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同步测控优化训练2
二、质量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物体________________叫做质量。质量的主单位是__________。因为质量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无关,所以质量是物体的一种__________。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__________。 思路解析:自然界中地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托盘天平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与其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答案:所含物质的多少 千克 状态 形状 所处的空间位置 属性 托盘天平 2.填写下列数字的单位:(1)小华体重的质量约40__________;(2)一枚一圆硬币的质量约6__________;蜜蜂翅膀的质量是0.1__________。
思路解析:根据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感知来确定,初中生的体重大约为40千克;一枚一圆硬币的质量约6克;蜜蜂翅膀的质量大约是0.1毫克。 答案:千克 克 毫克
3.物理实验室中,测量液体体积常用的仪器或工具是( )
A.弹簧秤 B.天平 C.量筒 D.刻度尺
思路解析:在物理实验室中,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故选C。 答案:C
4.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质量表示物质的大小
B.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C.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D.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温度、运动状态而改变 思路解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而改变。故BCD错,A正确,选A。 答案:A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铁水凝固成铁块 B.机器从北京运到海南 C.把菜刀表面磨光 D.将铁丝通过拉伸机拉长
思路解析: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而改变,而铁水凝固成铁块是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A错。机器从北京运到海南是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改变,B错。将铁丝通过拉伸机拉长是物体的形状改变,D错。而把菜刀表面磨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了变化,故菜刀的质量发生了变化。选C。 答案:C
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你身体质量的是( )
A.480 kg B.0.06 t C.8 000 g D.4.8×107 kg 思路解析:0.06 t相当于60 kg,8 000 g相当于8 kg,而一个初中生的质量在40—80 kg之间。解答此类题时先统一成你所熟知的单位,再根据生活经验来判断。 答案:B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上,质量没变
B.一杯水结冰后体积增大,质量没变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没变 D.1 kg铁与1 kg棉花质量一样大
思路解析: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铁和棉花尽管物质不同,但所含物质都是1 kg,即质量一样大。 答案:ABCD
4.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380 g=380 g×10 -3 kg=0.38 kg B.380 mg=380×10 -3=0.38 g C.3.8 kg=3.8×103 g=3.8×103 g
D.3.8 t=3.8×1 000 kg/t=3.8×103 kg
思路解析:此题目的主要考查质量单位的换算。质量单位之间进行变换时,先要清楚单位间的进率,然后再乘以倍数。例:3.8 kg=3.8×1 000 g=3 800 g,C选项正确。解题关键:首先明确各个量是否是质量单位,进率是否正确,不同物理量单位之间不能写等号,还要看等号是否成立。A选项中间变换不成立,B选项中间无单位,D选项“kg/t”不是质量单位。故A、B、D选项是错的。 答案:C
5.(2005山西中考)已知冰的密度是水的0.9倍,若不考虑蒸发损失,1 kg冰完全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为_________kg。
思路解析: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的改变而变化,因此1 kg冰完全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仍为1 kg。 答案:1
6.(2005四川中考)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3,密度之比为4∶5,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 思路解析:由ρ=
mm可得V= V?因为
m甲m乙=
?甲42,= 3?乙5V甲m甲?乙255所以=· =×=。
V乙m乙?甲346答案:5∶6
快乐时光 在火车站的月台上,一个人发现月台上面的六只钟所指的时间都不一样,他就问站务员:“这里有六只钟,而它们所指的时间又完全不一样,你说,我怎么确定哪只钟是准的?” 站务员不解地反问:“如果六只钟所指的时间完全一样,那您又怎么区别它们哪?”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关于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表示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物体的质量总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C.所占体积大的物体的质量总比所占体积小的物体的质量大 D.质量就是表示物体的轻重
思路解析: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答案:A
2.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5×103 g的物体可能是( ) A.一匹马 B.一个苹果 C.一条泥鳅 D.一只鸭子
思路解析:2.5×103 g=2.5 kg,作为2.5 kg的物体,一个苹果、一条泥鳅太小,一匹马太大,只有一只鸭子的质量有可能。做这类题,首先要把我们不熟悉的单位换算成我们所熟悉的,然后再根据平常的经验作出判断。 答案:D
3.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 )
A.物体的形状 B.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 C.物体所处的状态 D.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思路解析: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而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答案:D
4.在月球表面,用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其结果应是( ) A.测出的质量数和在地球上测出的质量数一样大 B.测出的质量数比在地球上测出的质量数大 C.测出的质量数比在地球上测出的质量数小 D.测不出物体的质量
思路解析: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在月球上天平仍然是测量质量的,所以D选项错误。由于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位置是无关的,因此在月球上测出的物体的质量和在地球上的值应该是相同的。 答案:A
5.一架托盘天平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是0.2 g,标尺上的最大示数是5 g,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好后,在天平的左盘放入被测物体,右盘放入一个5 g的砝码,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边;从右盘取出5 g砝码后,放入两个2 g的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边,要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应( ) A.将平衡螺母旋出
B.以5 g和4 g的平均值4.5 g作为被测物体质量 C.将平衡螺母旋进
D.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
思路解析: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把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若天平不平衡,不能旋动平衡螺母,而应使右盘微翘时,再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中线上,更不能用两次换用砝码质量的平均值代替物体质量。 答案:D
6.使用指针向上指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各种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
A.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右侧便停止调节 B.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左侧便停止调节 C.使用的砝码已被磨损
D.称量时测量者的头部偏向刻度线的右侧,造成视线与刻度线不垂直
思路解析:天平使用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天平在测量前、测量中要平衡。选项A和B
的情况是在天平调节中出现的错误。选A在天平未开始测量时,天平右斜,右侧质量大于左侧质量,这样最后即使天平平衡,砝码值也会小于测量的真实值。选B项则会出现测量值偏大的错误。选D项是在测量中没有使天平平衡,头向右偏,视线使原本右偏的指针与刻度线的中央刻线重合了,这样实际上右盘砝码质量大于左盘中物体质量。出现测量值偏大的错误。如果不注意保护砝码,使砝码质量小于标准值,就需要多加砝码才能保证天平平衡,因此最后读取的砝码值便会偏大。因此只有选项A正确。 答案:A
7.用天平测出一张16 K白纸的质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把一张16 K白纸放在天平的左盘,直接移动游码进行测量
B.把一张16 K白纸和一个小石块放在一起测量,然后减去小石块的质量 C.先测出100张同样的纸张的质量,再除以100 D.先测出100张同样的纸张的质量,再除以50
思路解析:因为一张16 K白纸的质量很小,直接移动游码进行测量可能造成很大的误差,甚至会出现错误,故A不正确。而B中,石块的质量、石块和纸的总质量都可以准确测出,但是,一张16 K白纸的质量很小,实际上两次的测量结果几乎没有差别,因此B不正确。而D选项中,纸的张数和书本的页数混淆了。 答案:C
8.一架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天平的指针如图11-2-1所示,则应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螺母向________端移动,直到指针指到________时,才能用此天平进行测量。实际测量中,应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________侧盘中。若实际测量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情况如图11-2-2所示时,天平横梁恰好重新平衡,则待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克。
图11-2-1 图11-2-2
思路解析:题中所述的天平尚未平衡,根据指针的指向分度盘中央刻线的左侧这一事实可知,应将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右端移动,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时,才能用此天平进行测量。实际测量时,应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侧盘中。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当调整砝码及游码使横梁平衡时,则天平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所示的质量值之和,即为待测物体的质量值。所以由题图所示的情景可知,本题中待测物体的质量为:m=20克+20克+10克+2.3克=52.3克。
答案:右 分度盘的中线处 左 52.3
9.某同学在游码对着0.2 g的刻度线时,就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然后把物体放在左盘内,在右盘放入一个20 g的砝码,再将游码移到2.8 g刻度线处,天平又恢复平衡,则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g。
思路解析: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前,应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读数时应用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质量。现在游码对着0.2 g时将天平调节平衡,这样当右盘物品的质量为零时,读数就为0.2 g了,相当于测得值比真实值大了0.2 g,因此使用这样的天平测量,记录结果应该减去多出的0.2 g。 答案:22.6
10.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辆主战坦克的质量约为45_______;(2)一个成年人的质量约为
70_______;(3)一杯水的质量约为400_______;(4)一根火柴的质量约为60_______。 思路解析:坦克的质量大约为45吨;一个成年人的质量大约为70千克;一杯水的质量为400克;一根火柴的质量大约为60毫克。我们要多注意观察周围物体的质量。 答案:(1)吨 (2)千克 (3)克 (4)毫克
11.目前商店和市场上常用的称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实验室和工厂化验室常用_______称物体的质量。 答案:台秤 杆秤 电子秤 天平
12.如果乒乓球不小心被踩瘪了,只要将球放在热水中烫一下,球就会恢复原状。小华和小红对此发表议论。小华说:“球被烫热后,内部空气变热,质量变大。”小红说:“空气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你认为谁的说法正确?为什么? 答案:小红说得对。因为质量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13.在地球上提起一台50 kg的仪器,会感到费劲,但是把它带到月球上,宇航员却能不太费劲地把它提起来。有人说,这时因为仪器到了月球上质量变小了,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思路解析: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而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质量为50 kg的仪器无论搬到哪儿质量还是50 kg,不会变化的。
答案:不对。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仪器带到月球上受到的吸引力(重力)减小了。因此提起它不太费劲。
14.现在,小明手边有学生使用的托盘天平一架,砝码一盒,玻璃瓶一只,细沙一袋。如何用天平尽快测出这袋细沙的质量?
思路解析:一般来说,学生使用的托盘天平的称量有200 g、500 g等几种,范围不会太大,而一袋细沙的质量有几十千克,远远超过了天平的称量,因此不能直接测量。具体办法是: (1)用天平测出空玻璃瓶的质量为m1;
(2)把细沙装满玻璃瓶,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2; (3)计算出一瓶细沙的质量为m=m2-m1; (4)数出一袋细沙可以装满的瓶数为n; (5)则这袋细沙的质量M=nm=n(m2-m1)。
若最后一瓶细沙没有装满,则应测出最后一瓶沙子的质量为m3;则这袋沙子的质量应为 M=nm+m3=n(m2-m1)+m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