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巧用图示法讲解哲学难题实例七则
巧用图示法讲解哲学难题实例七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生活与哲学》的知识比较抽象、深奥,高中生理解起来很吃力,有一些相似的原理和概念区分开来特别困难。恰当、合理地运用图示法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能直观、清晰地理解相关知识,下面结合几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供参考。
一、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图1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我们每个人的世界观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只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即哲学只是众多世界观中的一部分。用图示之一目了然,如图1。
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同类事物中不同事物具有的不同特点,即个性。在图2中,四种不同线条构成的矩形(每个矩形都包括中间的阴影部分)分别代表苹果、梨、香蕉、桔子的特征,它们都是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特点,即共性。图2中四个矩形的公共阴影部分代表苹果、梨、香蕉、桔子等所共同具有的属性,如含有水分、富含维生素和果酸、有甜味等属性,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二者的关系如下: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第二,二者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需要注意的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即水果的共性与具体水果的特性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或范围上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果这样理解就成了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即苹果、梨等具体水果包含在水果之中,这显然与我们讲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是矛盾的。图2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图2
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从研究对象上来说,哲学的研究对象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如图3。
图3
理解这一规律还应注意两种误区:
(1)不能认为“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从具体科学到哲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机械地相加关系,即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而是对具体科学的抽象、概括和总结。
(2)不能认为“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应该是并列的。哲学的研究对象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才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四、哲学上的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
哲学上的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还具有千差万别的个别特性。哲学上的物质是从各种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哲学上的物质。 哲学上的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如图4。
图4
五、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一理论我们用一盘“清蒸小乌龟”来解释:乌龟身体代表某一事物,龟壳上的小格子代表事物内部诸要素, 乌龟的头、尾、四肢代表这一事物周围的其他事物,盘子代表整个世界。用图表示,如图5。
图5
六、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用一只木桶能直观、形象地说明:首先,二者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木桶)和部分(木板)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木桶)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木板)所不具备的功能——盛水;部分(木板)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木桶)。其次,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木桶)是由部分(木板)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木板的长短会影响木桶的盛水量),关键部分(短板)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短板的长度决定木桶的盛水量)。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如图6。
图6
七、比较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我们结合图7来讲解:在复杂事物(最外边的大圆)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大圆内部的不同大小的小圆,每个圆代表一对矛盾),其中必有一种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所有的小圆中最大的那个)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其它的小圆)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论主次矛盾,每一个矛盾中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每个小圆中占多数的空白部分)和次要方面(每个小圆中占少数的阴影部分)。
图7
政治课不应成为枯燥、深奥的代名词,政治教师平时要勤学苦思,刻苦钻研,用自己课下的辛苦换来学生上课时的轻松愉快,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生也会从教师的勤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在政治课哲学教学中恰当使用图示法,就能很好地达到上述目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