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成长的阶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师成长的阶梯
作者:郑丽梅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4年第06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反思性教学应运而生.反思性教学是区别于经验性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和工作方式,重塑自我,重构课堂,重建教学,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因此,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 + 反思 = 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 = 教学过程 + 反思”的成长公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浅谈一下反思性教学. 一、反思性教学的涵义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对于“反思性教学”的涵义,不同信念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有不同的理解.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这个定义揭示了反思性教学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以两个“学会”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主要特征. 二、反思的内容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2011年新课程标准提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下面从三方面进行介绍. 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适宜决定了目标的达成度.在教学前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以免目标过高不能实现或目标过低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或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效率低下,必然不能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为了做好这一点,化学教师应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学生主要应在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得以发展.在沪教版第二章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学前,参照教学参考和新课标的要求制定了教学目标.经过几次重复备课,我对本节课的目标进行了修改,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以学生熟悉的雪碧、月饼盒中的干冰、常见的灭火器认识二氧化碳的奇妙用途.(2)设疑—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这些用途都体现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3)通过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不同归纳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4)深刻的感受化学就在我们的周围,辩证的认识物质,坚信实验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手段.这样设定的教学目标,使我在教学中更清楚了如何实施教学,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师生共同讨论生活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