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控制
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 SNECO 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管理标准 (2012-12版) 文件编号: A 、混凝土灌注需在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初凝前灌注完毕;
B、对支架施加全部结构荷载,使其充分变形后卸载,随即灌混凝土; C、在正负弯矩变换点附近分段,先灌注正弯矩区段。
② 运输混凝土所走的跳板或车道,严禁搭在钢筋和模板上;
③ 搅拌好的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应及时进行浇筑并应检查其匀质性和坍
落度。当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后,应作废料处理;
④ 当采用高处倾落的浇筑方式时,其自由卸落高度不得超过2m,否则应
采用滑槽、串筒、导管等设施下落。倾落设计超过10m时,应设臵减速装臵。在串筒或导管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 ⑤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控制入模温度、降低内部与表层混凝土的温差
或降低水化热等措施;预制构件不得设臵施工缝;
⑥ 要根据工程要求对混凝土做抗压、抗折、抗冻或抗渗等试验。试验取样应在混凝土浇筑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每100拌,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比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组,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混凝土不足100拌,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混凝土拌和厂(站)按此取样,运到后仍按此办法取样;
⑦ 混凝土构筑物(构件)不得有蜂窝、露筋等现象;如有硬伤、掉角等缺
陷均应修补完好; ⑧ 凡昼夜的室外平均气温低于+5C和最低温度低于-3C时,应按冬季施
工处理;
⑨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支架应在混凝土强度能承受其重力及其他
可能的荷载时,方可拆除。一般跨径≤3m的板、梁达到设计强度的50%,跨径>3m的板,梁达到设计强度的70%;
⑩ 梁板组合结构,采用预制梁和浇板时,混凝土龄期差不宜超过3个月。 5) 混凝土养护
① 对于一般塑性混凝土浇筑,收浆完毕后应尽快预以覆盖和洒水养护; ② 当气温低于5℃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混凝土面上洒水;
③ 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
④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满足下表要求。
表2-1 大体积混凝土湿润养护时间
。
。
水泥品种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低热微膨胀水泥、跨扎硅酸大坝水泥 在现场掺粉煤灰的水泥 养护时间(天) 14 21 13
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 SNECO 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管理标准 (2012-12版) 文件编号: 三、预应力砼质量监督检查要点
(一)主要检查内容 1. 现场质保体系检查
1) 预应力张拉人员上岗证;
2) 施加预应力用的各种机具设备及仪表的校验证明; 3) 预应力筋的分类、堆放情况。 2. 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案检查
详细查看设计图纸说明和施工组织设计,明确预应力筋的规格、数量、位臵,锚具的规格,质量、张拉力控制,后浇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等要求; 3. 质保资料检查
1) 预应力筋、锚夹具、金属波纹管的质量证明,复试报告(预应力筋测试2) 3) 4) 5) 6) 4. 1) 2) 3) 4) 5) 6)
包括物理力学性能的试验及弹性模量); 预应力张拉记录及伸长量计算; 孔道灌浆记录及灌浆试块报告; 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
设计变更、质量事故(问题)处理记录及有关文件; 各道工序的自检记录、隐蔽验收记录。
现场实物检查
张拉力设备的规格、设臵是否符合张拉要求; 锚夹具的规格、外观质量;
预应力筋的规格、数量、外观质量、布臵位臵; 预应力孔道的成形质量; 张拉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 张拉操作情况。
(二)检查要点 1. 一般规定
1) 预应力筋和锚具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加预应力用的各种机具设备及仪表,应由专人使用,定期维护和校验。
长期不用者,使用前应全面进行校验。当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以及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检验: ① 张拉时预应力筋连续断筋; ② 千斤顶严重漏油;
③ 油压表指针不能回零点; ④ 千斤顶调换油压表;
⑤ 实测预应力筋的伸长值与计算相差过大。
14
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 SNECO 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管理标准 (2012-12版) 文件编号: 3) 测力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5cm,油压表刻度分格不大于1Mpa,读数精度
应在2%以内,油压表精度不得低于1.5级;实际使用时的压力不应小于满表读数的1/4,且不大于满表读数的3/4。压力表标定必须连同张拉所用的千斤顶配套进行;
4) 张拉现场的周围应设臵明显的标志加以阻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
域内。梁的两端应设有完善的完全防护措施,在张拉预应力筋时千斤顶后面严禁有人,已张拉完毕未压浆的梁,亦应注意这一点;
5) 冷拉或张拉预应力筋时,均应由专人负责指挥,严禁碰撞预应力筋。在
测量预应力筋的伸长及拧螺母时,应停止开动千斤顶或卷扬机; 6) 千斤顶支腿必须与梁端的锚锭板接触稳固,位臵正直对称,严禁多加垫
铁;
7) 张拉中应避免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粗钢筋的滑丝、断丝和断裂,发生滑丝、断丝和断裂应暂停张拉,查明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后恢复张拉。滑丝、断丝和断裂根数不得超过设计允许值; 8) 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大
张拉控制应力;
9) 预应力筋张拉采用应力控制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
论伸长值之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应控制在6%以内,否2. 1) 2) 3) 4) 5)
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预应力筋
钢丝表面不得有裂纹、小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及油迹;
钢绞线表面不得带有降低钢绞线与混凝土粘结力的润滑剂、油渍等物质,允许有轻微的浮锈,但不得锈蚀成肉眼可见的麻坑;
钢筋、钢丝、钢绞线必须按不同钢号、规格整齐堆放。在使用前必须对原材料进行物理力学性能的试验,同时必须测定其弹性模量; 预应力筋宜用砂轮锯或切割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预应力筋当采用闪光对焊时,配臵在同一截面的受拉区钢筋,其焊接接头的截面积不得超过该截面预应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25% ;
6) 预应力筋端部墩头处热处理工作必须在冷拉前进行。端部墩头(热处理)
后外观应矫正,端面应与预应力筋轴线垂直,不得有烧伤、裂纹及缺损; 7) 当采用应力下料的预应力筋束,其同束下料长度的相对差值应不大于
L/1500,且不得大于5mm(L为预应力筋下料长度);
8) 钢丝墩头后,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外观应矫正;端面应与钢丝轴
线垂直,允许有宽度为1.0mm非贯通的裂纹。钢丝墩头强度不得低于钢丝标准抗拉强度的98%;
9) 预应力筋冷拉后,其屈服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且表面不得有裂纹;
15
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 SNECO 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管理标准 (2012-12版) 文件编号: 10) 当采用消除应力碳素钢丝制作后张预应力筋时,钢丝应是通长的,严禁
有接头。 3. 锚具和夹具
1) 预应力锚具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并在进场时按批作抽样验
收,其中包括10%且不少于10套锚具的外观检查、5%且不少于5件锚具的硬度检查和3套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的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2) 锚具和夹具的类型须符合设计规定和预应力筋张拉的需要。用预应力筋
与夹具组合件进行张拉试验时的锚固能力,不得低于预应力筋抗拉强度的90%; 3) 锚夹具进场时应分批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伤痕和锈蚀。 4. 孔道成形
1) 波纹管孔道形成后应逐根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施工中严禁电火花损伤管道;
2) 波纹管接口必须用大管旋紧,保证有15~20cm的相互重叠,并沿合口
方向用两层胶布在接口处缠5cm左右长度;
3) 抽拔橡胶管时,必须先抽拔芯棒再抽拔橡胶管; 4) 任何方式成形的孔道,当混凝土浇筑后,都必须对孔道口(包括三通管)
用木塞塞紧。 5. 先张法
1) 施加预应力的总值,不得超过张拉台座的设计能力;
2) 预应力筋自被动端至张拉主动端的全线,应始终保持水平(设计规定弯
起点除外),并不得在任何地方有弯折现象出现;
3) 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应抽查预应力的预应力值,其偏差的绝对值
不得大于或小于按一个构件全部预应力总值的5%;
4) 预应力筋的放松,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放松强度值。当设计
无规定时,不应小于设计标号的80%;
5) 对钢筋或钢绞线单根放松时,应分阶段对称相互交叉地进行,每根预应
力筋严禁一次放完,以免最后放松的预应力筋自行断裂。 6. 后张法
1) 用后张法张拉预应力筋时,构件混凝土须达到的强度和龄期应按设计规
定,若设计无规定时,不得低于设计标号的80%。张拉前必须对构件端部预埋件和混凝土等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能施加预应力;
2) 钢束穿入孔道之前,应检查表面有无油污,如有油污时必须擦净。若规
定要涂润滑剂(如中性皂液等),则应在擦净钢束后加以涂刷,但在钢束两端锚固范围内不得涂润滑剂;
3) 当张拉长束时,因千斤顶张拉活塞行程不足,必须作两级(或多级)张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