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中考物理滑轮组实验专题复习(含答案)
(1)请把表格中三个未完成的空补充完整。
(2)甲同学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钩码重力逐渐增大,滑轮组机械效率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请你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
(3)乙同学进一步研究,测出动滑轮的质量为100g,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总功总是大于有用功与克服动滑轮重力的功之和,即:W总>W有+W轮,他猜测还有 因素影响机械效率。(答一种因素即可)
(4)丙同学计算出每一组总功与有用功和克服动滑轮重力的功的差值△W=W总﹣W有﹣W
轮,通过比较第
1、2和 组的数据,发现重物的重力越大,差值△W (选“越
大”、“越小”或“不变”),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对此作出解释 。
【答案】
(1)如上表所示;
(2)增大;动滑轮重力不变,随着钩码重力增大,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机械效率变大;
(3)绳重、各种摩擦;
(4)4;越大,所挂钩码增多,摩擦力增大,额外功增多。
3.(2019玉林,)小明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利用如图9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1)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出第4次实验时绳端移动的距离s= m,机械效率η= 。
(2)通过比较1、3和4三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3)在忽略摩擦力和绳重的前提下,通过第1次数据可算出动滑轮的重力为 N. (4)以下选项中不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 )
A.动滑轮的重力 B.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C.物体上升的高度 【答案】(1)0.4 50.00% (2)越高(大) (3)2.2 (4)C
4.(2019随州,17)物理实验兴趣小组间开展竞赛活动,甲组出题乙组用实验的方法解答。甲组用布帘将一个滑轮组遮蔽(如图),乙组同学通过测量:滑轮组下方所挂重物重力为G,重物被匀速提升的高度为H,乙组同学施加在滑轮组绕绳的自由端的拉力为F,该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h;通过3组实验(数据见下表)乙组同学探究出“布帘背后的秘密”。
假设你是乙组成员请判断:动滑轮实际被使用的个数是 (选填“一个”或“两个”);滑轮组中所有动滑轮(及动滑轮间的连接物)总重力约为 (选填“1N”、“2N”或“3N”);当提升重物重力为G=4.0N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接近 (选填“80%”、“33%”或“25%”);乙组同学发现实验数据不像“理想模型”那样完美,请你提出一条产生误差的原因: 。
【答案】一个;1;80%;绳与轮之间存在摩擦。
5.(2019邵阳,31)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沙和袋所受总重力G并填入表格。 ②按图安装滑轮组,分别记下沙袋和绳端的位置。
③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沙袋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沙袋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 ④算出有用功W有,总功W总,机械效率η。 ⑤改变沙袋中沙子的重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思考并回答:
(1)在第一次实验中,粗心的小冬同学忘记在表格中填写绳端移动的距离s,你认为s应该为 m。
(2)根据表中数据,可计算得出第二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所用动滑轮的重为 N.(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 (4)分析三次实验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答案】(1)0.6;(2)75%;(3)0.3;(4)越大。
6.(2019湘西州,8)如图所示,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如果物体重为1牛顿,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