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A公司的工作分析》案例分析报告
变革的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必须适时推行工作分析,配合并推进企业变革的顺利进行。
(4)因当地的经济的发展,A公司有了飞速的发展,逐步发展为一家中型房地产开发公司。但是,公司因为自身的发展而使得原有组织结构不适应当前公司的具体情况,公司内部矛盾重重,各部门、职位之间的职责与权限界定不清楚,导致组织内部出现混乱局面。在招聘方面,部门招聘标准不清楚,在人员配置上不能做到人岗匹配,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公司的人力资源。在晋升上,没有适合的晋升标准,私人感情成了晋升的决定性因素,严重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致使公司人才流失。种种情形表明,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公司内部各部门、各职务缺乏合适、准确的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所以进行一次有效工作分析势在必行。
2、在职位分析项目的整个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该公司存在着哪些问题? 公司存在的问题:
(1)在准备阶段没有对公司内部员工进行关于此次工作分析的目的、实施过程、作用等相关信息的有效充分的沟通,这使得在实施工作分析时没有得到高层领导的支持,公司很多员工不了解工作分析的重要性,使得在进行工作分析时不能积极有效地配合。
(2)没有专业人员领导策划,没有组织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进行学习,缺少专门团队工作。人力资源部门在实施工作分析前没有制定一套完整的方案,导致实施过程混乱没有条理。在进行工作分析时,人力资源部门的多数员工不够专业,甚至连访谈都不能做好。
(3)在调查进行当中,没有有效地跟进督促各部门完成问卷,没有对问卷做详细的解释和描述,缺乏对各部门问卷填写的支持。这使得问卷回收率下降,信息收集不全面真实。
(4)在访谈过程中,进行访谈的人员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无法掌握有效地访谈技巧,在访谈中控制访谈进度。
(5)在没有获得充分的职位信息开始职位说明书的撰写时错误的,这样撰写出来的工作说明书也是不切合实际的。
(6)人力资源部门对公司内部其他的部门不了解,这使得后续跟进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工作分析是个系统工程,一次完整工作分析一般包括六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
明确工作分析的主要目的;组建项目组;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工作方法培训。
(2)方案设计阶段
确定工作分析的目标和侧重点;制订总体实施方案;收集和分析有关的背景资料;确定所欲收集的信息和选择收集信息的方法。
(3)实施调查阶段
与参与工作分析的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制订具体的实施操作计划;实际收集和分析工作信息。
(4)系统分析阶段
对调查收集的整个工作的特征与任职人的特征的信息进行确认并认真分析。 (5)完成阶段
对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加工形成析工作说明书(工作描述\工作规范\组织机构图)
(6)后续跟进阶段
将工作分析成果与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职能环节接轨,听取各方面意见,随时准备对相应内容进行必要调整。
3、该公司所采用的职位分析工具和方法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 公司存在的问题:
(1)在收集职位信息工具的选择上,A公司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适合本公司的调查问卷,而是在阅读了国内目前流行的基本职位分析书籍之后,从其中选取了一份职位分析问卷,来作为收集职位信息的工具,这使得问卷不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无法收集到完整有效地信息。
(2)该公司在选取工作分析方法上没有进行认真考虑分析就确定主要以调查法进行职位信息的收集。常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工作日志法、关键事件法等。对于不同部门职位应该要针对其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工作分析方法。
(3)人力资源部门在选取一些职位进行访谈时,只对部门经理进行访谈这是不够的,还应该选取各部门具有代表性的员工进行访谈,以了解更多更实际的信息。访谈法对工作分析人员要求较高,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访谈技巧。而案例中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明显缺乏专业性。
常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 (1)观察法
观察法是工作分析人员在工作现场,根据观察提纲观察员工的工作过程、行为、内容、工具、环境等,用文字或图表的形式记录,并分析、总结的方法。观察法适用于工作相对稳定,即在一段时间内,工作内容、程序、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工作程序比较简单,标准化程度高,周期短的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
观察法的优点是:通过观察能够较全面地了解工作的要求。但是,观察法不适用于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及处理紧急情况的间歇性工作,并且一些员工对被观察有抵触心理,可能使观察收集的信息失真。另外,观察法无法全面收集对任职资格的要求。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工作分析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工作分析人员通过精心设计的问卷获取有关职位的工作内容、工作特征、任职资格等信息。问卷调查法多用于规模较大、职位设置繁杂的组织。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是:节省时间;调查范围广,适合于多种用途的工作分析;被调查样本量大,可以同时对大量员工进行调查;并且,问卷调查法的结果还可以数量化,运用计算机处理数据。但是,问卷调查法的质量易受问卷设计合理性的影响,所以,问卷设计的成本比较高;被调查者的诚意、文化程度、兴趣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调查的质量,为了使被调查者理解问卷的问题,经常需要工作分析人员亲自解释、说明,影响工作效率。
(3)访谈法
访谈法即面谈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员对某一职务或职位面对面地询问任职者、主管或专家等人对工作的看法和意见。这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工作分析方法。
访谈法有助于较详细地了解任职者的工作态度、工作动机等深层次内容;访谈法的运用面较广,它使工作分析人员能够简单而迅速地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并了解到在观察法中不易发现的情况或问题;访谈法提供了工作分析人员与组织内员工的沟通交流机会,有助于增加员工对工作分析工作的理解。但是,访谈法也存在着不足:访谈法对工作分析人员要求较高,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访谈技巧;访谈比较花费时间,工作成本较高;受访谈对象主观情绪影响较大,所收集信息容易失真。
(4)工作日志法
工作日志法也称为工作写实法,由任职者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记录自己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过程,经工作分析人员归纳、分析,达到工作分析的目的。
工作日志法的信息可靠性高,所需费用较少,适于分析高水平、复杂的工作。但是,这种方法会造成工作分析人员注意了工作的过程而忽视了工作的结果;这种方法要求任职者对工作十分清楚并且填写工作日志的态度认真。工作日志法只适合那些循环周期短、工作状态稳定的工作,所以使用的范围较小。
(5)关键事件法
关键事件法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对岗位工作造成较大影响(如任务完成与否、产量增加或减少等)的事件。通过对本岗位或与本岗位有关的员工的劳动过程中的各类行为充分记录,获取足够信息以后,归纳岗位的特征以及对员工的要求。
关键事件法能比较清楚地揭示工作的动态性质。但是,它的调查费时、过程长、只有关键事件达到一定数量才能满足需要。
参考文献:
1、牛雄鹰 《员工任用(一)工作分析与员工招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王璞 《新编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实务》 中信出版社 2004年版
3、杨蓉 《人力资源管理》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