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素养讲讲座(2010.07.12) - 图文
全员培训集备材料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的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瓦房店市教师进修学校
肖爱军二O一O年七月
一、信息素养的涵义:
1、美国关于信息素养的研究:
时间1974年
部门或职务信息产业协会
主席信息学专家
姓名保罗·泽考斯基
所提出的观点
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人信息源大
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与技能。(最早提出信息素养这个术语)
信息素养概括为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能鉴别信息的价值,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
要成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作出合理决策的基础;能够确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式,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信息素养定义为“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
1987年
帕特里亚·布里
维克
1989年1992年
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道伊尔(Doyle)
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
一、信息素养的涵义:
2、我国对信息素养的阐述:
时间1999年
姓名王吉庆教授
所提出的观点
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育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它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信息素养论》在国内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信息素养理论)。
提出信息素养表现为8个方面的能力: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
人们对信息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他们在信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素质,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思维、信息手段、信息伦理道德等具体内容,并且进一步提出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的四个不同层次:基本信息素养、学科信息素养、特殊信息素养、科研信息素养。
从技术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处理;从心理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问题解决;从社会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交流;从文化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能力。
信息素养是个体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传播等方面的能力。它是一种对目前任务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在何处获取信息、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加工信息、如何传播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并进一步把信息素养分解为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六个部分。
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与传递的基本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勇于创新、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钟志贤教授
2002年祝智庭教授
张义兵(南京师大学
者)李艺教授(南京师大
学者)
2003年4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
程标准
一、信息素养的涵义:
信息素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综合性概念。信息素养不仅包括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包括在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独立自主学习的
态度和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现在的具体含义是指:有能力从各种不同信息源(图书馆、国际互联网等)获取、评估和使
用信息,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心理等方面。它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未来信息社会生
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