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0初中地理会考详细版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经、纬线的特点: 特 点 形状特征 长度特征 指示方向 经 线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 经线长度都相等 南北方向 纬 线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 东西方向
?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1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西经) (东经)
0°
180° 20° 10° 180° 10° 20°
愈向西愈大 愈向东愈大 本
初 子午
线 90°
愈( 向北北纬
愈) 大20°
10°
赤道 0° 10°
20° 愈( 向南南纬
愈) 大
90°
4、利用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P9中的图1.15) ?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2
?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P11中的图1.19)
?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产生的现象:
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 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3、地球的五带(P12中的图1.20) 北 寒 带 90° 有极昼极夜 (北极圈)66.5° 无极昼极夜、直射 北温带 (北回归线)23.5° 有阳光直射 热 带 (赤道)0° (南回归线)23.5° 南 温 带 无极昼极夜、直射 (南极圈)66.5° 有极昼极夜 90° 南 寒 带 三、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②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 线段式 ?方向的判读:
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图例和注记
①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②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言”。 ③常用图例:(P14中的图1.24)
3
铁路 国界 山峰 2、地形图的判读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P16中的图1.27) 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米
?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16中的图1.29) 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大比例尺 小 详细 小比例尺 大 简略 在图幅一样大的情况下,选取的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
小,反映的地理信息就越详细;反之亦然。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1、地球?水球?
?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中国载人航天历程:2003.10.15,杨利伟,神舟5号飞船;2005.10.12,聂海胜、费俊龙,神舟6号飞船;2008.9.25,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7号飞船。 2、七大洲和四大洋
?关于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P28中的图2.5)
大洲 大陆 岛屿 洋 海 海峡 概念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面积广大的陆地 面积较小的陆地 海洋的中心部分 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靠近大陆 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