唱时要做到声断气连,第四乐句的5 6 6 |和第二句的5 — 6很相似,容易唱错,教师要特别注意。在学会歌曲后可边唱边律动,或是随着歌声晃动身体以感受音乐的优美情绪。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这部分内容没有固定的答案,也没有对和错,学生们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创造,对发展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我创造的声音要和别人的不一样,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出自己的声音。

教材中所例举的声音有拍手、撕纸、敲碟子、吹树叶、喊叫声和敲打盛着水的瓶子。这几种声音是为学生提供几种例子,并不是要限制学生的创造,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物体发出声音。如敲铅笔盒、刮暖气片、在塑料瓶中装上黄豆、敲击铁棍、敲门声等。在创造声音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两、三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个简单的内容。如脚步声、开门声、喝水声。好像是一个小朋友放学回家,打开门,口渴了咕噜咕噜喝水的情景。

从创造单一的声音到创造有一定内容的声音是个提高的过程,学生中间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性,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就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4.《大鼓和小鼓》

第二单元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目标:

1.能安静地聆听音乐,并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 2.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人声和器乐不同的音色。 3.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唱歌。 教学过程: (一)听赏《国歌》 1.引入新课。

教师简单介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歌。国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反映该国家人民的精神风貌。因此,在唱、奏国歌时一定要起立。面部表情要庄重、肃穆,身体不能乱动。介绍完后,请学生起立,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录音,让学生完整地听赏一遍。

2.可向学生提问:在什么场合、情景下唱、奏国歌?然后播放有关唱、奏国歌的VCD、录像带或幻灯片及有关图片,再请一至两位学生补充。

3.介绍国歌的来历,并听齐唱和铜管乐演奏的国歌,使学生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4.教师启发学生简单谈谈,用乐器演奏和人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给他们的不同感受。 5.播放奏国歌、升国旗的画面,让学生知道奏国歌、升国旗的联系。 (二)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1.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谈一谈,国旗的形状、颜色、五星的排列、象征意义等国旗知识。 2.教师播放歌曲录音或范唱一遍,以引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3.教师带领学生将歌词按语言节奏朗读一遍。 4.学生跟着教师分句模唱歌曲数遍。

5.教师引导学生,以接唱方式熟唱歌曲,如教师唱“国旗国旗”,学生接唱“真美丽”?? 教学评价:

1.是否能安静地听音乐。

2.是否知道在什么场合下,唱、奏国歌。

3.是否能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而不喊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2. 认识常用课堂打击乐器碰铃、响板。 3.听赏歌曲《吹芦笙》。 教学目标:

1.能有兴趣地听喜乐,并知道《吹芦笙》是表现哪个民族的儿童歌曲。 2.能有表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3.认识碰铃与响板,并知道正确的演奏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1.教师挂出中国地图和长江、黄河风景图,介绍长江、黄河,并请学生指出长江和黄河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2.教师将歌曲范唱一遍,或播放童声独唱录音。使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歌词、节奏和情感。

3.跟着教师有表情地分句轻声学唱。

4. 请几级学生集体演唱,并评出有表情且音色较美的小组进行表扬。 (二)听赏《吹芦笙》

1.教师播放歌曲《吹芦笙》,引导学生欣赏,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2.教师简单介绍侗族及其吹奏乐器芦笠的主要特点。 3.引导学生在听赏时接唱歌曲中的衬词。 4.在听赏几遍以后,可让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哼唱。 (三)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响板

1.教师向学生展示乐器实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让学生识别两种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2.教师将乐器发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的敲击方法。如乐器数量不够,可轮换进行。 3.教师出示卡片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统习演奏。可分组交换练习,每两人为一组作乐器交换。 教学评价

1.能否区别碰铃与响板的音色,并能正确演奏。 2.是否知道《吹芦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儿童歌曲。 3.能否有表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目标:

1.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能主动、大方地参加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用碰铃和响板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

1.在教师指导下将歌曲集体演唱一遍,使学生感受节奏、速度和情绪。 2.教师给出节奏卡片。 学生分组按节奏拍手练习。

3.每两人一组发给碰铃和响板,按卡片上的节奏练习。 4.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分组为歌曲伴奏。 (二)歌表演《舞家娃娃真幸福》 1.在教师的指导下听歌曲的录音。

2.学生四人为一组学习彝族集体舞的走步与拍手。 3.教师引导每组学生随歌曲跳简单的彝族集体舞。

4.教师请出跳得较好的学生作示范,并和自己一起跳,以鼓励其他学生。

5.要求学生回家后将所学的彝族集体舞的基本动作大方地跳给爸爸和妈妈看,并能在家里寻找一件能敲击出清脆声音的物件,制作打击乐器。 教学评价

1.能否正确地使用打击乐器并按规定节奏为歌曲伴奏。 2.能否主动、大方地参加歌舞表演。 3.能否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搜索更多关于: 音乐教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 一、教学内容(略) 二、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1.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感受力,并能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模仿。 2.在声音创编的活动中养成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具体要求 1.感受并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 2.感受人声和乐器不同的音色。 3.能够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声音(非常规音源)。 4.能够用声音编织一个简单的故事。 5.会唱歌曲《大雨和小雨》《布娃娃弹琴》和《大鼓和小鼓》。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 五个盛水的瓶子、碟子及课堂打击乐器。 (二)音响 自生活中采集的各种声音的录音带或CD。 四、教材分析 (一)编写意图 本单元是为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感受力和创造力而编写的。小学生入学后第一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