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春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2019年春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8:52:00

★ 温馨提示:交卷前仔细检查一遍哦。祝你考试成功!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得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

一、积累与运用(共18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

一项是( ) A.俨.然(yǎn) 寂寥.(liáo) 豁.然开朗(huò) 俶.尔远逝(shū) B.清冽.(liè) 器皿.(mǐn) 黄发垂髫.(tiáo) 阡.陌交通(qiān) C.摇缀.(zhuì) 峨冠.(ɡuàn) 矫.首昂视(jiǎo) 犬牙差.互(cī) D.翕.忽(xī) 悄.怆(qiǎo) 青树翠蔓.(màn) 窈窕.淑女(tiǎo)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B.雕栏相望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为字共三十有.四 D.寻.向所志 未果,寻.病终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

一项是( )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 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缘.溪行(沿着,顺着) B.日光下澈.(清澈) C.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 D.如有所语.(说话)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

一项是( ) A.“世外桃源”“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典故,表现了陶渊明远离社会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B.《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C.《核舟记》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笔记体小说集《虞初新志》。

D.古人常用特殊称谓指代年龄。如“黄发”指代老人,“垂髫”代指小孩。(二)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8分)

6.《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第 5页,共8页 __________。

7.《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核舟记》中说明核舟大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蒹葭》中运用比兴手法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42分) (一)古诗赏析

阅读《关雎》,完成第8题。(共5分)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0.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2分)

1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3分)

(二)文言文阅读1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2-16题。(共12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桃花源记》)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

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第6 页,共8页

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1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屋舍俨然..: (2)阡陌交通..: (3)或.请重法以禁之: (4)自是.数年之后: 1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14.桃花源是个美好境界,它之所以美好,用【乙】段里的原话来说,起码是因为那里没有 和 。(2分)

15.陶渊明虚构这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其目的是什么?(2分)

(三)文言文阅读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7题。(共11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1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心乐.之: (2)水尤.

清冽: (3)潭中鱼可百许.头: (4)以其境过清.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第7 页,共8页 (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18.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3分)

(四)文言文阅读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22题。(共9分)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能以径.寸之木: (2)罔不因势象.

形: (3)其两膝相比.者: (4)珠可历历..

数也: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20. 选文突出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奇巧人王叔远技艺高超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5分)

22.古诗是中华文明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被古诗

的魅丽所深深吸引。为了让同学们全面了解古诗,八年级某班开展了“漫步古诗 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在,请你一起参与,接受一次诗的洗礼吧。 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第8页,共8页

★ 温馨提示:交卷前仔细检查一遍哦。祝你考试成功!

(1)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个开场白。(2分)

(3) 《中华诗词大会》有一个根据沙画内容猜古诗的环节,融积累、智慧、沉静于一体,自开播以来,一直备受广大诗词爱好者欢迎。请你根据图片,写出古诗的题目,并说说你判断的理由。(3分)

题目:

理由:

三、写作(40分) 23.(一)话题作文 风,跌倒了,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雪,跌倒了,才有了银装素裹的世界 所以,

让我们不再害怕跌倒,让我们在跌倒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 请以“跌倒”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二)全命题作文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

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请以“美就在我们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第 5页,共8页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

(4)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答案:1-5:BBCBC 6-9:略

10. 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11.这四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借雎鸠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继而想到那位美丽贤淑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

12.整整齐齐的样子;交错相通;有的人;这或此 13.(1)(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2)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 14.赋繁役重;官吏贪求 15.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16.以……为乐;格外;大约 ;凄清 17.(1)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是和游人相互娱乐。 ( 2)四周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18.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9.用;就着、顺着;靠近;分明可数的样子 20.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21.所用原材料体积小;所刻东西(人、景、物)多;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每点1分) 22.【示例】同学们好!中国是诗的国度。在三千年的诗史上,可谓是名家辈出。有忠心耿耿、坚贞

不屈的屈原,有弃官归隐、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有追寻理想、豪情满怀的李白,还有以天下为己任、忧国

忧民的杜甫,更有词风婉约、冠绝一时的女词人李清照……他们才华横溢,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苑”,走进这诗情画意、轻盈空灵的世界,接受一次诗的洗礼吧。(意思对即可) 23.题目:《蒹葭》(1分) 理由:根据图片中的芦苇(蒹葭)和“在水一方”判断它描绘的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这句诗展现的画面。(2分) 24. 略

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第6 页,共8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 温馨提示:交卷前仔细检查一遍哦。祝你考试成功!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得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 一、积累与运用(共18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俨.然(yǎn) 寂寥.(liáo) 豁.然开朗(huò) 俶.尔远逝(shū) B.清冽.(liè) 器皿.(mǐn) 黄发垂髫.(tiáo) 阡.陌交通(qiān) C.摇缀.(zhuì) 峨冠.(ɡuàn) 矫.首昂视(jiǎo) 犬牙差.互(cī) D.翕.忽(xī) 悄.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