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5分册 第2单元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3

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5分册 第2单元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3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4:13:05

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赴日留学生数万计,其盛况不仅在中国留学史上是空前的,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在时间上,中国人留学日本比留学欧美晚了数十年,但在人数上,近代中国留日人数超过了留学欧美各国人数的总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情况大事年表 1895年 1896年 1898年 1900年 御史杨深秀上奏:日本明治维新功在留学生,请派人赴日学习。 清朝驻日公使带赴日本学习的13名使馆学生为中国学生留日之始。 各省受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刺激开始派遣留日学生。 留日学生达140余人,成立励志会,创办《译书汇编》翻译欧美启蒙思想家名著。又改建?以民族主义为宗旨?的中国青年会。 清末新政开始,官费、私费留学的高潮掀起。当时的留学地域,英美德法俄各国皆有,但东渡日本者占90%以上。留学生秦力山在孙中山支持下创办《国民报》,宣扬革命救亡。这年,陈独秀因宣传反清被迫逃亡日本留学,次年邹容、周树人(鲁迅)到日本留学,两年后秋瑾自筹资金赴日留学。 留日学生达到1300余人。留学生黄兴、陈天华组织军国民教育会,提倡?鼓吹、起义、暗杀?以?实行民族主义?。此后,留学生在日本东京创办《游学译编》、《浙江潮》等与国内以上海为中心的革命宣传相呼应。 留日学生激增,一年后达12000余人,以江浙、两湖、广东和四川为最多。这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清政府颁布留学新规定,限制留日学生资格,留日热开始降温。 1901年 1903年 1905年 1906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多次向中国派遗大规模使节船队的目的是什么?推动中日交往频繁的重要因素有哪些?(4分)

(2)八世纪前后唐朝和日本的友好交往有何意义?(3分)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95~1906十年间促使中国青少年留日活动兴起和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概括说明这一现象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3分)

(4)根据以上材料,说明中日两国间留学教育兴起的共同原因。(3分)

9

2、近代留学大潮(8分)

材料:1905年,清政府首次考察、任用留学生,下面是部分考试试题:

?一、国际公法类:两国交战,局外之国不得干预,谓之局外中立。局外中立国与交战国之间,其权利义务若何,试据学理与各国成例而详论之。

二、法律诉讼类:各国裁判均尚证据,不尚口供,无刑之弊而能得其真情,究其办法若何,试条陈之。

三、商业财政类:银行这一国财政之枢纽,其种类功用若何,试详论之 四、机械学:火车头之制造法。

五、化学:安全火柴之前途及其制造法。?

——《大公报》1905年6月8日

问题:从上述材料中分析当年清政府考察留学生的试题内容之特点。

3、历史的“假”与“真”

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但对于新政的认识,有人认为是“假维新”,但也有人认为是“真改革”。你认为清末新政是“假维新”还是“真改革”,说说你的理由。(9分)

4、清末预备立宪(10分)

材料一:1905年10月(光绪三十一年九月),清政府派载泽、端方、戴鸿慈、李盛铎、尚其亨五大臣出洋考查宪政。1906年 8月,出洋考察的五大臣经由欧、美各国及日本考查后归国,拟出立宪方案。他们在《奏请宣布立宪密折》中指出,立宪可以使?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

材料二:清政府于1908年8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大纲》由?君上大权?14条和?臣民权利义务?9条组成。?君上大权?规定皇帝有权颁行法律,黜涉百司、设官制禄、宣战议和、解散议院、统帅海陆军、总揽司法权等。广大臣民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

10

财产、居注人身自由;有诉讼、依法担任官吏及议员的权利等。

材料三:1911年5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等机构,组成新内阁。由庆亲王奕劻任总理大臣,在十三名国务大臣中,汉族官僚四名,蒙古旗人一名,满族八名,其中皇族又占七人。于是舆论哗然,称之为?皇族内阁?。

问题:你如何看待清末预备立宪这一历史事件?(10分)

5、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中国改革

请填写下列表格中数字所对应的空格。(10分) 两次改革 主要举措 (1) 广开言路,改订律法,(3) ; 提倡(4) ,开矿筑路,改革财政; (5) ,改习洋操; 废(6) ,兴西学,派留学生等。 主要成效 维新派积极倡导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宣扬进化论和资产阶级(7) 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 改革结局 除京师大学堂外,其余新政措施都被废除。 “(10) ”成立,清政府企图维护专制集权的目的完全暴露。不久后辛亥革命爆发。

6、中外内阁创制

材料一:内阁是在永乐时期(1403—1424)建立的。……通过几代皇帝的努力,明朝曾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务体系,它在权力平衡方面堪称完善。在中国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开始出现的内阁首辅,就是首相的雏形。后来,它被西方人学习,形成了后来的内阁制和首相制。……清朝取代明朝后,大多继承了其包括内阁在内的基本制度。

——明朝内阁制度的先进性

11

(2) 废科举、 (8) 、派游学、 改革官制、修订刑律 ,“预备仿行宪政” 等。 促进了(9) 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材料二 庆亲王内阁阁员(1911年5月18日—1911年11月1日) 职衔 姓名 民族 满 汉 汉 附注 两人同时就任。 两人同时就任。 内阁总理大臣 庆亲王奕劻 内阁协助大臣 那桐 内阁协助大臣 徐世昌 外务大臣 民政大臣 度支大臣 学务大臣 陆军大臣 海军大臣 司法大臣 农工商大臣 邮传大臣 理藩大臣 粱敦彦 肃亲王善耆 镇国公载泽 唐景崇 荫昌 裁洵 绍昌 溥伦 盛宣怀 寿耆 满?宗室 为应对辛亥危机后由袁世凯取代。 满?宗室 满?宗室 汉 满 满 汉 盛宣怀后因侵权罔上欺君,诏夺职。 满?宗室 满?宗室 满?宗室 材料三: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内阁成立。据《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本内阁即总统制下的内阁,临时大总统为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1912年3月11日《临时约法》公布实施,同盟会会员唐绍仪担任国务总理,宋教仁、蔡元培等四名同盟会会员参加第一任内阁,7月15日内阁改组时均被迫辞职。1916年4月21日政府组织令制定公布,中华民国第11任内阁以国务卿总理国务,各部总长皆为国务员,树立责任内阁先声。5月8日袁世凯改政事堂为国务院。 问题:

(1)你对材料一中“权力平衡”一说是怎么理解的?请对作者关于中西方政治制度关系的论述予以判断分析。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清末内阁与清初内阁有何异同?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内阁及其政权组织形式更迭反复的主要原因。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研究发现:1912—1919年间,政治混乱与社会经济文化的繁盛形成了鲜明对照,请你用史实对“繁盛”之说加以佐证。

(4)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呈现出何种特点?对此有何认识?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赴日留学生数万计,其盛况不仅在中国留学史上是空前的,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在时间上,中国人留学日本比留学欧美晚了数十年,但在人数上,近代中国留日人数超过了留学欧美各国人数的总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情况大事年表 1895年 1896年 1898年 1900年 御史杨深秀上奏:日本明治维新功在留学生,请派人赴日学习。 清朝驻日公使带赴日本学习的13名使馆学生为中国学生留日之始。 各省受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刺激开始派遣留日学生。 留日学生达140余人,成立励志会,创办《译书汇编》翻译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