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控制
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 SNECO 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管理标准 (2012-12版) 文件编号: 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9) 模板拆除
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时方可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模板拆除应在养护期后进行。拆模应遵循“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拆除时不可整片拆下。模板、脚手管及扣件拆除完成后及时清理、分类码放整齐,退回周转库。
9
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 SNECO 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管理标准 (2012-12版) 文件编号: 二、钢筋砼结构(构件)质量监督检查要点
(一)主要检查内容
1. 现场质保体系检查
1) 施工单位的资质条件和各类施工人员的上岗证;
2) 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机械、设备的配备情况,必要的技术管理与质
量控制制度或措施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3) 钢筋、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的贮存条件;
4) 5) 6) 2.
测量仪器、计量器具的定期鉴定情况; 标准试块的养护条件;
各类试验见证取、送样制度执行情况。 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检查
详细查看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工程各部位所需的钢筋规格、数量、位臵、形状、连接形式,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及强度,粗细骨料的级配等要求。 3. 质保资料检查
1) 对交桩点及常用的测量加密点的定期复核记录;
2)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证明书,复试报告及准用证; 3) 4) 5) 6) 4. 1) 2) 3)
钢筋焊接的测试报告;
混凝土的配合比报告、坍落度记录、强度测试报告及强度评定; 设计变更通知书、事故处理记录及有关文件; 各道工序的自检记录、隐蔽验收记录。 现场实物检查
检查施工顺序是否符合施工方案及有关施工规范要求; 模板、支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是否有变形;
钢筋规格、数量、外观质量、间距、形状、连接质量、接头位臵、保护层厚度;
4) 凝土构筑物(构件)拆模后的外观质量。
(二)检查要点
1. 模板和支架
1) 模板支撑必须牢固,不得有松动、跑模或下沉等现象; 2) 模板应拼缝紧密,不得漏浆,模板内侧必须清洁; 3)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应涂隔离剂,清水墙面不得采用有色或污染混凝土
表面的隔离剂;
4) 拼装成整体大件模板或异形体模板,应竖立摆放,严禁叠堆; 5) 固定在模板的预埋件或预留芯模,必须安装牢固,位臵正确;
10
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 SNECO 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管理标准 (2012-12版) 文件编号: 6) 胶囊芯模在使用前应进行充气检查,不得漏气,不得局部有变形凸面; 7) 支架立杆必须安装在密实与稳定的地基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必要
时可对地基进行加固;
8) 拆除模板或支架时,严禁用猛敲或强扭等方法,应自上而下按模板或支
架结构组合依次拆除,拆卸的模板与配件严禁自高空往下抛; 9) 钢模板经使用后,必须进行表面清理和整修。 2. 钢筋 1) 一般规定
① 钢筋的力学性能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用进口钢筋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检验;
② 钢筋表面应洁净,不得有锈皮、油渍、油漆等污垢; ③ 钢筋应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别验收、分别堆放,
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各种焊接材料应分类存放和妥善管理,
并应采取防止腐蚀、受潮变质的措施;
重要结构中的主钢筋在代用时,应由原设计单位做变更设计。 钢筋加工
成型前必须按设计要求配制钢筋的级别、钢种、根数、形状、直径等; 钢筋必须顺直,调直后表面伤痕及锈蚀不应使钢筋截面积减少;
④ 2) ① ②
③ 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对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Ⅱ、Ⅲ
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调直后的钢筋,如发现擦伤的表面伤痕超过钢筋截面的5%,该段钢筋不得使用;
④ 钢筋弯曲成型后,表面不得有裂纹、鳞落或断裂等现象。 3) 钢筋连接
① 钢筋直径在16mm以上或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中的主钢筋均应采
用焊接接头;
② 焊接之前必须清除钢筋、钢丝或钢板焊接部位的铁锈、水锈和油污等,
钢筋端部的扭曲、弯折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③ 钢筋采用闪光接触对焊之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考试合格后上岗;
④ 钢筋接头采用帮条电弧焊时,帮条应采用与主筋同级别的钢筋,其总截
面积不应小于被焊钢筋的截面积。帮条长度,如用双面焊缝不应小于5d,如用单面焊缝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⑤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与电极接触的钢筋表面,对于I、
Ⅱ、Ⅲ级钢筋不得有明显的烧伤;对于Ⅳ级钢筋不得有烧伤。低温对焊时,对于Ⅱ、Ⅲ、Ⅳ级钢筋均不得烧伤;
⑥ 电阻点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片的焊点处熔化金属应均匀,焊点无脱落、漏
11
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 SNECO 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管理标准 (2012-12版) 文件编号: ⑦ ⑧ ⑨ ⑩
焊、裂纹、多孔性缺陷及明显的烧伤现象。压入深度应满足规定。对承重的焊骨架和焊接网片除进行外观检查外,还应作强度检验;
刚焊完的钢筋在移动时,不得使钢筋受弯,也不能在地上碰撞,不得将刚焊完的接头与水接触;
受力钢筋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只准有一个接头。注:同一截面是指30d(d为钢筋直径)区域内,且不得小于500mm;
绑扎或焊接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相距不应小于10倍主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最大弯距处;
绑扎用的铁丝要向里弯,不得伸向保护层内。
3. 水泥混凝土构筑物(构件) 1) 水泥
① 水泥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同性质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② 水泥出厂应有质量合格证明,进入施工现场的水泥均应做试验检查,合
格后方可使用。凡受潮或储期超过3个月的水泥,必须作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 骨料
① 粗骨料必采用清洁、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
② 配制高强度混凝土(C50~C80级)的细骨料宜使用级配良好的中砂,
细度模数不小于2.6,含泥量应少于2%;粗骨料应使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骨料的抗压强度应比配制的混凝土强度高50%,含泥量小于1%,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5%,骨料的最大粒径宜小于25mm。 3) 混凝土配合比
① 混凝土配合比必须符合规定性能及设计要求;
② 混凝土最大水灰比不应大于0.65,当混凝土标号小于10号时,最大水
灰比可不受限制;
③ 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必须使用高效减水剂; ④ 必须准确控制用水量,砂石中的含水量应仔细测定后,在用水量中扣除。严禁在材料出机后再加水;
⑤ 拌制高强度混凝土必须使用强制式搅拌机; ⑥ 拌制混凝土时,必须严格按签发的混凝土级配通知单所规定的各类材料
配比配料,不得随意变更;
⑦ 在钢筋混凝土中不得掺用氯化钠等氯盐。 4) 混凝土浇筑
① 大跨度的简支梁或支架落在不同刚性基底上的连续梁或悬臂梁,混凝土
灌注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