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教案全集 - 图文
实际上不仅仅蜡块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不受其他分运动的影响,在运动的过程中,虽然体现出来的是合运动的运动效果,但各个分运动仍然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并不会因为参与了运动合成而改变自己的状态,在运动的合成的过程中,各个分运动是互不影响的。我们把这个特点称为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独立性原理。
现在再来考虑我们在对蜡块的速度、位移进行分解与合成的时候是采用的什么方法?或者说是在合成与分解的过程中合速度与分速度、合位移与分位移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合速度是两个分速度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来的,也就是它们之间是进行的矢量加减,合位移与分位移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
也就是说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过程中,统一的遵守着平行四边形定则。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规律,其根本在于我们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所合成与分解的各个物理量都是矢量,而矢量的加减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遇到的都是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际上.对于互成任意角度的两个方向上的运动同样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与分解。
2、实验与探究
(1)让玻璃管倾斜一个适当的角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同时让红色的蜡块沿玻璃管匀速运动,如图6.2—6所示,请大家思考如何确定红蜡块的位置、运动轨迹以及红蜡块的速度。
(2)在你的铅笔盒里取一块橡皮,用一根细线拴住,把线的另一端用图钉固定在竖直放置的图板上.按6.2—7所示的方法,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沿直尺向右匀速移动,再向左移动,来回做几次。仔细观察橡皮的运动轨迹。
结合实验现象,讨论以下问题:橡皮的运动是由哪两个运动合成的?合运动的位移与分运动的位移之间有什么关系?合运动的速度V与分运动的速度V1、V2,有什么关系? 课堂训练
(1)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 B.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D.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它们的合运动的时间相等
13 (2)如果两个分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且为定值,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分运动夹角为零,合速度最大
B.两个分运动夹角为90°,合速度大小与分速度大小相等 C.合速度大小随分运动的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D.两个分运动夹角大于120°,合速度的大小等于分速度
(3)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v,今小船要渡过一河流,渡河时小船朝对岸垂直划行,若航行至中心时,水流速度突然增大,则渡河时间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探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种方法在应用过程中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通常选择实际看到的运动为合运动,其他的运动为分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速度的合成与分解;位移的合成与分解;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合运动与分运动之间还存在如下的特点:独立性原理:各个分运动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等时性原理,合运动与分运动总是同时开始,同时结束,它们所经历的时间是相等的。
板书设计:
14
5.3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15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是初速度方向水平,只有竖直方向受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2)知道平抛运动形成的条件;
(3)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 (4)会用平抛运动规律解答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在知识教学中应同时进行科学研究过程教育,本节课以研究平抛物体运动规律为中心所展开的课堂教学,应突出一条研究物理科学的一般思想方法的主线:
观察现象→初步分析→猜测实验研究→得出规律→重复实验→鉴别结论→追求统一。
(2)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的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方法及“等效代换”正交分解”的思想方法;
(3)在实验教学中,进行控制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从实验的设计、装置、操作到数据处理,所有环节都应进行多方面实验思想的教育,“实验的精髓在于控制”的思想,在乎抛物体实验中非常突出。如装置中斜槽末端应保持水平的控制;木板要竖直放置的控制;操作上强调小球每次都从斜槽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释放的控制;在测量小球位置时对实验误差的控制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重复多次实验,进行共性分析、归纳分类,达到鉴别结论的教育目的,同时还能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
(2)在理解平抛物体运动规律是受恒力的匀变速曲线运动时应注意到“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这方面的问题,我国东汉的王充(公元27~97年)历尽心血三十年写成《论衡》一书,全书三十卷八十五篇约三十万字,已有精辟论述,以此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精神的美德教育。
教学重点: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学习和借鉴本节课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具准备:平抛运动演示仪、平抛竖落仪 教学过程:
第三节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一)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曲线运动的相关知识以及研究曲线运动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在学习新课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