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6:13:28

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七年级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是比较重要的一次考试,学生刚升入初中,还不太适应初中的考试,出现了一些问题。接下来我就把这次考试做一简单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期中测试题总共有三大题,与中考题型基本一致,第一题基础题,共25分;二大题是阅读,包含一个古文阅读和两个现代文阅读,共48分;三题是写作共47分,其中书写分占2分,试题总分值120分。

第一题基础部分第一小题是根据拼音写汉字,考察的是学生规范、端正地书写汉字的基本技能,符合考纲要求。

第二小题考察了附录古诗文背诵前五首,包括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还有古代诗歌四首之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考查形式有直接街上下句和创设情境,按要求写诗句这两种,考察内容都是每首诗中的名句。另外还考察了《论语十二章》中之体现“学”、“思”辩证关系的名句。这一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古诗文的背诵及理解能力,通过考察引导学生注重古诗文积累,培养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第三小题是仿句训练,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第四小题是选择题,以公共场所标语的形式,主要考察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知道如何表达才更合适、更得体。题目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易于接受。

第五小题是根据具体语境理解词义,所选句子全来自课本主要篇章,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第六小题是语言综合运用,这是常考的一种题型,一般取材广泛,贴近现实生活,主要采用学习小组发现问题、交流探讨、最后解决问题的形式来考察,通过考试引导学生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考察内容主要来自课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之漫游语文世界的主题活动,以广告为切入口来考察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并且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第一大题考察的知识点覆盖面较广,考察了学生的多种能力,题型较多,并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第二大题主要是阅读,文言文阅读考察了《世说新语》两则,内容有重点字词、句子的翻译、文章内容的把握,符合考纲要求,也与教学重点相符。考察了学生记忆、理解能力。只是作为期中考试考察第一单元的古文,而相对更重要的《论语十二章》未做重点考察,有些令人费解。

现代文阅读有一篇是《济南的冬天》,考察了写作手法,概括文意、品味语言及修辞手法。多角度考察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题型多样,有问答题和选择题,紧扣教学重点。

另一篇阅读是丁立梅的散文《草地上的月亮》,主要考察了学生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从文中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散文描述的生活场景,学生并不熟悉,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在紧张的考场,短短的两小时,要理解文意有些困难。

第三大题是作文,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校园趣事》,体裁是记叙文。文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应该有话可说,但要写写出“趣”来也并非易事。字数要求450字,不太符合常规,一般是600字左右。书写2分,这一举措很好,可以促使学生重视写字。

总体来看,这份试题考察的知识面较广,考察内容紧扣教学中重点,注重考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难度适中。但是有些内容考察有点偏,例如:《论语十二章》未做重点考察,

朱自清的《春》只字未提,课外名著阅读未做考察,课外现代文阅读所选文章与初一学生的理解、欣赏水平不太相符。

二、试卷分析

我所任教的七年级33班和35班,总体成绩还不错,均分81.37,总体来看,学生成绩主要集中在72分到83分之间,优生较少。现在就以获得最高分的董闪闪同学以及获得最低分的张永超同学为例,并适当结合典型试卷,来分析一下学生的答题情况。

第一题诗词默写部分,大部分学生是满分,只有少数学生失分,原因是没有记住、审题不清及难写字(“罔”、“殆”)出错。

语言运用部分,仿句训练比较简单,学生大部分都能得分。公共标语题失分较严重,原因是学生理解不了其中一条标语的意思。根据语境解释词语,这一题未得分的原因主要是对课本内容不熟悉,分析问题不仔细,不能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词义,知识迁移能力较差。语文综合性训练,由于未进行过此类题型的训练,学生较难适应,反应出学生运用语言的灵活性不够。

第二题古文阅读,失分较严重,尤其是总分较低的学生,问题主要是重点字词翻译不准确,句子翻译不完整。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记住重点字词的释义,翻译句子的方法还没有完全掌握。

现代文阅读《济南的冬天》,失分较严重,问题是结合语境解释重点字词不准确,分不清比喻和拟人修辞,重点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不理解,不会概括文章内容。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对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不到位,概括能力、表达能力较差,课堂所学内容没有很好地落实。

另一篇现代文阅读是丁立梅的散文《草地上的月亮》,学生的答题情况也不太好,理解不了文章内容,审题不清,不会分析理解散文的主旨,把握不准文章所要表达的作者感情。说明平时教学中学生没有形成阅读散文的基本能力。

作文是教学和考试的重点,综合体现了学生语文能力,由于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同学们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几乎所有学生作文字数都符合试题要求,大部分能达到文从字顺的水平,少数学生可以达到语言优美、中心明确的水平。共性问题是字迹潦草。

三、采取措施

针对这次考试凸显出的一些问题,我和学生共同分析原因,积极寻找应对之策,总结如下:

1、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获得对课文独特的感悟体验。

2、平时教学中注意纠正学生不良的书写姿势,训练学生规范地书写汉字,养成良好的习惯。

3、强化诗词、古文背诵、由学习小组长监督检查背诵情况,尽量人人过关。 4、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及时巩固课堂所学。

5、及时复习,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测。 6、多看名著,并进行积累。

7、加强阅读训练,在做题中逐步强化审题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8、系统的进行作文训练,通过学习经典课文,学会写作方法和技巧,多加练习。 9、在学案的编写中增加多样化的题型,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锻炼。

搜索更多关于: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七年级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是比较重要的一次考试,学生刚升入初中,还不太适应初中的考试,出现了一些问题。接下来我就把这次考试做一简单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期中测试题总共有三大题,与中考题型基本一致,第一题基础题,共25分;二大题是阅读,包含一个古文阅读和两个现代文阅读,共48分;三题是写作共47分,其中书写分占2分,试题总分值120分。 第一题基础部分第一小题是根据拼音写汉字,考察的是学生规范、端正地书写汉字的基本技能,符合考纲要求。 第二小题考察了附录古诗文背诵前五首,包括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还有古代诗歌四首之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考查形式有直接街上下句和创设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